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娄底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 2014-10-3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从三季度以来娄底经济运行基本态势看,增长依然缓慢,一、二产业增幅有所回落,第三产业低位小幅回升,经济运行中虽然显现出一些积极向好的新亮点,但企稳回升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有加大迹象,全年要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增长“保8争9”、财政收入“双保4”的目标任务仍存在诸多挑战。
  一、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忧大于喜,GDP增幅高于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96.00亿元,增长7.4%,比上半年回升1.0个百分点,但差保8目标0.6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3.0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4%、9.3%和5.8%。与上半年比较,一二产业分别回落0.8和0.3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3.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90.89亿元,增长9.6%,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均回落0.4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7.14亿元,增长21.8%,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3.4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39亿元,增长12.6%,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总收入69.47亿元,增长0.04%,比上月回落3.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2.4个百分点,差保4目标4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3.82亿元,同比下降5.3%,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6.9个百分点,差保4目标9.3个百分点。
  (二)三大产业整体回落,第三产业低位小幅回升。农业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00亿元,增长3.4%,增幅低于上半年0.8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种植业生产平稳。今年娄底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蔬菜等农作物播种、生长发育,全市早稻、中晚稻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提高,中草药材、蔬菜等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继续扩大,产量增加,全市前三季度实现种植业增加值50.83亿元,增长4.8%;养殖业小幅回稳。生猪价格逐步回升,养殖形势有所好转,全市出栏生猪405.88万头,增长3.6%,增幅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出栏牛12.93万头,增长2.6%,水产品产量6.21万吨,增长4.7%。
  工业、建筑业稳中趋缓。前三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90.89亿元,增长9.6%,增幅低于1-8月0.4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规模工业增长一直保持在10.0%-10.5%之间,月度之间波动较小,但三季度以来,月度增幅已回落到10%以下,下行趋势逐渐明显,工业增长的稳定性被打破,9月份更是回落到6.4%,为今年以来月度最低增幅;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也是降多增少。9月份,原煤、钢材、水泥、发电量、锑品、氮肥同比均下降,特别是原煤产量8月份下降21.9%,9月份降幅扩大到42.4%,受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减缓影响,商品混凝土、砖产量同比分别下降25.9%和55.9%,水泥、钢材同比分别下降2.8%和4.4%。全市建筑行业也随着新开工项目的减少、房地产开发业的不景气,工作量有所减少,增幅呈回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119家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32.20亿元,增长13.5%,增幅低于上半年5.3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30个百分点;预计实现增加值30.66亿元,增长9.3%,低于上半年0.1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6.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低位小幅回升。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长2.6%,跌落至历史低谷,五县市区整体低迷,增长最快的仅4.4%,最慢的只有0.2%。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三季度以来多次组织第三产业工作会议及相关行业调研调度,三产业增长呈逐月小幅回升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80.51亿元,同比增长5.8%,虽然仍处于较低增长水平,但比上半年回升了3.2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营利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3.2%,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7.6%,增长均快于上半年;规模以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体娱乐业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2.3%,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科教文卫等非营利性服务业发展态势趋好。前三季度,财政支出中教育、文体与传媒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6.0%、24.4%和12.9%,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3.47亿元,增长5.5%,比上半年提高8.4个百分点。但总体来看,第三产业增长依然偏低,成为拖累全市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房地产业持续萎靡。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38.5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1%,商品房销售额39.28亿元,同比下降33.2%,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2.18亿元,同比下降0.6%;交通运输业增长疲软。宏观经济下行对交通运输造成直接冲击,全市公路运输总周转量仅增长6.2%,低于上半年2.4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8.4个百分点,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下降5.8%,水上运输总周转量同比下降11.8%;住宿餐饮娱乐业遇冷。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仅增长3.5%,完成商品零售额2.91亿元,仅增长4.6%;银行业紧缩。全市人民币存贷款分别增长9.0%和9.9%,分别低于上半年2.4和2.1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7.2和8.0个百分点。
  (三)三大需求总体稳健,出口呈恢复性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回落。娄底固定资产投资经历持续近40个月30%以上的高速增长后,今年以来回落至30%以下,且仍呈继续回落态势,但总体还是保住了20%以上的较高速度,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5.7和0.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7.14亿元,增长21.8%,比1-8月回落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3.4个百分点。从投资方向看,主要是工业投资特别是技改投资力度加大,成为稳定全市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58.23亿元,增长23.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8.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0.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85.41亿元,增长30.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9.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萎缩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回落的主要原因。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74.47亿元,增幅回落至5.7%,创近十年以来新低,低于1-8月6.1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61.7个百分点,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24.5万平方米,同比大幅下降61.4%,房地产竣工面积39.48万平方米,大幅下降50.2%。
