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冈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瞄准“工业强市、项目兴市”战略目标,认真落实湘西大开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全市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半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生产产销两旺,投资拉动逐步走强,消费需求持续旺盛,金融运行安全平稳,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招商引资形势喜人,居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半年全市完成GDP13.4亿元,同比增长10.8%。
一、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今年,国家出台了免征农业税、继续实行粮食直补和粮种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三农”工作来势较好。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927万元,同比增长8.5%。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11182万元,增长2.6 %;牧业产值51330万元,增长10.3%;林业增长5.6 %,渔业增长4.0%。新扩无病毒脐橙6000亩,完成全年任务的40%。特色红茹开发共下种4.3万斤,建成了稠树塘木塘等17个连片百亩的示范点。湾头桥等乡镇已分别启动了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中仔猪基地、铜鹅基地、草食动物基地、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等工程,掀起了新一轮规模养殖热潮。上半年出栏牲猪69万头,较上年同期增加4.5万头,增长7%;铜鹅出笼54.5万羽,比去年同期增长10%。狠抓清洁能源建设,全面启动了沼气国债项目,共新建沼气池909口,完成年计划任务的50.5%。
(二)工业企业产销两旺。今年武冈市下发了《关于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的决定》,成立了“兴工强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订了兴工强市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与21个市直单位签订目标责任状,交纳风险抵押金;对规模工业企业挂牌保护,所有企业按市政府规定纳入规费统一收缴范畴。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3011万元,同比增长32.1%。一是重点抓规模工业。36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8804万元,同比增长53.3%。规模工业,完成销售收入25389万元,产销率为98.4%。规模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逐月攀升,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68万元,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6.76%,创历史同期的新高。二是积极抓乡镇工业。上半年已新办投资1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6家。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24207万元,同比增长12%。三是突出抓工业园区建设。今年市财政预算安排30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三通一平”和5平方公里规划编制,华宝食品、果蔬罐头加工、卤菜加工3家企业已开始在园区选址征地。四是抓企业改制,上半年共启动改制企业18家。
(三)投资拉动逐步走强。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440 万元,同比增长46.1%,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230万元,增长53.4%。工业投资大幅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8955万元,同比增长109.4%,占城镇以上投资的37.0%。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由湖南省神斧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1.2亿元的王城公园·步行街项目于6月底陆续竣工开业;投资1.88亿元,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系湘西大开发重点项目,现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供水、市容环卫、城网改造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增加并日臻完善。
(四)消费品市场销售旺盛。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341万元,同比增长14.5%。人民超市、新时代购物广场、步行街相继开业,使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合理,购物环境更加舒适,消费品市场更加繁荣。其中,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73万元,同比增长17.6%。居民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满足享受和精神需求的商品销售加快。新型商品需求活跃,更新换代商品出现热销。家电类、通讯器材类、汽车、摩托车类销售走俏。
(五)金融运行安全平稳。截止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88826万元,较年初净增34873万元,同比增长20.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08174万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基本建设贷款余额4671万元,同比增长69.02%,农业短期贷款余额38723万元,同比增长17.56%,而工业短期贷款余额1067万元,同比下降55.86%。金融机构存贷比例仅为37.5%。
(六)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以增收节支为中心,强化税收征管,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提高收入质量。1-6月,全市财政收入9618万元,同比增长2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271万元,同比增长23.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715万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5.2%。财政总支出15785万元,同比增长34.1%。
(七)招商引资形势看好。上半年,引进到位国内资金2273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9%。其中投资上千万元的有裕轮燃气等7个项目。上半年我市已获外贸出口经营权的单位有市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市蜂窝煤机制造有限公司等四家,1-6月累计完成出口创汇46万美元,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
(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2%,比上年同期上涨4.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41元,增长17.6%,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8元,同比增长1.3%。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村水、电、路等基础建设近几年尽管有很大改观,但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投入仍然偏小,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2、资金短缺。发展需要资金,建设离不开资金。目前我市的不少建设项目包括一些重点项目因资金缺口大,建设进展缓慢,少数项目已成为“胡子工程”。许多企业因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技改资金短缺,导致开工不足。
3、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工业生产。去年以来,钢材、煤炭、石油、电力等原材料、能源价格猛涨,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导致部分高能耗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下半年电力供应将更加紧张,工业生产的压力更大。
4、境外资金引进难度大。去年我市引进境外资金407万美元,而今年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5、财政收支结构欠合理。各税种入库进度不均衡,结构欠合理,全市可用财力有限,收支矛盾仍较突出。
6、经济运行整体质量不高。经济增长仍是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为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企业少,所占经济总量的份额少。我市经济增长仍以粗放型为主,运行质量不高。
三、全年经济运行走势的基本研判
结合上半年经济情况,综合考虑生产和需求等各种因素,预计全年经济总量36.8亿元,增幅11%。
农业方面: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加上中央取消了农业税、特产税,实行“两减免、三补贴”,从而大大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早稻面积扩大,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全市粮食将增产。若不出现特殊情况,下半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将承接上半年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幅将在6.5%左右。
工业生产: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和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上涨等不确定因素存在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下半年保持工业生产快速发展与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难度相当大。预计全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预计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达到50%以上,涉及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工业、商业、旅游休闲和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点项目, 将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月走高。
消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需求在热点商品和结构升级的拉动下,消费市场仍将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将保持在14%左右。
财政收入预计增幅22%以上。
物价与居民生活:预计全年物价增幅很可能在3%-3.5%之间。城乡居民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增幅5%左右,低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幅。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武冈市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出色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强化灾情预警监控。要抓住大湘西开发的机遇,加大对农村水、电、路等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力夯实农村经济基础。近期高温多雨,要加强农作物的管护工作,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七月份是武冈市暴发洪涝灾害的高峰期,也是双抢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强化灾情预警预报,确保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
2、加强工业生产调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一是抓住当前雨量充沛、电力充足的有利时机,加快工业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的生产。二是抓紧落实湛大药业、金泰铸铁等新开工的工业建设项目进度,加快在建干法水泥等工业技改扩能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三是各职能部门要作好协调服务工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工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解决企业所需资金,帮助停产企业恢复生产,促进武冈经济发展。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实施项目兴市战略。一要加强对项目工作的调度,抓紧开工一批新的重点项目,加快在建工程进度。二要努力拓展融资渠道。抓紧做好重点项目库建设,合理利用储备土地,加大产权多元化改革力度,通过品牌转移、资产重组、产权转让、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把签约项目一一落到实处。三要严格执行项目兴市的优惠政策,紧紧抓住项目兴市战略不放松,促进武冈经济步入快车道。
[武冈市统计局 杨张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