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出台,首次提出到2010年节能20%的目标。从此,节能降耗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被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来推行。“十一五”以来,娄底市高度重视节能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我市“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22%的目标任务,高耗能高排放状况明显改善。然而,全市节能降耗的压力仍然巨大。2010年,娄底市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87.81亿元,占全省的4.6%;而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69.25万吨标准煤,占全省的14.3%。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3.20吨标准煤,是全省的2.35倍;万元GDP综合能耗为2.30吨标准煤,是全省的2.0倍;两者均位居全省各市州之首。因此,深入分析娄底市“十二五”期间节能降耗面临的形势,找出节能降耗压力巨大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娄底市“十二五”节能降耗面临的形势
从以下因素来看,“十二五”期间娄底市节能降耗形势异常严峻。
1、从娄底市规模工业的结构来看,高耗能产业规模大、能耗高。2010年,全市64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属于六大高耗能行业的有153家,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占649家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8.9%。其中,钢铁、火力发电、水泥行业能耗总量分别为465.8万吨标准煤、181.5万吨标准煤和69.6万吨标准煤,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的48.1%、18.7%和7.2%。
2、从“十二五”期间拟建的大型项目来看,这些项目也多属于高耗能行业,将来新增能耗巨大。“十二五”时期,省发改委将娄底市定位为新型能源原材料基地,华菱涟钢汽车板、电工钢,华润电力二期、台湾国产实业二期(水泥)、湖南海螺二期、华新水泥、鸿帆铝业、双峰不锈钢城等纳入全省规划的项目均为高能耗项目。这些项目的上马将给全市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带来很大压力。
3、从重点能耗企业和行业的节能潜力来看,后续节能降耗潜力不大。一是重点能耗企业基本都是大中型企业和过去的中央、省属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相对先进。2010年,全市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有16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3家。二是“十一五”期间,重点耗能企业大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能源利用效率已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投入26.5亿元实施了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冷水江钢铁有限公司、湖南宜化化工有限公司、五江轻化有限公司等22个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各企业能耗水平大幅降低。三是淘汰了部分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关闭小火电60万千瓦、关闭小煤窑278处、淘汰落后小水泥企业123户。
4、从其他重点耗能行业和领域看,用能需求刚性增长。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农业能源消费必然稳定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和2010年,全社会载货汽车保有量分别为31556辆和35822辆,分别比上年增长23.1%和13.5%;全社会公路货运量分别为7961万吨和896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5%和12.6%;货运周转量分别为679371万吨公里和775659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1.1%和14.2%。2010年,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单位达47家,比上年增长38.2%。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全社会用能紧张的局面,加大了实现全社会节能目标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活动的开展,城乡居民生活用能也增长迅猛。如2009年和2010年,全市新增家用轿车10312辆和12858辆,分别比上年增长41.9%和32.1%。仅此一项,两年新增汽油消费就达21680吨,折合31900吨标准煤。再如,今年一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达3.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比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14.6个百分点,已成为导致全社会用电量较快增长的新的主要力量。
二、节能降耗的对策探讨
省政府初步确定娄底市“十二五”时期节能工作目标为:万元GDP能耗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17%。为圆满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抓大
2010年,全市64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69.25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77.9%;其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51家,全年消耗能源917.8万吨标准煤,占到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4.7%。而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5万吨标准煤的企业只有16家,这16家企业全年的能源消费量又占到51家高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5.7%。因此,要降低全社会的能耗主要是降低规上工业的能耗,要降低规上工业的能耗关键是降低51家重点能耗企业的能耗,而重中之重是要抓住16家高耗能企业,通过实施节能目标管理,增加节能技改投入等措施切实降低这些企业的能耗水平。
(二)挖潜
工业领域,一是重点能耗企业仍有降耗潜力。全市主要工业产品的单耗大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高耗能行业中,不同工业企业之间的能耗水平相差较大,中小企业仍然有较大的节能降耗潜力。如全市2010年末仍有规模以上水泥生产企业18家,其中双峰海螺每消耗1吨标煤可以产出8.24吨水泥,而其他大多数水泥厂每消耗1吨标煤只能产出约6吨水泥。其他具有较大节能潜力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是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等。建筑节能要积极实施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节能设计标准,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广泛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交通节能要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淘汰老旧汽车、船舶,限制高油耗汽车,推广节能环保型汽车。公共机构节能要倡导节约型机关建设,建设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系统,推进政府机关办公楼节能改造,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居民生活节能方面主要是加强宣传引导,树立节能意识。农村地区要加快推广农村省柴节能煤炉灶、沼气池;对城市居民主要是倡导绿色出行,引导正常作息,减少夜间活动等来降低能源消费。
(三)调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是降低能耗,完成节能降耗目标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作为能源节约的战略重点,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针对娄底实际,要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要围绕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要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以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
(四)政府主导
1、落实各方责任,加强考核督察。建议政府成立节能降耗领导小组,明确地方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和重点能耗企业的职责,出台考核办法,加强督促检查,保障节能降耗工作的有序开展。
2、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节能降耗。对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热电联产、开发利用新能源、建筑和交通节能改造、废弃物综合利用等节能活动抓紧研究制订财政、税收、土地、融资、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相关节能行动的有效开展。
3、坚持项目带动,降低能耗水平。积极申报节能项目,如国家财政奖励节能技改项目,国家和省补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通过节能项目的实施,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能耗水平的下降。
4、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全民节能。节能降耗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要通过舆论的宣传教育功能,大力提倡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等科学理念,增强公众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同时,对那些浪费能源、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加强舆论监督,在全社会营造起“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氛围,树立人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刘乐明]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