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新宁县消费品市场运行状态简析

来源: 时间: 2004-04-06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3年,随经济和市场建设的不断发展,消费品市场呈不断扩大之势。全年新宁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增幅3.8、2.1和3个百分点。

一、消费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消费品市场运行起伏较大。今年以来,新宁县消费市场运行状态是:一季度开局良好、二季度跌入低谷、三季度强劲回升、四季度平稳增长。一季度适逢元旦和春节假日,消费特征明显,消费市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当季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215万元,同比长15.3%;二季度由于受非典因素的影响,旅游活动基本停止,商品流通受阻,餐馆酒楼大多歇业,市场增幅快速回落,当季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461万元,增长幅度回落至6%,比一季度低9.3个百分点;三季度随着全国“非典”疫情的基本控制,旅游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商品促销活动得以升温,消费市场强劲回升,当季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851万元,增长21.5%,增幅超过年初的增长速度,为各季之首。四季度经过前期购买力的释放后,市场进一步趋旺,当季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488万元,增长9.1%,虽比一、三季度增幅小,其绝对额消费为全年之首。

    2、县城消费增幅迅速,农村市场小幅上扬。2003年,新宁县县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361.6万元,同比增长19.3%。在零售额中所占比例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县以下农村市场受农民收入、购物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发展速度持续小幅上扬。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53.4万元,同比增长5.9%,比县城19.3%的增幅低13.4个百分点。

    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强劲。随着大型商业企业的不断涌入,全县商品零售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各种促销活动不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全年实现零售额5953.7万元,同比增长81.7%,分别比限额以下及个体贸易业零售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77.8和68.8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10%上升到16.1%,对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起着尤为重要的拉动作用。

    4、餐饮业仍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2003年由于“非典”疫情,餐饮业一度受到影响,但由于“非典”影响时间短,餐饮业逐渐回升,继续呈现稳步发展势头。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268万元,同比增长11.6%。

    5、消费亮点显现,消费档次不断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消费由解决温饱向提高生活质量转变,消费层次出现升级趋势。小车、电脑、空调、手机、住房等热点商品逐步成为2003年市场销售的新亮点。

    6、购物环境好转,新型业态蓬勃发展。近年来,商业经营形势发生巨大变革,相对单一的传统百货商店、副食店的销售形势已被越来越多的连锁商业、专卖店等新型销售形式所取代,出现了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多业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对推动新宁县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连锁超市已成为新宁县城镇居民实现购买力的主要场所。

二、消费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市场的差距依然存在。2003年,从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看,县城的零售额增幅比农村高出13.4个百分点,而农村市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及农村消费环境较差,导致发展滞后,目前要使农民收入短时期内获得较高增长、消费环境得以改观,确实难度较大,因此,城乡市场发展差别仍将继续存在。

    2、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整个市场供需情况看,相当多的商品是低水平的重复,商品供应不能适应具有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富裕程度、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仍呈现出供需结构不尽合理的矛盾。

    3、居民的紧缩消费、增加储蓄的预防心理,依然没有根本改变。为拉动市场需求,国家先后七次降低储蓄利率,鼓励居民积极消费,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欠健全、体系欠完善等原因,居民有很多的后顾之忧,消费热情受到限制。200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67元,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低2605、1807 、629      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60元,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低1462、1373、860元。新宁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26079 万元,比上年的 103464万元 增加 22615万元。这种低收入、高储蓄的现象表明,新宁县城乡居民紧缩消费、增加储蓄的预防心理,依然没有根本改变。

    4、消费欠缺持续、起主导作用的新的消费热点。近年来虽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亮点,可只是局部性热点。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使消费热点的家庭小车、电脑、手机、住房等高档商品只能在少数高收入阶层中实现,近期内要使其真正成为主导型消费热点,还有较大难度和缺乏充分的条件。

三、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新宁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高,农村是一个较大的市场,所以我们要努力培育农民增收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村市场的启动,提高农民的消费欲望,拓展消费空间。

    2、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层次化。居民收入的增长,引发了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而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又导致消费需求的层次化。为适应这一消费的特点,生产者必须改变现有的产品结构。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居民往往有很多的后顾之忧,不可能去提高自身的消费,必将收入的相当部分用于储蓄。因些,为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就必须加速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稳定居民消费心理。    

    4、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加大吸引外来游客的力度。旅游业是促进新宁县消费市场发展的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要利用宏观政策,积极组织协调交通、旅游、餐饮服务等行业间的关系,使游客在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的同时,带动新宁县经济的发展,把潜在的购买力变为现实,以促进新宁县消费市场的不断繁荣。

[新宁统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