自2008年1月13日以来,我市连续23天遭遇50年以来强度最大、时间持续最长的冰冻灾害,电力供应十分紧张,全市495户规模工业企业仅有涟钢、冷钢(博大、博强)、湖南宜化及几户煤矿企业勉强维持生产,但在中央、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奋起抗灾,夺取了抗冰救灾的胜利,灾后重建工作及时展开,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9.27亿元,同比增长0.24%。其中,3月份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7.5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5.82%。
一、轻工业增长比较迅速。
从轻重工业发展状况看,由于冰冻灾害,我市采取措施,对部分高耗能行业进行拉闸限电,保证了轻纺食品等轻工行业的能源供给,有效地促进了轻工业的快速发展。1-3月,全市重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7.3亿元,同比减少了0.49%。而轻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97亿元,同比增长12.7%,高于重工业13.2百分点。
二、集体联营和股份制企业及小型企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均出现负增长。
分经济类型看,1-3月,集体联营等小型煤炭企业增加值增幅达到了36%,股份合作企业增幅也达到了15.2%,而国有企业增加值大规模的滑坡,1-3月增加值同比减少了23.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也减少了12.2%。总计中,中央省属企业增加值下降了21.3%,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也下降了5.7%,小型企业则上升了15%,园区工业发展比较迅速,增加值增幅达到了25.43%,农村工业增加值也增长了17.1%。
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拉动工业增长作用明显。
分行业来看,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拉动工业增长作用明显,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3月共完成增加值5.29亿元,同比增长21.2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也完成增加值2.26亿元,同比增长20.83,增幅均超过了20%;但由于缺电缺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占主导地位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仅完成增加值22.32亿元,同比减少了5.6%,拖累我市工业经济增长达9.9个百分点。其中钢压延加工业仅完成增加值16.0亿元,同比减少了10.2%。增加值下降幅度较大的还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月仅完成增加值1.2亿元,同比减少了33.9%.
四、产、销衔接基本合理。
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6.43亿元,增长20.66%,累计实现销售产值136.48亿元,增长22.26%,累计产销率为100%。其中,轻工累计产销率为99.32%,重工业累计产销率为100%,均与与去年基本持平。
五、 近五成的工业产品产量减产。
受冰灾影响,1-3月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中 44种工业品产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占比近50%,其中以高耗能工业产品为多,而农副产品及化肥等工业品大幅增长。其中,原煤产量212.03万吨,同比增长28.9%;洗煤产量为63.9万吨,增长3.13%;发电量为20.4亿千瓦时,增长14.5%,其中火力发电20.2亿千瓦时,增长14.7%;焦炭43.3万吨,同比减少11.3%;煤气1.35亿立方米,减少4%;纯碱2.14万吨,减少1.7%;氮肥(尿素)6.6万吨,增长20.5%;水泥73.8万吨,减少4.4%;水泥熟料76.17万吨,减少2.9%;生铁141.8万吨,减少27.6%;钢材132万吨,减少11.7%;普通铁合金1.1万吨,减少10.5%;十种有色金属1.29万吨,减少18.9%,其中锑0.52万吨,减少32.8%。
六、县市区发展不太平衡。
六个县市区中只有娄星区出现负增长,冷水江市累计完成增加值14.96亿元,同比增长6.8%;娄星区累计完成增加值13.7亿元,同比下降17.3%;涟源市累计完成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3%;双峰县累计完成增加值2.6亿元,同比增长24.6%;开发区累计完成增加值1.53亿元,同比增长25.1%;新化县累计完成增加值1.48亿元,同比增长6.1%。
七、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
从1-2月情况来看,企业各种增支减利因素不断增多。据初步调查,1~2月,全市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4%,低于原(燃料)材料购进价格2.9个百分点。同时,受冰冻灾害影响,各种非正常开支急剧增大,企业效益较去年同期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据初步统计全市495户规模工业企业因冰灾直接损失8.2亿元,间接损失22.6亿元。今年1~2月份,全市495户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535万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利润-24885万元,同比增亏减利47250万元;实现利税13715万元,同比减少77.2%;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7882万元,同比增亏4.53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8.5%,比去年同期降低39.2个百分点。1~2月重点骨干企业受灾欠产,亏损严重,其中涟钢累计生产钢材69万吨,同比减少18.3万吨,累计实现净亏损23237万元,同比增亏减利34250万元,亏损额占整个规模工业增亏额的72.5%;博大公司钢材减产2万多吨,累计净亏损5198万元;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欠产1个月,1~2月累计产锑4461吨,同比减少1673吨,累计净亏损2069万元,同比增亏减利3328万元;金电因煤源紧张,调煤成本增高, 1~2月净亏损1731万元,同比增亏减利4224万元。上述4户企业合计亏损32235万元,占整个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额的85.1%。预计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后)-1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2亿元左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0%,同比减少35个百分点。
虽然一季度形势比较严峻,但随着抗冰救灾措施及各种补偿逐步到位,全市规模工业目前已有475户企业全部恢复生产,另外20户企业也在陆续进入恢复性生产阶段,并且随着一些项目投资效应的拉动,一些大的项目如双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新上了一条日产4500吨水泥干法生产线与涟源汇源焦化的竣工投产,必然会带动上半年经济的快速发展,预计上半年增加值增速将达到12%,全年可望达到14.5%。
[娄底市统计局 黄小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