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 2008-07-3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娄底经济遭受了严峻的考验,一季度曾陷入多年来的低谷。但从3月份开始形势逐步好转,经济增速逐月回升,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从6月份的统计数据看,娄底经济已基本回归快速增长轨道,总体形势比预期要好。预计下半年仍将继续保持向上的增长态势,只要措施得当,有可能接近或达到全年计划目标。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1.0亿元,增长10.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8.3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36.4亿元,增长4.7%;工业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12.6%;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增长2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亿元,增长19.6%;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2.07亿元,增长2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1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72元,增长17.1%。
上半年娄底市经济运行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1、三次产业均呈恢复性快速增长。

    第一产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农业生产整体状况良好。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增长4.7%,超过计划目标0.7个百分点。其中,生猪出栏257.2万头,增长4.8%,牛出栏8.6万头,增长9.1%;羊出栏12.0万头,增长7.3%;水产品产量3.26万吨,增长4.3%。

    第二产业:恢复生产效果显著,工业经济快速回升。今年1-2月份,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给娄底市工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致使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仅完成20.69亿元,同比下降9.6%,从而拖累全市经济负增长5.1个百分点。但自3月份开始快速反弹,3、4、5、6月当月增速分别达到了15.8%、17.0%、23.3%和25.6%,上半年累计增长15.1%,工业重新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上半年工业生产的主要亮点:①轻工行业、园区工业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规模工业快速回升的主要动力。上半年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97亿元,增长37.2%,增速高于重工业23.2个百分点,直接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7个百分点;园区工业实现增加值31.05亿元,增长32.5%,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1.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9.2个百分点。②产销衔接比较理想。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358.43亿元,增长  46.3%;产销率为100.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服务行业持续增长,稳定经济功不可没。1-2月,在第一、二产业均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是三次产业中唯一加速发展的产业,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0亿元,增长11.2%,超过GDP增速0.8个百分点。其主要行业运行特点为:①交通运输业已走出冰灾阴影呈恢复性增长。交通运输业是受冰灾影响损失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一季度其增加值仅为8.7亿元,下降11.6%。自3月份开始,交通运输业逐渐走上正轨,特别是今年实施新的休假制度,4、5月份清明、五一两个小假期及抗震救灾推动了公路客货运输市场的活跃,交通运输业呈恢复增长态势。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增长8.6%;②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业持续快速发展。批零贸易及住宿餐饮业是冰灾期间唯一受益的行业,再加上物价快速上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累计增长19.6%。其中批发业、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16.2%、20.2%、20.2%。③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受连续加息、严格控制信贷规模等宏观政策的影响,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有所缓解,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到6月底止,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0.2亿元,比年初增长14.6%;贷款余额235.9亿元,比年初增长13.0%,存贷款增速趋于平缓。净货币投放0.9亿元,减少13.6%,企业普遍感受到了银根紧缩的压力,部分企业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④房地产业增速明显放缓。2003-2007年娄底市房地产累计投资61.02亿元,5年年均增长高达63.3%,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但由于连年持续高速增长使房地产市场饱和度相对提高,加上国内房地产市场整体趋于疲软,今年以来娄底市房地产业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0亿元,增长20%,增速同比减缓34.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30.6万平方米,增长1.7%,增速同比减缓23.7个百分点。

    2、三大需求稳步增长。

    投资需求不减,增速持续攀升。承接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娄底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大项目的拉动下继续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增长28.9%,增幅从去年同期的全省倒数第一位回升到第八位。

    消费需求较旺,总量和速度稳步增长。上半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亿元,增长19.6%,增速同比加快5.7个百分点;城市市场消费旺盛,城市消费品零售额达33.12亿元,增长21.7%,比上年同期加快7.9个百分点,高出全市零售额增速2.1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继续快速增长,实现零售额6.67亿元,增长20.2%。

    出口形势好转,增速回升。受冰灾影响,交通受阻,1-2月份娄底市出口下降1.2%,但自4月以来,出口企业抢抓机遇,加大产品出口力度,出口形势逐月好转。上半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05亿美元,增长92.0%;其中出口2.39亿美元,增长35.7%。

    3、三项收入进展不一。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0.71亿元,增长23.5%;一般预算收入12.07亿元,增长25.3%。其中税收收入7.93亿,增长24.0%,增幅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非税收入4.13亿元,增长27.7%,,增幅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减缓。城乡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1元,增长11.1%,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5%,增速同比减缓13.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72元,增长17.1%,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2.4个百分点。

