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城乡住户收入消费差距简析

来源: 时间: 2006-03-2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城乡差别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贫困地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隆回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大县,城乡差距又有多大。城乡差距是多方面的,本文以城乡住户调查资料为依据,以居民收入、消费为侧重点,对城乡差距进行简要分析。

    一、收入水平的差距

    2005年,该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029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6倍,同期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2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中10%的最低收入户还少20多元。从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看:农村以工薪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为主,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相对较低,而城镇则以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主,财产性收入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农村居民的工薪收入主要是外出打工收入,占整个工薪收入的61.0%。城镇居民工薪收入以工资及补贴收入为主,占工薪收入的93.0%。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主要养老金、低保等社会救济收入和辞退金为主,占整个转移性收入的59%,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则主要是子女赡养和亲友赠送收入,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是出租房屋收入,有的家庭出租房屋收入构成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     生活条件上的差距

    一是居住条件存在明显的差距。2005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平方米(有效使用面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平方米。从住房质量来看,差距更大。农村居民户均住户价值只有1.5万元,而城镇居民户均住房价值9.1万元,不到六分之一,城镇居民住房中有95%的户经过简单装修(铺地板砖、墙壁刮腻子灰),24%经过包门、吊顶等豪华的装修,农村居民住房进行过简单装修的户不到5%;从住房内设施来看。城镇居民住户内有厕所、浴室的占58%,有厕所无浴室的占24%,只有18%的户住房内无厕所或使用公用厕所,这些户主要是租住户,自有房屋住户中都有厕所浴室等设施。农村住户住房内有卫生设施的户不到2%。城镇住户16%安装有空调,65%的户用电热取暖器,农村住户大部分还是烧煤或烧柴取暖,使用电热取暖器的户仅占16%。从炊事用燃料来看,农村住户还是清一色的煤和柴草,城镇有36%的户使用液化气。

    二是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城镇远高于农村。虽然彩色电视机、电话、手机已在农村普及,但同城镇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城镇的耐用消费品档次均普遍高于农村,就电视机来说,农村还有8%的户没有电视机,农村彩电仍以21英寸超平彩电为主,城镇则以29寸纯平面彩电为主,城镇居民中拥有微波炉、热水器、影碟机、照相机、家用电脑等享受型和发展型耐用消费品的已不在少数,而农村住户拥有的还只是凤毛麟角。移动电话进农户还在精英型层次,而城镇却基本普及,只有收入极低的贫困户和基本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老年夫妇户没有。

    三、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差距

    农村住户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城镇。2005年,农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86元,城镇居民人均5924元,农村居民不到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

    消费结构也有明显的差别。2005年,农村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高达57.3(同期全国是45.5),城镇居民的恩格尔只有39.41(同期全国是36.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温饱型消费仍是农村居民的消费主体。

    在食品消费中,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仍以粮油为主,肉禽水产和糖、酒、糕点副食类比例远低于城镇居民。

    在日常食品消费量中,除大米外,其余各品种农村居民都明显低于城镇居民。逢年过节,雪碧、奥得利等碳酸饮料,鲜橙汁、花生奶、苹果醋等果汁饮料,已成为城镇普通家庭的必备品,鲜奶、酸奶、太子奶已成为城镇居民家庭小孩的寻常食品,而农村要相对富裕的家庭才能享受奶粉消费。在酒类消费方面,农村居民主要以米酒为主,只有招待贵宾或送亲友才买啤酒或高档白酒,城镇居民虽也以米酒为主,但啤酒、高档白酒等也占有相当比重。在外饮食方面,农村居民在外饮食是出于无赖,迫不得已才到外面消费,而城镇居民在外消费主要是图简单、省事,早餐基本在外消费,相对富裕的家庭招待亲朋好友都选择宾馆、酒店。

    在非食品消费中,农村居民的支出排序是:教育(13.1%)、医疗保健(8.1%)、居住(6.5%)、交通通讯(5.9%)、杂项商品及服务(2.7%)、家庭设施用品及服务(2.6%)、衣着(2.5%)。城镇居民支出排序是:医疗保健(15.1%)、教育(12.3%)、衣着(9.7%)、居住(7.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7.7%)、交通(6.3%)、杂项商品及服务(1.5%)。依排位可以看出,教育和医疗保健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排在非食品消费的首位,其他五项的次序却明显不同,城镇居民讲究穿着,衣着排在第三位,在穿着方面,农村居民大部分还满足于穿暖,而城镇居民则更多地追求流行、时尚。农村居民杂项商品及服务排在第三位,而城镇居民则排在末位,在这项支出中,农村居民主要支出项目是迷信用品及捐赠,而城镇居民则主要是美容、美发及女性化妆品消费。

 

 

[邵阳市统计局  肖升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