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面对危机寻良策 抓住机遇保发展

来源: 时间: 2009-05-12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8年8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风暴,现已经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这过程发展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针对这一情况,市统计局根据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体要求,布置了“金融危机对娄底市贸易运行情况的影响”专题调研任务,以期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加速赶超”的战略目标提供参考。从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我们深入有关部门、单位和重点企业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金融危机对贸易行业的影响

    1、内贸方面:

    从宏观层面看,自金融危机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季下滑,金融危机影响明显,但影响力度呈减弱趋势。2008年第三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9468.2万元,同比增长23.2%;第四季度为441438.5万元,同比增长20.7%,增速比上季度下滑2.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为426121.1万元,同比增长20.1%,增速比上季度继续下滑0.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企业、住宿餐饮企业、零售企业反应各异。批发业增长趋势明显。2008年第三季度批发业零售额为61563.4万元,同比增长19.2%,第四季度为68865.7万元,同比增长19.6%,今年一季度为47762.3万元,同比增长27.2%;住宿和餐饮业增速平稳。2008年第三季度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为43624.2万元,同比增长21%,第四季度为50782.1万元,同比增长23.9%,今年一季度为40568.2万元,同比增长23.3%;零售企业冲击较大,增长速度逐季下滑。2008年第三季度零售业零售额为282660.5万元,同比增长24.5%,第四季度为320155.8万元,同比增长20.5%,增速比上季度下降4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为336808.9万元,同比增长18.8%,增速比上季度继续下降1.7个百分点。在各行业中,由于零售业所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在75%-80%左右,零售业的运行将直接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运行格局。

    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竞争加剧,消费热点凸现。据对城区三大零售超市企业调查了解,今年一季度除步步高零售额增长25.6%外,沃尔玛和新一佳两家零售额分别下降1%和16%。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效果明显,消费热点凸现,消费升级正在悄然发生。一是"家电下乡"政策拉动了农村市场;二是小排量汽车购置费用降低和成品油税费改革等政策启动了汽车消费。一季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4.9%,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0.8%。对娄底城区三家汽车销售企业调查,销售形势喜人。上海大众娄底销售公司一季度销售量同比增长1倍多,销售额增长34.9%,和信汽贸和宇森汽贸的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倍和78.8%。从中石化、中石油两家公司调查的情况来看,汽油保持了增长,两公司正在采取扩充销售经营网点战略,备战株娄输油管道工程建设,以适应家用汽车快速增长的格局。虽然两家公司的销售额一季度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9.8%和11.6%,但从构成来看,主要受价格持续下降和厂矿企业用油需求量大幅减少两大因素的影响。

    2、外贸方面:

    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危机影响严重,外贸出口形势严峻。据对市商务局调查了解,今年一季度全市共完成进出口总额12367万美元,同比下降51.6%,其中出口1685万美元,同比下降72.7%,进口10682万美元,同比下降44.9%。

    从微观层面看,出口企业深度受挫。华菱涟钢、锡矿山闪星锑业、冷钢三家重点企业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98%。涟钢和闪星锑业出口自从去年10月份开始,连续六个月逐月下滑,而且今年以来下滑加剧,一季度,涟钢出口1064万美元,同比下降70.9%,闪星锑业出口294万美元,同比下降81.6%。冷钢亦是如此,只是程度相对较轻。

    从往后的形势看,出口前景依旧暗淡。一是出口预期减少。据了解,涟钢去年出口量约43万吨,今年预期只有约20万吨,减少近50%。二是价格近期回升期望低。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价格深度下跌,钢材价格从每吨800多美元跌到500多美元,价格反弹力度一小,出口额度影响就大。三是国际市场复苏时期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娄底市从去年10月份开始,国际市场从去年同期的34个国家和地区减少到目前的26个国家和地区,减少了23.5%。现今,众多西方国家经济出现衰退,短期难以复苏,而娄底外贸出口和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国际市场一萎缩,娄底出口就受挫,消费国家复苏进程放慢,出口增长就难

    3、招商引资雪上加霜。

    金融危机爆发后,外资企业受损面扩大,投资实力减弱。今年一季度,全市没有新批一家外商投资企业,都是往年的续建项目,实际到位外资仅1202万美元,同比减少65.4%,内联引资到位资金同比也减少6%。从政策层面看,国家从2007年始,取消了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降低了对外资的吸引力;从操作层面看,相关部门对内、外资企业采取不同政策,抑制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

    二、建议

    1、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一是要充分利用国家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有利时机,鼓励引导大中型连锁超市、品牌零售企业向县城及农村市场延伸,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提高农村市场流通效率;二是充分利用国家实施" 家电下乡"政策,建立完善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家电生产流通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方便农民购买;三是积极探索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模式,建立健全城乡双向流通网络。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农产品经营企业与农产品生产者建立鲜活农产品快速流通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扩大消费需求。

    2、加强正面宣传力度,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一是各新闻媒体要客观反映金融危机对娄底的影响,多做正面宣传报道;二是要宣传国家启动内需政策产生的效应,尤其是娄底正在发生的新变化;三是要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机遇,增强企业、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四是要宣传新的消费热点,推进娄底消费结构升级。

    3、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消费环境和谐。一是要完善市场运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解决各类问题;二是要推进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三是要切实落实《食品安全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4、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营建企业宽松发展环境。一是要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指航;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规范收费标准,改善发展环境。调查企业反应,城管、技监等职能部门,收费项目标准多高于湖南其他市州;四是出台扶持政策,与企业共渡危机。

    5、推进科技兴娄,提升出口产品面与质。一是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开展对外贸易经营,对有发展前景的产品要加大科技投入,以提升娄底出口面;二是加强国际市场研究,引导企业瞄准国际市场;三是要大力扶持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企业推进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出口竞争力;四是促进出口基地发展,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进行精深加工,形成高、中、低三类产品协调发展的出口产业集群。

    6、扩大外贸活动参与度,拓展外销渠道。一是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国内外展销活动,营造产品出口氛围,企业面向国际。二是扎实办好“娄博会”、“中博会”和“深港澳”等经贸活动,长期跟踪报道出口企业的发展动态。

    7、内外政策一致,环境公平。一是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心平则事平。二是要清理已有政策,取消区分条款,坚决杜绝“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现象的发生。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 杨朝晖]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