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娄底工业经济运行势态愈发严峻。规模工业增速逐月放缓,利润大幅削减。
一、运行现状
1-5月,全市590户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0.3亿元,同比增长仅2.9%,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4个百分点。累计增速呈持续下行的经济运行轨迹,当月增幅一直在低位徘徊。
1、主导行业增幅回落严重。数据显示,1-5月全市增长较快的行业只有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炼焦业等几个比重不大的行业,虽然有的行业增速超过30%,但由于比重太小,对全市工业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华南煤机等煤机以及农机行业的大规模扩产;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由于双峰海螺第二期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投产以及湖南海螺逐渐步入正轨,生产能力扩大,增长21.8个百分点;炼焦业是由于汇源焦化新的焦炭生产线投产,产能大幅提升,增速达130%。但对全市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钢压延加工、煤炭洗选及电力等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的几大行业均遭受较大冲击,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7.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9%,电力生产业下降了10.8%。
2、重点企业生产严重受阻。随着工业经济持续低迷,市场需求严重萎缩,致使娄底市大多数重点企业生产严重受阻。1-5月,娄底市涟钢、冷钢、闪星锑业和五江轻化等四户大型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6.8亿元,同比下降2.9%,比全市平均水平低了近6个百分点,拖累规模工业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涟钢1-5月累计实现增加值15.2亿元,同比下降达13.8%;金竹山电厂由于发电计划指标无法争取和丰水季节用电减少,今年1-5月累计发电量仅13.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5.0%,仅完成增加值1.8亿元,同比下降达46.9%。
3、多数县(市)增速大幅下滑。1-5月,全市6个区县(市)除娄星区同比下降14.5%外,其余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而5月当月仅新化由于湖南海螺生产逐步步入正轨增长达40.7%,其余双峰县增长52.2%、涟源市增长1.7%,娄星区下降22.4%、开发区下降5.9%、冷水江市下降4.5%,分别比上月回落了8、7、2、34、8个百分点。涟源143家规模企业有67家在5月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冷水江市5月出现下降的规模企业达63家,超过五成;娄星区下降主要受涟钢生产下滑影响。
4、多数产品产量大幅回落。从1-5月全市规模工业运行情况来看,有35.7%的产品产量呈现出下降趋势,一些支柱产品如:原煤1-5月累计生产465万吨,同比减少1.3%;发电量1-5月累计生产20.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5.7%。产品产量以及产品价格下跌的双重压力,致使全市规模工业累计实现产值仅204.7亿元。
5、企业经济效益大不如前。受生产滑坡的影响,企业盈利空间日益狭窄,企业效益大不如前。从1—5月企业效益情况来看,全市590户规模工业实现利润为-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15.7亿元,实现利税-1.6亿元,同比下降了109.4%。亏损企业达166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8%,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4.8亿元,为去年同期的3.7倍。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也出现建市以来的最大降幅,仅为114.7%,同比下降了66.4个百分点。
二、突出问题
1、产品价格仍在下跌。目前,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的现象仍在继续,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已由高峰时期去年8月的115.3%下跌到了今年5月的93.6%。大部分产品价格同比呈现下降,有些产品最高降幅超过40%。由于价格的下跌,尽管许多产品产量还在上升,但销售收入却大幅下降,1-5月,全市销售收入202.8亿元,同比下降12.7%,其中主导行业黑色金属冶炼、有色和电力三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总计110.1亿元,同比下降28.0%。
2、市场需求逐步萎缩。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产销率下降。1-5月,规模工业产销率为98.3%,比去年同期降低0.8个百分点。产销率的降低预示着消费需求仍在下降,企业库存压力增加,目前铁矿石、水泥、线材和锑品等库存明显增多,企业对未来的生产预期很难把握。二是出口交货值直线下降。2、3、4、5月,全市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累计下降的幅度分别为64.5%,72.1%,80.3%和83.8% ,可见,需求萎缩在加剧。
3、停产企业日渐增加。从去年三季度末开始,全市多数企业因市场、资金、成本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挤压,导致生产经营处境日益困难,10月份以后停产、半停产的企业逐渐增多。到今年5月底统计,全市规模工业停产企业达到了43家,比上年同期新增17家。
三、对策建议
1、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扩大内需,鼓励出口等政策措施,敢于担保,彻底解决企业目前筹资、融资问题,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同时要适当选取一些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娄投资,对现有煤机、农机、化工、建材等企业进行联合重组,通过资产整合形成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实力,发展壮大。
2、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化“危”为“机”。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重新洗牌的机会。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重点工程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挖掘市场潜力,拓展产品销路,抢抓订单,搞好资金回笼,促进增收节支。如冷钢通过打开西部市场,亏损程度比涟钢要低得多。其次是企业应抓好原材料、燃料合理库存,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3、夯实统计基础,确保数据质量。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尤为重要。因此各级统计机构尤其是基层统计机构更应重视统计工作,从思想上认识到统计数据的重要性,保质保量地完成统计报表,及时跟踪企业运营动态,加强统计调研分析工作,为政府和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提供好的建议。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 陈娉娜]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