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娄底主要经济指标在相对低位增长,但总体运行基本平稳。与上半年比较,GDP、第三产业增长逐步回升,但规模工业、消费、财政收入等指标继续走低;与全省比较,除投资外,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低于全省。如何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娄底的发展态势和努力方向,是娄底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必须正视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快的历史和现实,并且视挑战为机遇,在稳增长、调结构上出实招、出新招、出狠招,全市经济才能加快三量齐升,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战略目标和历史任务。本文主要通过从总量、增速和均量三个方面将娄底与全省及同阵兄弟城市的比较来进行分析思考,以供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工作参考。
一、从总量看,排位基本未变,但差距有所缩小
1、GDP总量。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6.00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4.3%,居全省第12位,与上年同期比,总量排位及全省占比保持稳定。从全省看,长沙、岳阳、衡阳位居前三位,三市占全省GDP总量的49.3%。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4.1亿元、902.8亿元、879.7亿元和800.1亿元,位居全省第8、9、10、11位,全市GDP总量与同方阵兄弟市州依然有一定差距,但与排全省第11位的怀化差距由上年的17.87亿元缩小至4.1亿元。根据娄底与怀化市经济结构和数据运行特点,全年娄底GDP总量略大于怀化市GDP总量。
2、第三产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80.51亿元,居全省第12位,占全省的3.8%,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从全省看,长沙、常德、岳阳位居前三位,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分别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64亿元、331.2亿元、390亿元和350.3亿元,位居全省第9、11、7、10位,与上年同期比,邵阳前移1位,怀化后退1位,益阳、永州、娄底排位保持不变。从差距看,全市第三产业总量与怀化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由上年同期的73.01亿元缩小至69.29亿元。
3、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7.14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3.8%,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从全省看,长沙、郴州、岳阳居前三位,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4.1%;从同一方阵的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1.8亿元、676.3亿元、792.8亿元和623.5亿元,位居第8、10、9、11位,与上年同期比较,益阳前移1位,怀化退后1位,邵阳、永州、娄底排位保持不变;从差距看,全市投资总量与怀化的差距由上年的113.3亿元缩小至56.4亿元。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39亿元,占全省零售总额的3.8%,居全省第12位,排位和占比与上年同期保持不变。从全省看,长沙、岳阳、衡阳分别位居前三位。从同方阵的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9亿元、326.5亿元、309.0亿元、268.4亿元和276.9亿元,位居第7、9、10、11位,五市州在全省排位均与上年同期保持一致。
5、全部工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74.84亿元,占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9%,居全省第8位,排位和占比与上年同期保持不变。从全省看,长沙、岳阳、株洲分别位居前三位。从同方阵的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分别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11.79亿元、366.86亿元、277.68亿元和311.17亿元,娄底排第1位。
6、财政收入。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69.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3.82亿元,均居全省第11位,分别占全省收入的2.6%和2.7%,占比均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从同方阵的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分别完成财政总收入86.2亿元、64.7亿元、75.8亿元和71.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0.2亿元、40.6亿元、53.6亿元和47.4亿元。从总收入看,娄底排位由上年同期的全省第8位退至第11位,在同方阵兄弟市州中,仅比益阳多4.8亿元,而上年同期娄底在五市州中总量与邵阳并列排第1位,分别比益阳、永州、怀化多17.8亿元、7.3亿元和2.3亿元;从地方收入看,娄底在全省排位不变,比益阳多3.2亿元,收入优势差距缩小。
表一:前三季度全省及同方阵市州主要经济指标总量
单位:亿元
| GDP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固定资产投资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财政总收入 | 地方财政收入 |
全省 | 18531.2 | 7674.2 | 14944.1 | 7128 | 2677 | 1637.3 |
邵阳 | 944.1 | 364 | 861.8 | 340.9 | 86.2 | 60.2 |
益阳 | 902.8 | 331.2 | 676.3 | 326.5 | 64.7 | 40.6 |
永州 | 879.7 | 390 | 792.8 | 309 | 75.8 | 53.6 |
娄底 | 796 | 280.5 | 567.1 | 268.4 | 69.5 | 43.8 |
怀化 | 800.1 | 350.3 | 623.5 | 276.9 | 71.2 | 47.4 |