  消费领域趋于平淡。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39亿元,同比增长12.6%,今年以来,我市消费领域总体上维持平稳平淡增长态势,增幅一直在12.6%—13.0%之间,月度之间波动很小。从主要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增长稳健,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6.68亿元,同比增长15.4 %,快于全市消费增速2.8个百分点,快于限上住宿餐饮业10.8个百分点。汽车、家具家电类消费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商品中,食品烟酒类、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25.0%、20.8%和28.1%;住宿餐饮业明显遇冷。全市限额以上住餐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仅增长3.5%,比上年同期减缓了9.4个百分点。
  进出口贸易恢复性增长。受益于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以及国家力促外贸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娄底进出口贸易终止了两年多来的下降局面,呈恢复性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13.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9.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33亿美元,同比增长52.1%,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农产品出口好于往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所突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13.2亿元,增长33.2%。
  (四)运行效益出现分化,居民收入跑赢经济增长。财税收入出现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69.47亿元,同比持平;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3.82亿元,下降5.3%;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25.36亿元,下降13.6%,均呈加速下降态势,全市国、地两局全部税收收入53.59亿元,下降12.1%,降幅也逐月扩大。
  企业效益有所恶化。1-8月,全市702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2.5亿元,同比增长5.1%,自7月以来逐月小幅走低,实现利润总额33.84亿元,同比下降3.0%,亏损企业48家,呈上升趋势;全市750家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47亿元,同比下降23.2%,其中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道路运输业等主要行业亏损严重,特别是177家房地产业亏损高达8.19亿元。
  居民收入增长跑赢经济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0元,增长9.4%,与上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3元,增长11.6%,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6%和9.7%,均高于同期GDP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完成全年目标,困难和压力增大
  (一)前期欠账较多,完成年度目标难度增大。从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大部分指标增长逐月下滑,同比回落较大,与年度目标有一定差距,增加了第四季度保增长的难度。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GDP“保8争9“的最低目标“保8”测算,前三季度GDP增长7.4%,差目标0.6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必须增长9.5%以上,高于今年以来各季度增速,特别是对GDP影响较大的规模工业和第三产业,全年增速必须达到9.5%和8%,难度很大,目前规模工业虽然增长9.6%,但9月份当月仅增长6.3%,从我们调查和了解的情况看、后几个月要维持8%以上都很难;而第三产业,今年以来持续低速增长,全年要保8%,第四季度增速要达到14.5%以上的高速度,远高于前三季度各季增速。
  (二)四季度增长动力不强,稳增长压力增大。从生产方面看,工业增长越发艰难:一是上年基数逐月抬高,增速逐月加快,今年后几个月增长基数增大;二是部分主导行业如煤炭、电力、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受政策调控及市场需求双重影响,生产下滑且呈加速势头。全市煤炭产量降幅加大,四季度还有继续扩大可能,有色行业,为确保有色金属排放总量不超标,三季度以来生产有所减缓,四季度仍将维持这一格局,这都直接影响四季度增速;三是新增长点太少。今年以来,全市仅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户,退出12户,新增企业拉动增长明显不足。第三产业增长依然缓慢。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长5.8%,虽然比上半年有所回升,但部分行业生产经营仍不景气,相关指标仍在走低,增长压力依然较大。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路客货运输总周转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商品房销售面积等等这些指标后几个月如得不到有效改善,第三产业增长仍将拖累全市经济增长。
  从需求方面看,投资和消费疲态初显,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投资领域中:项目建设力度减弱,前三季度,施工项目1624个,仅增长6.6%,新开工项目922个,下降10.2%;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放缓,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5.7%,同比大幅回落。直接拉低投资增速;消费领域中:全市公款消费、集团消费、会议消费明显减少,中高档住餐业、娱乐休闲业面临转型发展阵痛,经营现状很不乐观;而商品类消费热点尚未形成,网络消费快速扩张,对传统消费市场冲击较大,这些都将制约着四季度难以出现投资、消费新高潮。
  (三)内外发展环境偏弱,加快增长难度增大。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状态,复苏不及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又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经济下行风险加剧,IMF预测,全球经济今年将增长3.3%,比7月份的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欧元区、日本、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预期均下调;国内经济运行出现波动,前三季度,全国GDP增长放缓至7.3%,创近5年来新低,工业、电力、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也出现回落。
  从本市发展环境看,经济运行要素指标支撑不强。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仅增长0.4%,工业用电量仅增长3.8%,公路客货运输总周转量仅增长6.2%,金融机构存贷款分别增长9.0%和9.1%,双双回落至10%以下;实体企业融资困难凸显。一方面,商业银行收紧了对钢铁、煤炭及贸易企业、房地产业的贷款,另一方面,民间融资问题集中爆发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政府维稳压力增大,经济发展信心受挫。
  综上所述,从娄底全年经济运行趋势看,虽然“保8”有困难,有压力,但也有基础,有希望。三季度以来,全市经济在第三产业逐步回升的拉动下触底回稳至稳定增长区间,工业、投资、消费总体稳健,就业保持稳定,民生继续改善,社会大局基本平稳。下一阶段,要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狠抓国家“稳增长”和“微刺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继续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继续深挖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更多新的消费热点;花大力气稳定工业增长,特别是尽快实现煤炭、有色、钢铁、建材等重点企业和主要行业的止跌回升;继续力促第三产业稳定回升,力争全年第三产业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
[审稿:陈思]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