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工业投资现状浅析

来源: 时间: 2013-08-3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工业经济是支撑娄底经济发展的主力,工业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是靠工业投资拉动的,工业投资是娄底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的主要支撑力量,但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全国、全省和娄底工业运行形势持续偏紧,娄底工业投资增速下降,在新一轮调结构、稳增长的宏观政策导向下,如何进一步调整工业内部产业投资结构,淘汰落后过剩产能行业,补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短板,促进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实现娄底工业“四年倍增”计划,值得我们探讨。

  一 、基本现状

  (一)工业投资总量不断扩大,工业基础非常牢固。娄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大。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17.9亿元,同比增长35%,2012年完成工业投资282.7亿元,同比增长29.7%,2013年1-7月完成工业投资142.9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分别低于前两年22.9、17.6个百分点,增速有所放缓。然而全市工业基础非常牢固,工业投资后劲看好,一是企业个数逐年增多。到2012年年底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665家,2011年、2012年分别新进规模工业企业50家、58家,预计2013年企业个数增长10%左右;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2012年全市大型企业分别增加2家、5家;中型企业分别增加47家、9家;产值过亿元企业分别增加4家、2家。

  (二)工业投资结构逐步调整,工业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工业是娄底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全市工业GDP占全部GDP的50%,近年来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工业,不断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全市工业投资结构正在由原来传统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向一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调整。一是“两高“行业投资规模得到较好遏制。2012年全市采掘业、制造业分别完成投资67.3亿元、19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6%和20.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投资54.8亿元,增长83.7%,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完成投资41.9亿元,增长41.5%,这两个行业共完成投资96.7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的34.2%。2013年1-7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投资连续出现下降趋势,分别完成投资15.2亿元、12.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2.3%、50.9%,两个行业共完成投资27.9亿元,仅占工业投资比重的19.5%,比重低于去年全年14.7个百分点;二是项目质量和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今年以来全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1.4亿元,同比增长102.5%,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9.1亿元,同比增长139.3%,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1.1亿元,同比增长83.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41.9%,医药制造业完成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103.1%。

  (三)工业投资平台逐步建立,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增强。一是积极筑“巢”引“凤”。全市2012开始计划投资27.8亿元,计划建设各类标准化厂房149.9万平米,到2013年7月累计完成投资12.9亿元,累计建成厂房近80万平米,且部分厂房已经成功引“凤“;二是优化服务 。在筑“巢”的基础上出台税收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把项目引进来留下来。2013年1-7月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4.9亿元,同比增长68.9%。

  (四)工业投资增速放缓,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82.7亿元,同比增长29.7%,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6%。2013年1-7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42.9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3.4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17.6个百分点,增速持续低速运行,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5.1%,低于去年全年3.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比重明显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12.7%,增速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

  二、主要问题

  (一)工业投资规模小型化,缺乏拉动经济增长的大项目。2012年全市工业项目83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2个,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746个,占工业项目比重的89.2%,完成投资152.4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的53.9%;2013年1-7月全市工业投资项目73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8个,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575个,占工业项目比重的78.1%,完成投资58.3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40.8%,今年新开工的1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中,仅1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

  (二)企业技改投资下降,外延化投资增长方式明显。2012年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17.1亿元,同比增长43.4%,然而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技改增速连续7个月呈下降趋势,1-7月完成技改投资93.8亿元,同比下降12.7%,企业技改项目571个,比去年同期减少34个。说明全市目前工业投资增长主要是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还没有走上企业技术改造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三)工业投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后续调整需继续给力。一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投资比重依然偏高。2013年1-7月全市火力发电行业、造纸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共完成投资51.1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35.8%;二是先进制造业投资相对较少。1-7月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共完成投资15.2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的10.6%;三是高新技术投资相对较弱。1-7月高新技术投资仅完成投资3.5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的2.4%。全市粗放型的投资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改变,产业层次较低,发展的环境、资源成本在增大,结构调整还需要继续给力。

  三、工作建议

  (一)继续调整工业投资结构。要切实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继续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从严控制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特别是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项目的建设。一是发挥好园区优势。目前全市共5个经济园区和一个工业集中区,即将建成149.9万平米的标准厂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仅要数量,更要看重质量,对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要想方设法引进来、留下来,积极培育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和加快投资进度,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在现有的工业结构基础上,不断调整工业投资内部结构,有目的、有重点的扶持一批、淘汰一批。

  (二)继续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一是把传统的制造业,通过技术改造使企业“返老还童”,进行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焕发企业新的活力;二是煤炭行业通过企业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产能;三是适时引导企业投资向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或行业转移,转变目前产业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的状况。

  (三)继续加大大项目开发力度。抓住大项目,促进产业链的扩张和延伸,这是全市经济高速发展的不二法门,也是增强投资后续发展劲头的有效举措。一是严格按着“项目建设年”的要求,把新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切实抓实在、抓到位,重点支持一批市场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项目;二是在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同时建立畅通的投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决开发建设中存在的资金紧缺问题。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张人华]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