娄底在全省排位 | 12 | 12 | 12 | 12 | 11 | 11 |
二、从速度看,同比高位回落,但总体运行趋稳
1、GDP。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7.4%,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3.0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升1.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3位,排位比上年年同期退后8个位次。
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半年回落1和0.1个百分点。分市州看,郴州、益阳、湘潭、邵阳、张家界、长沙6个市GDP增速在10%以上, 10个市州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仅岳阳、湘西、娄底、怀化增速在9%以下;与上年同期比较,张家界、永州、湘西3个市州增速呈上升态势;其他市州均不同程度回落;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分别增长10.1%、10.3%、9.4%、5.2%,娄底增速快于怀化2.4个百分点,但与其他市州增速差距较大。
2、第三产业。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8%,比上半年回升了3.2个百分点,但低于上年同期7.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在全省排位由上年同期的第1位退至第13位。
前三季度,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1%,低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但高于上半年0.9个百分点。分市州看,衡阳、邵阳、益阳等8个市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上年同期比较,岳阳、衡阳、张家界、益阳增速呈加快增长态势,郴州持平,其他9个市州均不同程度回落;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分别增长12.4%、12.0%、10.1%和3.6%,娄底增速快于怀化2.2个百分点,与其他市州差距较大。
3、规模以上工业。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长9.6%,增幅低于1-8月0.4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1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排位比上月提升1个位次,比上年同期提升3个位次。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7%,增速分别比上年年同期和1-8月回落1.7和0.1个百分点。分市州看,永州、邵阳、益阳等7个市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1-8月比较,怀化、常德、娄底、永州等四个市州增速有所回落;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分别增长11.6%、11.4%、12.2%和7.3%,娄底规模工业增长快于怀化2.3个百分点,但与其他三个市州比有较大差距。
4、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8%,分别比上年同期和1-8月回落13.4和1.4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同比退后3个位次。
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9%,比上年同期和1-8月回落6.4和0.6个百分点。分市州看,湘潭、郴州、邵阳等9个市州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常德、张家界、怀化增速居全省后三位;与1-8月相比,张家界、常德、岳阳呈加快增长态势,怀化、湘西、娄底等11个市州出现回落;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分别增长23.1%、22.8%、22.0%和7.7%,娄底投资增长快于怀化14.1个百分点,略低于其他三个市州。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比上年同期和1-8月分别回落0.9和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同比退后3个位次。
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与1-8月持平。分市州看,长沙、邵阳、湘潭、永州等8个市州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1-8月比较,张家界、邵阳、湘西增速加快,岳阳、长沙、株洲、娄底等7个市州有所回落;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分别增长13.1%、12.9%、13.0%和12.4%,娄底零售额增长快于怀化0.2个百分点,略低于其他三个市州。
6、财政收入。前三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下降5.3%,降幅比1-8月扩大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26.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3位,同比退后10个位次。
前三季度 ,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2%,比上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但比1-8月加快2.5个百分点。分市州看,邵阳、衡阳、长沙等7个市州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娄底、怀化负增长,分别下降5.3%和8.0%;与1-8月比较,邵阳、湘潭、郴州等10个市州增速加快,湘西、娄底、株洲、常德增速有所回落。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分别增长14.4%、11.4%和9.7%,怀化下降8.0%,居全省第14位。
表二:前三季度全省及同方阵市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对比
单位:%
| GDP | 第三产业 | 规模以上工业 | 固定资产投资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地方财政收入 |
全省 | 9.2 | 10.1 | 9.7 | 19.9 | 12.8 | 9.2 |
邵阳 | 10.1 | 12.4 | 11.6 | 23.1 | 13.1 | 14.4 |
