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2016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 2016-07-29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运行突破低迷??发展渐入佳境

  ——娄底市2016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近年来,受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娄底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趁缓,行业增加值增速一直维持较低水平,增速在5%左右徘徊。其中2013年增速为6.4%,2014年增速为4.4%,2015年增速为5.6%。2016年以来,娄底市“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创新项目种子工程、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程”等五大创新工程初见成效,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7.2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了三年来的重大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整体规模稳步扩大。2016年上半年娄底市共有规上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企业93家,比2015年上半年净增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74.0亿元,同比增长9.6%;实现增加值57.2亿元,同比增长9.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2%,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4%。

 ? (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上半年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拥有研发人员5566人,其中本科毕业及以上人员2591人;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专利申请受理数为260件,同比增长12.1%;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为490件,同比增长68.4%。

  (三)民营企业贡献突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中65家私营企业共实现增加值17.4亿元,同比增长19.2%,增幅高于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9.4个百分点;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7.4亿元,同比增长19.3%,增幅高于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值增幅9.7个百分点。

  (四)新兴产业较快发展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高于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2.7百分点;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高于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3.8百分点。此外,资源与环境技术发展较快,虽然总体规模偏小,但其增加值同比增长了20%。

 ? (五)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向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专业园区特色比较明显。上半年,?娄底境内6个开发区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4亿元,同比增长15.8%,增幅高于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6个百分点。共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88.7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高于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7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不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虽整体科研产出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企业创新意愿不高。到6月底止,在全市全部93家规上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企业中,有26家企业无研发人员,60家企业无专利申请,63家企业无发明专利申请,58家企业无有效发明专利。

  (二)高新技术行业分布不均。从全市统计的93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领域分布来看,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三大行业企业占了64家,占总数的68.8%,三大行业高新产品产值达到218.2亿元,占全部产值的79.6%。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等三大行业仅有4家企业,只占总数的4%,其高新产品产值为7.3亿元,占全部产值的2.7%。高新技术产业从整体布局来看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影响着整体均衡发展。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服务,提高企业创新意愿。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关优惠政策、高新技术单位及高新技术产品的申报、认证、管理等加大宣传解释工作。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协助企业做好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工作,帮助企业及时做好高新技术的申报和认证工作。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组织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意识。

  (二)强化引导,完善高新行业布局。落实科技发展规划行业优惠政策,引导老牌企业转型发展,扶助新企业进军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等高新技术行业,促进全市高新产业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