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邵阳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大幅提升

来源: 时间: 2006-07-1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5年,邵阳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构建和谐小康农村为目标,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狠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快速提升。据统计,2005年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标准和监测方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六个方面,共18项指标。以2000年为起点,2020年全面小康值为目标进行测算,邵阳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21.35%,与上年同期比较,提升11.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九位。与实现程度达到62.6%,位居全省第一的长沙市比较,差41.25个百分点, 与实现程度仅为0.72%的湘西自治州比较,高20.63个百分点。

    一、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0%,与上年持平。近几年,邵阳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政务公开不断规范,农村社会安全不断好转。据调查,2005年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达到86%,对社会安全的满意度达到75%,与全面小康标准两个大于或等于85%比较,实现程度分别达到100%和60%,与上年持平。

    二、农村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34.41%,比上年提高4.59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7年,比上年增加0.07年,以大于或等于九年义务教育为全面小康标准,实现程度达到29.38%,比上年提升4.38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2.5岁,与全面小康标准大于或等于75岁比较,实现程度达到54.55%,比上年提高5.46个百分点。

    三、农村社会发展持续进步,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34.31%,比上年提升6.85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14.1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为3.44%,分别比上年提高12.8和0.34个百分点,与全面小康标准大于或等于90%和60%比较,实现程度为5.19%和2.82%,分别比上年提高16.0和0.59个百分点;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为2.75人,增0.05人,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3422,下降0.0111,与全面小康标准大于或等于4人,基尼系数保持在0.3-0.4之间比较,万人农业科技人员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58.33%,比上年提升1.6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系数,实现程度达到100%,与上年持平。

    四、农村资源环境逐年改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5.71%,比上年提高71.42个百分点。反映农村资源环境的全面小康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常用耕地变动幅度大于或等于0,森林覆盖率大于或等于23%,万元农业GDP用水量于小于或等于1500立方米。2005年,邵阳市常用耕地变动幅度为-0.1%,森林覆盖率为56.2%,万元农业GDP用水量为1160立方米,实现程度分别为66.67%、100%、100%。

    五、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总量小,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99%,比上年提高3.84个百分点。近两年,邵阳市各级各部门认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进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邵阳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5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5元,增长9.6%,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由上年的60.5%下降到60.01%,下降0.49个百分点,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由上年的21.2%上升到22.23%,上升1.11个百分点。实现了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由于农村经济收入总量小,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大,小城镇规模小,与收入超六千、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小于或等于35%,小城镇人口比重大于或等于35%的全面小康标准比较,前两项差距较远,实现程度分别为-0.01%和-66.73%,后一项实现程度为32.79%,同比分别增加3.59、3.27和5.84个百分点。

    六、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质量欠佳,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2.43%,同比上升12.8个百分点。2005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2.4%,既反映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恩尔格系数为0.524,农民居住质量指数为20.55,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为3.0%,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为35.96%,与上年同期比较,分别提高2.2、4.21、0.15和6.72百分点。与全面小康确定的目标,恩格尔系数小于或等于40,居住质量指数大于或等于75,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大于或等于7%,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大于或等于60%比较,实现程度分别为-37.78%,4.47%、11.11%和24.88%。

    反映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六个方面18项指标中,民主法制、人口素质、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四个方面,已超过2000年的总体小康水平,正加速朝全面小康迈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离总体小康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今后的14年中,加速邵阳市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任重而道远的主要任务,也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邵阳市统计局 梁赛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