益阳 | 10.3 | 12 | 11.4 | 22.8 | 12.9 | 11.4 |
永州 | 9.4 | 10.1 | 12.2 | 22 | 13 | 9.7 |
娄底 | 7.4 | 5.8 | 9.6 | 21.8 | 12.6 | -5.3 |
怀化 | 5.2 | 3.6 | 7.3 | 7.7 | 12.4 | -8 |
娄底在全省排位 | 13 | 13 | 8 | 8 | 9 | 13 |
娄底在同方阵市州排位 | 4 | 4 | 4 | 4 | 4 | 4 |
三、从均量看,低于全省平均,但高于同阵城市
2013年,娄底市辖5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0.8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8%,年末常住人口383.39万人,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的5.7%。从同阵兄弟市州来看,邵阳市辖12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08万公里,年末常住人口720.04万人;益阳市辖6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1.23万公里,年末常住人口437.29万人;永州市辖11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23万公里,年末常住人口532.66万人;怀化市辖12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76万公里,年末常住人口482.50万人,娄底土地总面积最小、年末常住人口最少。
1、人均GDP 。 2013年,娄底人均GDP(现价)29249元,居全省第8位, 2010-2013年年均增长12.1%。全省人均GDP(现价)36763元, 2010-2013年年均增长11.3%,三年来全市人均GDP年均增速快于全省0.8个百分点。分市州看,长沙、湘潭、株洲居全省前三位,其中,长沙人均GDP 99570万元,是全省唯一一个人均GDP超万美元的市州。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人均GDP分别为15727元、25773元、22210元和23285元,娄底排第1位。
2、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 2013年,全市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9182元,居全省第11位,落后于人均GDP3个位次,说明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发展空间较大。全省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15013元,排前三位分别是长沙、湘潭、株洲;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075元、9221元、8782元和9769元,分别居全省第14、10、12、9位。娄底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好于邵阳、永州,但落后于益阳、怀化。
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首次超过两万元,达20601元,居全省第7位,2010年以来,娄底投资持续3年保持了35%以上的高速增长势头,2011-2013年,年均增速达35.7%,有力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2013年,全省人均固定资产投资27580元,长沙、湘潭、株洲等4个市州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14335元、19331元、20300元和16696元,均低于娄底。
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2013年,全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69元,居全省第9位,2010-2013年,年均增速达15.7%。从全省来看,2013年,全省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32元,长沙、株洲、湘潭分别位居前三位;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6011元、9243元、7083元和7923元,其中益阳略高于娄底,其他三市州人均消费水平均低于娄底。
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9元,分别居全省第9位和第10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0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3元,增长11.6%,绝对额分别居全省第9位和第11位,增长速度分别低于全省0.1和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和12位。但总体来看,居民收入增速跑赢了“GDP”,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94元,增长9.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991元,增长11.9%。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461、16691、13753、1426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533元、8145元、6963、4755元,从收入水平看,娄底城镇居民收入仅低于益阳,但农村居民收入仅高于怀化。
6、人均财政收入。近年来,全市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13年,全市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632元, 2011-2013年年均增长28.1%;全市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948元,3年年均增长21.5%,但与全省比,娄底财力水平仍然偏低,财政支出压力犹存。
2013年,全省人均财政收入3047元,是娄底的1.87倍,三年年均增长22.2%,人均公共财政支出7038元,是娄底的1.42倍。分市州看,人均财政收入排前三位的是长沙、株洲、湘潭,分别达7470元、3791元和3508元,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排前三位的是长沙、湘西、株洲,分别达9769元、6729元和6625元;从同方阵兄弟市州看,邵阳、益阳、永州、怀化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948元、1195元、1323元和1600元,娄底排第1位;邵阳、益阳、永州、怀化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分别为4270元、4604元、4868元和5357元,娄底排第2位。
