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娄底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 2015-12-2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从1-11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上月回升了0.1、0.5、0.2、1.4和2.0个百分点,主要指标继续巩固三季度以来逐月回升的良好态势,项目调度、企业帮扶、招商引资等稳增长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但部分指标前段欠账较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面临较大压力。

  一、1-11月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运行整体企稳,但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以来,全市加大了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和工业企业帮扶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在钢铁、煤炭等支柱行业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下,全年规模工业增速基本上稳定在5.5%左右,工业经济整体上呈现低位企稳态势。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5.5%,比1-10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但从大型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看,情况不容乐观:涟钢11月当月实现产值10.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2%,累计实现产值154.5亿元,同比下降28.9%;闪星锑业当月产值下降16.5%,累计下降1.5%,而且因为全市锑品产量控制在6.7万吨以内,冷江为6万吨,目前闪星锑业产量已经达产,12月可能只能报停产,预计将继续影响全市工业产值;金电上月下降27.0%,本月下降15.0%,累计下降2.0%。这些大型工业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影响突出,直接拉低了全市规模工业增速,而今年新进新投产的汽车板等大型项目也未能如预期的达产达效,拉动作用偏弱,钢铁、建材、电力等支柱产业仍然维持量价齐跌的运行趋势,工业用电量、工业企业增值税、公路货运量等工业支撑指标表现仍然没有明显好转,再加上12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当月基数达到51亿元,是月度基数最大的月份,12月规模工业当月增速要冲高难度很大。

  (二)固定资产投资回升加快,但工业投资仍显低迷。1-11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2.09亿元,同比增长17.5%,比1-10月回升0.5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升1.1个百分点,呈现加快回升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回升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进大项目贡献突出。10月新开工了众一中南医院、孙水河中段综合治理等两个10亿元以上大项目和4个亿元以上项目,11月份又新开工了3个亿元项目,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将持续拉动全市投资增长;二是重点领域投资继续快速增长。1-11月,全市第三产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生态投资分别增长25.1%、50%、43.4%和69.9%,均高于全市投资增速;三是民间投资活力有所增强。1-11月,全市完成民间投资590.6亿元,同比增长13.9%,比1-10月加快2.6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4.9个百分点,虽然仍低于全市投资增速,但呈现出逐月回升的增长态势;四是房地产投资有所回升,在第六届“房交会”等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带动下,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形势逐步好转,1-11月,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0.97亿元,同比下降5.3%,降幅比上月又收窄了2.4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降幅最小的月份,全市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64.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今年以来首次转负为正。但工业投资持续低迷的状况仍需引起高度重视:1-11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81.24亿元,仅增长6.4%,低于全市投资增速11.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74.24亿元,增长7.9%,低于全市投资增速9.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的持续低迷不足以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回升形成有力支撑。

  (三)城乡消费市场逐步升温,但石油等大类商品销售下滑明显。1-11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59亿元,同比增长10.5%,比1-10月回升0.2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已连续7个月逐月回升。全市消费的回升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等生活必需品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分别增长44.4%和23.0%;二是农村消费市场持续升温,1-11月,全市农村消费增长16.0%,快于城镇消费增长6.1个百分点;三是“湘博会”、“双十一”等促销活动有效刺激了全市消费,第六届“湘博会”现场共签订贸易合同142个,贸易总金额29.5亿元。但石油及制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大类商品销售下滑,限上企业增长缓慢,同时大量微商和网店对贸易实体企业造成很大冲击,消费分化和外流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消费市场整体仍然不旺。

  (四)财政收入增幅稳步提高,但税收占比偏低。1-11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82.2亿元,同比增长5.7%,比上月提升1.4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9.39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月提升2.0个百分点,在9月份转负为正之后,增幅持续拉高。但税收收入占比下降,须引起高度重视。1-11月,全市完成税收收入29.07亿元,同比仅增长1.2%,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仅为55.6%,低于上年同期4.1个百分点。

  二、下阶段工作建议

  从1-11月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看,大部分指标呈逐月回升态势,与全省及兄弟市州差距进一步缩小,但与年度目标任务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规模工业、投资、消费仍差目标3.5、0.5和1.5个百分点,且部分指标仍居全省靠后位置。对全年经济运行走势判断,既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也要看到一些向好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累积,要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初步判断: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有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GDP、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前段欠账较多,差距较大,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在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应紧盯目标、查找差距,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切实抓好工业用电量、客货运输周转量、工业企业增值税、建安营业税等重点支撑指标和匹配指标的运行调度;二是要高度关注涟钢、金电等影响突出的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三是要继续抓好达标企业入统申报工作。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肖泉]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