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邵阳市上半年规模工业经济运行状

来源: 时间: 2004-07-26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邵阳市规模工业一直保持高增长,2月份创近年的最高点达29.5%,4月份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增长速度开始小幅回落,6月份,全市当月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2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7.22%,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5.68亿,同比增长23.86%,增速比1—5月降低1个百分点。但全市规模工业高速增长的态势仍保持良好,产销衔接向好,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9.82亿元,产销率为98.75%,比上月提高0.65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下降1.16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民营经济成为最具活力的发展力量,非国有经济增长较快。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37.66%、61.46%和33.92%,成为最具活力的发展力量,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增长较慢,分别为14.67%和5.61%。随着企业改制工作的深入,国有、集体企业还将逐步消退。

    大中型、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到6月份止,大中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06亿元,占全市比重达32.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6个百分点。特别是产值过亿元的重点企业:亚华种业城步南山绿色食品分公司(3.16亿元),邵东焦化厂(2.19亿元),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1.90亿元),邵东县铝业公司(1.50亿元),绥宁县联合纸业有限公司(1.29亿元),其增长速度分别达到38.11%、122.56%、154.62%、305.58%、52.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5个百分点。

    轻重工业同步增长。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89亿元,同比增长24.14%,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79亿元,同比增长23.63%,轻工业略快于重工业,轻重工业同步协调发展。

    农村工业快速增长。农村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80亿元,比重占全市的30.1%,增速高于全市3.26个百分点。

    工业外向度有所增加。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71亿元,占整个全市工业产值的3.4%,同比增长47.4%。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一是全市独立核算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2月分的82.32%一路攀升至5月的104.09%,比上年同期提高21.9个百分点。二是企业盈利成倍增长。1-5月全市独立核算规模工业实现利润5062万元,扭转去年同期亏损局面(去年同期利润总额为-68万元)。

    工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电力供应紧张局面难以缓解。全市规模工业用电量达6.33亿度,同比增长29.2%,高于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发电量为3.15亿度,同比减少23.4%,受水资源的影响,水电为2.13亿,同比减少35%,电力生产和电力供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电力和水资源对经济长期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加大电力产业的投资,特别西部县区的小水电建设,使其较大幅度地超过其它工业部门投资增长的速度。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长期保持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要加强电力调度,在七至九月的生活用电高峰期,加强用电管理,优先保障重点骨干企业用电。

    资金的短缺制约工业发展。一是目前央行两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的供应,针对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等问题,国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部分企业资金将会遇到困难。因些,要密切银企关系,增强企业的供血功能。银行要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增加企业发展后劲,特别是对一些市场较好、规模较大的企业在技改资金上给予大力扶助,力争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壮大邵阳市的工业经济。

    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影响工业生产和效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市场影响,原材料价格上升幅度高于工业品价格上升幅度。6月份全省工业出厂价格指数为108.27,而原材料价格指数比工业品价格指数高5个百分点以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企业的制造成本,对工业的生产和效益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运力紧张、成本上升,企业盈利能力大大减弱。因国家《道路安全法》正式实施,国家对上牌、超载等现象抓得较紧,例如神风动力公司1-5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54万元,其中销售成本2372万元,利润185万元,因为公司主要是为玉柴从事汽缸件的加工,汽缸毛坯的购入和汽缸体的运出几乎全是依靠公路运输,1-5月累计销售汽缸体13744台,运输量大,并且路途遥远,运输成本所占比例较大,初步测算,一台汽缸体的运输成本(包括毛坯的购入)大概60-70元左右,运输成本为150万左右,神风公司销售成本为80多万元,占收入的3%,公路运输治理超载问题后,运输成本成倍增加,下半年运输成本在原有基础上将增加100万元,这是一笔额外增加的费用,将吞掉公司100万元的利润,对一个生产规模在6千万元、盈利水平在300万元左右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将导致公司下半年的利润额直线下降。

    工业园区建设滞后,工业的发展缺乏聚集力。加快园区经济建设,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之路。长沙、株洲等发达地区,园区工业都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园区经济对整个经济的拉动力都在30%以上。而邵阳市工业园区起步晚,建设相对滞后,具有真正意义的高新区还没有。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不够,离作为高科技“标志性工程”还有较大差距,高新技术产业群还未形成,缺乏一批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作支撑。因此,要整合资源,加快邵阳市的“一区三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工业的聚集力度。

    新增规模企业多为资源、能源消耗型企业,将影响到全市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有三多现象,即耗能多、耗资源多、排污多。上半新进规模的70家工业企业,冶炼,炼焦、造纸、竹木板加工企业占40%,这些企业都是高能耗、费资源、高排污的企业,不利于邵阳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有些民营资本、个体老板投资100-200万元在西部县市办冶炼厂、竹木制品加工厂,投资几十万元办的小造纸厂、小水泥厂的很多,他们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因此,对这些小规模,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且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应该限制。而对高技术水平、低能耗、少污染、大规模且又布局合理的项目则给予支持。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规模工业技改投入严重不足,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1-6月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为8.64亿元,占全市城镇固定投资的33。65%,技改投入为1.86亿元,工业投入过低。而且大部分是基础性投入,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投入不多,所带来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下半年要增加技改投资,扩大生产能力,促进生产发展。要制订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增加工业生产发展后劲。

[邵阳市统计局 赵景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