表三:2013年湖南及同方阵市州均量指标对比
单位:元
| 人均GDP | 人均第三产业 增加值 | 人均固定 资产投资 | 人均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 人均地方 财政收入 |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
全省 | 36763 | 15013 | 27580 | 13532 | 3047 | 23414 | 8372 |
邵阳 | 15727 | 6075 | 14335 | 6011 | 948 | 17647 | 6933 |
益阳 | 25773 | 9221 | 19331 | 9243 | 1195 | 18928 | 10129 |
永州 | 22210 | 8782 | 20300 | 7083 | 1323 | 18526 | 8863 |
娄底 | 29249 | 9182 | 20601 | 8869 | 1632 | 18680 | 7059 |
怀化 | 23285 | 9769 | 16696 | 7923 | 1600 | 17632 | 5849 |
娄底在全省排位 | 8 | 11 | 7 | 9 | 9 | 9 | 10 |
娄底在同方阵市州排位 | 1 | 3 | 1 | 2 | 1 | 2 | 3 |
四、狠抓关键工作,力促三量齐升
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娄底应该始终抓住稳增长、调结构。出实招这个工作的关键点,逐步解决经济总量偏小、增长势头不强和人均均量徘徊不前的问题,力促三量齐升。
一方面要正视发展不足的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的问题。今年以来,在国际国内经济运行新常态下,全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回落,经济总量扩张难度加大。GDP、第三产业、投资、消费、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总量看,全省占比均在4.5%以下,在全省的排位均在11-12位之间,虽然近年来随着加速赶超战略的有力推进,增长加快,差距有缩小趋势,但位次基本未发生变化。短期内赶超难度较大。二是增长速度回落明显的问题。从累计增速看,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均为今年新低。进入三季度以来,规模工业下行压力逐渐凸显,月度增幅已回落到10%以下, 9月当月仅增长6.3%; 6月份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逐月回落,1-6月、1-7月、1-8月、1-9月分别为13.0%、12.9%、12.7%、12.6%;地方财政收入降幅逐月扩大,7、8、9月累计增幅分别为-2.2%、-4.6%和-5.3%。与全省及同方阵兄弟市州比较,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回落幅度较大,增速和排位除好于怀化外,与其他市州均有一定差距,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保8”和“保4”目标任务有较大距离,后阶段“稳增长”压力增加。三是均量指标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从均量指标比较可以看出,2013年,同方阵兄弟市州主要经济均量指标较为落后,除益阳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标外,五市州其余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娄底在同方阵兄弟市州中排位靠前,其中,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均居同方阵市州第1位,但与全省比较,;娄底均量指标普遍存在较大差距,与先进市州比差距更大,人均GDP、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全省少7514元、5831元、6979元、4663元、1415元、4734元和1313元,反映出作为新兴城市,娄底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结构层次仍然偏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重道远。
另一方面,要解决赶超不快的问题。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作为相对欠发达地区,娄底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不大,在全省占比较小,排位靠后,但均量指标明显好于总量指标,特别是在同方阵兄弟市州中优势明显,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也呈缩小趋势;从增长速度看,近三年来我市呈快速增长态势,主要指标年均增长快于全省,GDP、第三产业、投资、消费、财政等主要指标速度排位连续两年居全省前列。但今年以来,受“四期”叠加不利因素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经济增长明显回落,下行幅度大于全省及大部分市州,赶超压力有所增加。
下一阶段,全市要继续强力推进赶超战略,当前首要的任务是稳增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投资、工业、消费和财税不继续下行,促进第二、三产业继续稳步回升;二是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正确面对新常态,以新理念、新思维和长效措施来处理和渡过当前难关,沉得住气,保持定力,把挑战和困难当机遇,借此继续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和改善傻大黑粗粗放产业,大力培育、引进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服务业,确保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三是要强化国家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今年以来,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涵盖了消费信贷、小微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着力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下功夫。一方面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清理、贯彻落实好国家这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结合娄底实际,完善改革配套措施,着力落实相关财税政策,继续推进简政放权,通过改革激发各个市场主体投资消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