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邵阳市工业企业改革和改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产权制度日渐完善,管理和经营方式不断改进,企业微观活力充分释放;同时,各级政府加大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力度,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依托各地优势资源,投资小、见效快的新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邵阳市工业进入到一个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新的发展时期。今年邵阳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458户,相比去年净增40户,增加10%,是近几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新增加的规模工业企业为邵阳市工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以来,由于大多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功,经营水平和管理效率迈上了新台阶,微观活力继续显现,盈利能力大大加强,经济指标快速增长。1-5月邵阳市盈亏相抵后实际利润由去年同期的净亏68万元转变为净盈利5062万元,综合指数达到104.09%,同比提高21.9个百分点,是近几年来邵阳市工业经济效益提升最快的时期。
一、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资金效率显著提高,但产成品占用资金高居不下
1-5月邵阳市规模工业资产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到达100.46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流动资金平均余额35.98亿元,增长8.29%,固定资产平均余额47.82亿元,增长4.0%,反映出邵阳市流动资金增速快于固定资产的特征,每万元资产实现利润210元,同比提高25%,显示出资金利用效率不断增强,盈利水平明显提高的趋势。但产成品存货占用资金7.3亿元,在上月较高的水平上又增加5194万元,占邵阳市销售收入的比重高达21.67%。说明邵阳市工业企业将近有1个月的产品积压在库,没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周转资金,同比增长33.89%。在企业周转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这将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相当大的压力。这其中既有产品销路和市场没有很好衔接的老问题,也有今年以来存在的一些新情况,如因为运力紧张的原因,邵东焦化厂生产的焦炭(每月生产3万多吨)不能及时运输出去,造成产品积压。1-4月产成品存货高达5273万元,占销售收入的50%,本月这种高压才不断得到释放和缓解,下降到3473万元,合力化纤公司因为原材料上涨幅度过快,造成产品利润空间大大缩小,企业老板不愿以现在低位价格出售,正在考虑新建相应的下游配套生产企业,1-5月共完成产值735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904万元,产品库存4356万元,占了产值的一半以上。
二、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但各种生产成本呈相应上升趋势
1-5月邵阳市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3.74亿元,同比增长27.85%。其中销售成本和费用31.07亿元,占收入的比重92.08%,比上年的88.23%提高3.85个百分点。因为多为技术较简单,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性能和价格均受到很大压制,直接成本高居不下,基本处于保本微利的生产模式,利润空间有进一步被压缩的可能。由于改制企业的减员增效,管理费用相比同期仅增长10.82%,远低于收入的增速。加上财务费用四项成本费用共发生33.70亿元,同比增长31.28%,快于收入的增幅,不利于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盈利水平大幅跃升,但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呈现上升势头
1-5月邵阳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5062万元,在上月2589万元基础上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新增利润2473万元,增幅节节上升。盈利企业盈利额1.14亿元,比上月止增加3162万元,同比增长86.44%,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亏损企业亏损额6359万元,比上月新增689万元,同比增长2.66%,虽然增幅不大,但这种每月向上增加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邵阳市利润的高速增长局面缺乏双向的支撑,增速有放慢的危险,并且亏损企业有115家,比上月止增加2户,亏损面由同期的27.51%下降到25.11%,下降2个多百分点。传统的盈利行业盈利能力显著下降,如供水、供电、供热行业近2年来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并且亏损额呈上升趋势,邵阳热电厂原来是经营效益较好的企业,由于近年来原煤涨价,而电热价格因关系到民生基本保持原状,去年为邵阳市亏损大户,亏损1262万元,今年1-3月亏损156万元,现在正在改制。由于近年来能源产品价格上涨的拉动,原来徘徊不前的行业盈利能力明显提高。邵东焦化厂因为焦炭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价格直线上升,加上该厂抓住有利时机,新扩建了一条生产线,产能成倍增长,利润空间两次放大。1-5月实现销售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88.71%,利润2130万元,同比增长2倍多,是邵阳市推动利润增长的主要力量。去年,盈利大户南山公司盈利6153万元,占邵阳市利润总额的60%,占盈利企业盈利额的30%,左右邵阳市工业盈利水平的走向,今年以来,由于生产增速的放慢,盈利能力大大下降,1-5月完成利润627万元,同比下降28.78%。
四、综合效益指数大幅提高,各项指标全面增长
1-5月工业效益综合指数104.09%,在上月基础上继续上升3.9个百分点,上升速度加快,同比提高21.9个百分点。除产品销售率相比同期略有下降外,其他分类指标均在稳步增长。其中绝大多数指标相比上月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显示出邵阳市工业经济效益快速改善的趋势。虽然上升速度快,但绝对数值较低,相比全国和全省均有相当差距,仍然处于恢复性增长水平态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各县(市、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均有提高,幅度最大的是邵阳县,提升了30.42个百分点,同时也是邵阳市今年以来产值增长速度最快、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一个县。传统的工业大县除邵东县同比提高22.4个百分点,高于邵阳市平均水平之外,其余的如隆回、洞口、绥宁和城步县提高幅度都在邵阳市平均水平以下。综合指数最高的是三个区,以北塔区(303.7%)最高,其次是大祥区(234.39%)三个区的显著共同特点是“三少三高”,从业人员少、资产规模小和亏损企业少,导致劳动生产率高、资产贡献率高以及流动奖金周转率高的局面,使得三个区的综合指数相比兄弟县(市)最低高出50个百分点。
[邵阳市局朱亚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