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影响逐步显现,工业增长乏力,财政增收困难,娄底经济增速放缓。但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投资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重大利好政策带动下,娄底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发展,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7.84亿元,增长11.0%。
一、一二产业平稳较快增长
今年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19亿元,同比增长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16亿元,同比增长10.1%。
农业生产稳定。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市农业生产发展来势较好,农、林、牧、渔业生产全面发展。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5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增加值9.61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农业2.19亿元,增长8.3%;林业0.98亿元,增长3.0%;牧业11.35亿元,增长5.8%;渔业1.11亿元,增长6.0%;农林牧渔服务业0.14亿元,增长8.3%。
工业生产维持低速增长。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全市工业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日趋凸现,工业生产持续下滑。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努力保持工业生产平稳发展。一季度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9.55亿元,同比增长9.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3%,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9%,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来看,金融危机对大中型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小型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影响要大于规模以下工业。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8.9%,而规模以下工业增长13.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9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大中型工业仅增长4.9%,小型工业增长23.7%,快于大中型工业18.8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速加快。今年以来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引导下,投资力度加大,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53亿元,增长50.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53亿元,增长59.2%。固定资产投资带动了建筑业生产回暖,一季度,全市113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1.25亿元,增长37.5 %,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61亿元,同比增长18.2%,自2004年以来在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增速首次超过工业。
二、第三产业成为支撑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50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7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成为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呈恢复性快速增长,一季度实现增加值9.72亿元,同比增长12.9%;受国家刺激消费一系列积极政策影响,娄底市消费品市场继续活跃,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1亿元,同比增长20.1%,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85亿元,同比增长18.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全市金融业超常规强劲增长,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80.83亿元,同比增长37.3%,各项贷款余额327.39亿元,同比增长44.7%,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0亿元,同比增长37.2%,创近十年来新高。
三、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
从全省来看,发展来势较好,经济增速加快,一季度,全省经济增长达13.1%,高于全国增速7.0个百分点,全省十四个市州增速在13%以上的有十个,增长最快与最慢的速度相差19.9个百分点。娄底由于工业结构单一,受危机影响较大,全部工业增速仅为9.7%,在全省十四个市州中仅高于常德排倒数第二,低于全省8.4个百分点,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偏慢,在十四个市州中也位列倒数第二,低于全省2.1个百分点。从全市来看,县市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娄星、双峰、新化、冷水江、涟源GDP增幅依次为7.6、8.0、11.3、9.2 、14.8,增幅差为7.2个百分点,从各县市区看,工业占比较大的县市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增速也明显偏慢,如娄星、冷水江增速比2007年分别减慢8.8和6.4个百分点。
当前经济运行中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外部环境依然趋紧,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困难的因素对娄底市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仍然存在,全球性的经济下滑对娄底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显现。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实现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困难较大,下一步要继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按照“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保赶超”的决策和部署,继续做好各方面工作,确保今年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 秦金莲]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