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金银花产业调查侧记

来源: 时间: 2004-09-2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隆回县地处湘中稍偏西南资江上游,总面积2886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1010个村(居)委会,118万人口。1986年被定为湖南省贫困县,1994年被列为国家贫困县,2002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4年被纳入湖南省大湘西地区开发重点县。

    90年代初期,隆回县委、县政府为带领全县人民早日脱贫致富,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加快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的思路下,着手研究开发该县北部高寒山区中药材产业,试图依靠科技为山区贫困农民寻找一条致富路。县委、政府认真分析调研了该地区小沙江镇、麻塘山乡、大水田乡、虎形山瑶族乡等8个乡镇的地貌构成、气候条件、土壤环境以及农民种植习惯,充分肯定发展金银花的种植生产前景广阔。经过不懈努力,迄今为止隆回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之多,年产干花近7300吨,产值愈0.81亿元,生产规模成为全国第一,2001年国家林业总局据此授予隆回县"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今天金银花已成为该县中药材产业的支柱产业,全县约30万人藉此脱贫。

    一、隆回县发展金银花产业的历史进程


    20世纪60年代以前,野生金银花资源遍布全县山野村寨,尤以该县六都寨镇以北最多。在小沙江等高寒山区的野生金银花不仅产量较高,而且质量上乘,但收购数量不多,较多资源浪费于山野。

    1971年以后,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少数农户尝试将野生金银花改为家种,但发展缓慢。1980年全县种植面积仅365亩,产量125担,此后数年,受区域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虽然种植面积每年有所增加,但产量增加极少,效益也不甚明显。

    90年代初期,县委、县政府认真分析了针对该地区高寒多雾冰冻期长的气候特征和农业生产三年两不收的现实情况,认真分析了该地区地道中药材-金银花药理价值,认为金银花属忍冬科忍冬属植物,生于背风向阳处,隆冬不凋,其中医药价值应非同寻常,宜大面积种植推广生产乃至形成以其为主导的中药产业,金银花产业化开发市场前景必定广阔。于是,在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发动广大农户大力发展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生产,金银花产业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当时扩张资源的主要手段是挖掘野生植株改为家种,同时,科技部门和扶贫开发部门也从外地引进了部分苗木。县委、县政府对金银花产业的发展给予重点扶持,聘请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制订了全县金银花发展规划,成立了县金银花产业化建设办公室,安排专门力量主抓金银花生产,形成了各级领导分片包干、相关部门派员指导、财政银信重点资助和科技部门重点培训的生产组织网络。十余年以来,全县共发展金银花科技示范户178户,示范村组83个,举办金银花生产培训班352期,培训骨干8.2万人次,药农受训面达80%。建成面积1000亩以上的金银花种植场6个,500亩以上的69个,100亩以上的519个。到2004年,全县金银花产业已经形成规模,金银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3%,全县拥有60多支金银花营销队伍,金银花已远销到全国24个省市并建立了相应的金银花商品信息交流网络,在国内十大药材专业市场均设立了销售窗口。与此同时,金银花产业带动了全县的农产品加工业。2001年10月,该县生产的毅鹏牌金银花茶和银仙牌金银花茶同时被国家绿色食品管理委员会授予 "绿色食品"。2001年12月毅鹏牌金银花在湖南省农博会上荣获金奖,2003年3月,毅鹏牌金银花又荣获"湖南名牌产品"称号。良好的品质和品牌优势带来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目前隆回金银花系列产品已基本占领了国内市场,并畅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

    金银花产业的迅猛发展,给隆回县财政注入了新的血液,为农民脱贫致富铺就了一条阳光之道。全县金银花产值达1.6亿元,纯收入6000余万元。金银花主产区仅金银花一项人平纯收入达900多元,该县小沙江地区的财政收入由1991年的110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700多万元,其中72%的增量来自金银花的税收;贫困人口由1990年的4.6万下降到1.5万人。金银花主产区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不仅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在金银花收获季节,临近县每年有3-4万劳力来此打工,帮助本地药农采摘金银花,金银花产业带动了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二、县委、政府倾情致力于金银花产业的培育和壮大

    十年来,隆回县狠抓金银花产业,在技术支撑、科技资金投入上不断加大力度,使得隆回金银花产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

    隆回县在发展金银花产业伊始便组织成立了金银花产业化建设办公室,集中全县50多名金银花生产专业技术人员,从金银花的选种育苗、栽培管理、病虫综防和录入国家药典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了隆回金银花的规范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和质量认证等科技管理体系。2001年,该县金银花基地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标准化生产基地验收;2002年金银花被列入湖南省中药材GAP试验示范基地,2004年顺利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为了尽快做好隆回金银花主栽品种-灰毡毛忍冬录入国家药典工作,拓宽隆回县金银花的销售渠道,隆回县积极同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南京中药研究中心)合作,投入科研经费130万元,对全县金银花的药理、药性、临床试验等40个项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实验。目前,隆回县金银花药材标准已提交国家药典委员会审查并获得通过,隆回金银花主栽品种即将载入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4年,隆回金银花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先后有两个金银花系列品种获农业绿色食品认证;隆回金银花申报的"有机食品"即将批准。2004年5月,隆回富硒金银花茶研究与开发通过湖南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研究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研究领先水平;富硒金银花茶的研究与中试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三、隆回金银花产业化工程的思路与措施

    十余年的培育和发展,隆回县金银花产业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了响应邵阳市委、市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要素市场改革"的号召,更好地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全面实施金银花GAP种植、GMP加工和GSP销售系统工程,隆回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这一产业。

    更新县植物组织培养室科研设施,抓紧培育更新优良品种。前些年,因金银花产业规模扩张,不少农户从外地盲目引种,造成隆回金银花品种资源混杂。同时,全县尚有3万余亩金银花植株老化,亟需更新。县委、政府决定将更新植物组织培养室科研设施,聘请充实科研人员,加大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室克隆金银花苗木技术的研究力度。从品种选择、培育更新优良品种入手,进一步提高金银花药用有效成份和产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户对金银花苗木的需求。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尽快使农户掌握金银花技术规程。在做好金银花规范化种植试验示范工作的基础上,尽快整理出版《金银花技术规程》。认真做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让农户切实掌握好金银花的选种育苗、栽培管理、病虫综防、贮藏加工的一系列技术要领,精心组织好金银花SOP全过程工作。

    畅通金银花销售渠道,协助做好金银花的GAP认证工作。随着我国对中药材规范管理工作步伐的加快,金银花GAP认证工作已迫在眉睫。隆回县将以湖南银海药业公司、恒隆生物公司为龙头,认真做好隆回金银花的GAP认证工作,并以此带动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加大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科研开发力度,支持企业尽快研究开发金银花系列产品,努力提高金银花产品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能力,致力打造金银花精深加工航母。

    加大金银花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充分发挥隆回金银花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品质优的资源优势,利用市场优势充分配置资源,多渠道与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攀亲",力争把隆回县建设成为多个制药企业的原料基地和生产基地。

    我们在隆回县调研时,深深感悟到隆回县金银花产业取得的长足发展: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但这肯定还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我们深信金银花产业做为朝阳产业和健康产业,随着金银花产业化的日益发展,金银花的应用领域必将不断拓展。为此,我们也呼吁市计划、农口、科技等部门将隆回县金银花产业列入我市产业重点工程,在技术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使隆回县金银花产业发展壮大。

[邵阳统计局 张青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