    企业总体效益逐月好转。1-5月,全市496户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8.28亿元,增长2.8%,尽管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9.8个百分点,但扭转了1-4月负增长12.6%的局面,走上了正增长的轨道。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8.4%,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

    二、主要问题

    虽然娄底市经济正在稳步回升,发展态势趋好,但依然面临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尽管娄底市经济发展速度呈现逐月回升的态势,但多项经济主要指标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低于计划目标,下半年追赶的任务比较艰巨。从已经公布的统计结果看,上半年娄底市GDP增速低于全省1.4个百分点,在14个市州中排第10位;其中第一产业增速排第8位,第二产业增速排第9位,第三产业增速排第13位。与全年计划目标比较,上半年GDP、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指标的增速分别比计划目标低2.1、5.0、4.6、0.6个百分点。要完成全年GDP增长12.5%的目标,后6个月月均增幅需达14.5%以上,由于去年下半年基数高,难度较大。

    2、盈利空间缩小,粗放型经营企业生存困难。由于劳动力成本、煤电油运及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贷款利率不断上调,企业盈利空间普遍萎缩,特别是粗放型经营企业举步维艰。1-5月,娄底市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4%,而工业品出厂价格仅上涨10.2%,低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5.2个百分点,496家规模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9%,其中有112家企业亏损,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1.2倍。

    3、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粮食是百价之基,在今年国际粮食供应偏紧、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形势下,国家特别关注粮食的生产情况。尽管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多次提高种粮补贴标准、调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但由于农资和劳动力价格过快上涨,种田成本增加,农民对种植水稻预期效益下降,积极性收挫,耕地抛荒的现象有所回头。部分地方出现了政府热、农民冷的状况。

    4、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在国际传导和国内综合因素影响下,娄底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持续高位运行,上半年累计增长9.4%,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物价上涨带来的财富缩水效应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低保人群的生活产生较大压力。近期国际油价再创历史新高,铁合金价格翻番,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涨,灾害天气影响等不确定因素增多,都将对后期的CPI产生较大影响,短期内通涨压力很难缓释。

    三、后期走势预测及对策建议

    下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不利因素:从国际环境看,一是国际粮食、石油和资源性价格持续上扬,全球通货膨胀风险加大;二是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深、金融市场动荡,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减缓。从国内看:百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特大地震灾害接踵而至,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经济运行带来诸多不确定影响。从市内看,年初的冰冻灾害使娄底市工农业生产欠产较多,补损任务繁重,再加上去年基数加高,要完成全年计划增长目标,压力较大。

    有利因素:从国际看,世界经合组织认为,危机中最差的阶段已经过去,下半年经济增长将有所回升;从国内看,当前物价涨幅是可控的,经济减速是主动的,外部金融风险仍在可抵御的范围之内,我国经济仍将平稳较快发展;从市内看,灾难已经过去,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投资、消费快速增长,“3+5”城市群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将有利于带动娄底市经济社会向上发展。因此,考虑到国际国内及市内有关经济环境和政策等变化因素,我们综合分析认为:2008年下半年娄底市经济将继续向好,增速加快,但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预计GDP全年增速在12.0%左右,比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

    为力争完成全年12.5%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建议:

    1、狠抓项目建设,促经济可持续发展。上半年娄底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开工项目不足,下半年必须迎头赶上。加快推进项目开、峻工,努力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推进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二是要不断优化招商结构,注重行业分析,注重引进有规模、有品牌的高附加值、高盈利、低能耗的项目,尤其是服务业项目;三是要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和竣工率,使合同项目真正落实为开工建设项目,为娄底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经济加速发展。娄底市目前处于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工业发展的兴衰和快慢,对娄底市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品附加值;采取非常之策,运用非常之力,通过“引智”和“引资”,以科技和项目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速娄底经济发展。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娄底市目前正处在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总量不足,比重偏低。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第三产业要求越来越高,就目前娄底市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而言,一是要提高认识,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摆到与新型工业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二是相关部门要制订好规划措施,并积极引导实施,强化责任,加强检查督促和考核。三是要不断优化三产业内部结构,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为日益增长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使三产业发展不仅得到量的提升,更有质的改善,从而促进娄底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善,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 谭建新]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