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小工业企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来源: 时间: 2007-07-1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邵阳市的中小企业历经30多年风雨的磨练,在困难中诞生,在争议中成长,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纵向看,邵阳中小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曾为邵阳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横向比,邵阳工业企业规模偏小,劳动密集型、工艺粗放型等落后生产方式普遍,点状分布、产业关联度低,在当今工业化、信息化并进的时代,在大工业、大集团、大公司控制经济命脉、主导经济走势的趋势下,邵阳市工业"满天繁星不如一轮明月"的劣势更加明显,与省内发展好的兄弟市比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摸清邵阳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找准差距,研究对策,对于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加快邵阳工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课题,我们组织力量深入邵东、新邵、邵阳、武冈等地进行调查,经认真分析研究,现提出一些思考建议,供参考。

    一、邵阳中小工业发展现状特点 

    据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邵阳中小工业企业3519个,占全市中小企业5046个的69.7%,资产合计154.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4.1亿元,从业人员计163150人,增加值42.2亿元,利税 7.1  亿元(其中税金2.55亿元,利润4.55亿元)。全年支付职工工资15.6 亿元,人均年工资额10234元。 

    (一)工业企业规模偏小

    从中小工业企业的规模来看,产品年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企业(简称规模以下的企业)有2979户,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简称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540户。规模以上企业中,中小企业户数占99.99%。 2006年,符合大型工业企业的仅一家,即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占全省的六十分之一,而且规模小,主营业务收入3.3亿元。邵阳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只有23家,而全省过亿元的有800多家,占全省的比例不到3%。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1家,过5亿元的企业只有3家。

    (二)初级原料加工行业多,高科技企业较少

    邵阳中小企业种类齐全,门类繁多,从行业分布上看,在我国现行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体系中,邵阳已有37个工业行业大类,传统产业占主导部分。改革开放之初, 邵阳中小企业多数依附于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产品边缘发展,逐渐成长壮大以后才转向开发自己的产品和市场。从产业分布上看,邵阳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以装备工业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制酒、乳制品、食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以化纤和高档棉纺织品为主的纺织工业,以中西制药和精细化工为主的医药化学工业,以绝缘纸板和特种专用纸为主的造纸工业,以水泥、石膏、玻璃、竹木制品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水电、煤炭、焦炭、风能为主的能源工业等七大优势产业。邵阳的七大优势产业发展比较均衡,占全市工业比重都在20%以内,支柱优势作用不明显。多数工业产品以初级原料加工为主,基本属于资源类产品,附加值低,高新技术产品少。2006年,邵阳市高新技术企业37家,完成工业企业产值为32.5亿元,占全省1.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不到10%。

    (三)传统产品多,名优品牌少

    邵阳市的产品以传统居多,获省优名牌产品只有38个,市名牌产品47个,获省著名商标只有22件,市知名商标77件。 在省内外享有声誉的仅"开口笑"白酒和"南山"奶粉等少数几个品牌。总体上缺乏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不明显。2006年全市完成出口交货值仅14.6亿元,出口交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

    (四)小型投资项目多,重大投资项目少

    近年来,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外资和民营资本注入工业不断增加,工业投入不断加大,催生了一批规模工业企业。2006年,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31项,其中新开工项目30多项,全市工业投资完成79.53亿元,比上年增长59.43%,高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3.1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0.9%,全市完成技术改造投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5 %。但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近几年不多,仅14家,比如:筱溪电站投资12.6亿元,晒谷滩电站投资3.8亿元新建两个水电站,湘窖酒业投资5亿元的年产1万吨曲酒基地,合力化纤投资1.35亿元的4万吨粘胶纤维,宝兴科肥投资1.7亿元的硝酸系列产品。
 
    二、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纵向比,邵阳工业有了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规模工业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横向比,邵阳工业差距明显,2006年,湖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43亿元,实现利润264.75亿元,而邵阳市分别为193.3亿元和4.54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3.37%和1.71%。这与拥有全省1/9人口,1/10土地面积的邵阳来说极不相称。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较,无论总量还是发展速度都存在更大差距。

    (二)管理水平较低下

    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政府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在政企关系上,直接干预企业的老办法还在沿用,在管理方式上缺乏现代管理的理念。二是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中小企业发展自身还存在缺陷,企业大多数未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一些企业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状态,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缺乏现代化企业管理意识,加之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导致决策水平低,企业整体扩张潜力不足。

    (三)企业发展环境仍面临较多问题

    一是政府服务不到位。在行政审批方面,门槛过高,办事程序复杂,办事效率低下。多数企业反映,政务服务中心是一站式收费中心,而非真正为企业服务之中心。二是存在着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的现象,一些部门和个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干预企业为部门和个人谋取私利。三是"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部门在对中小企业服务中,吃拿卡要现象依然存在,企业反映最多的是部门收费标准不规范。四是中小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比较激烈,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在市场销售上低价竞销,在原材料收购上抬价抢购,最后是利润空间压缩,两败俱伤。五是工农矛盾较突出。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经常与当地农民发生矛盾,农民总是过分的无理要求,政府不按法办事,出钱买平安,调解不力,结果助长了工农矛盾的频频出现。

    (四)园区建设项目滞后,产业聚集度不高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快园区经济建设,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之路。而邵阳市工业园区起步晚,建设相对滞后,邵阳省级工业园区只有五个,且规模小。2006年进入工业园区的规模工业企业只有30多家,工业增加值2.84亿元,园区工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仅4.4%。

    (五)银企关系不顺,企业融资较困难

    到目前为止,邵阳还没有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那就不可能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金,只能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贷款获得资金。当前,企业反映融资难、担保难的呼声比较强烈。从近几年邵阳存贷比一直居全省最低可见一斑。究其原因:第一、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力上收,以中小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第二、邵阳财政困难,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有名无实,缺乏担保,银行将资金的安全性置于首位,对担保的要求较为苛刻,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第三是信用等级贷款限制。商业银行作为独立运作的企业,对发放贷款设置的要求较高,贷款重点倾斜国家鼓励的高新技术等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誉等级还有十分明确的要求,对资产规模在600万元以下、信用等级在AA以下的中小企业实行贷款限制,而邵阳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遍达不到银行的这一要求,很难得到贷款。

    (六)企业人才严重匮乏

    一是缺管理人才,改制后的中小企业,管理人才流失严重,大部分中小企业用人带有家族化色彩,对高级人才缺乏吸引力,这次调查显示,80%的管理人才在企业改制中流失。二是高级技工缺乏,大多数中小企业地处小城镇,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此就业,即使到了企业就业,变成熟炼工后,又"孔雀东南飞"。

    (七)创新能力较差,产品竞争力不强

    中小企业因受资金缺乏、用人制度不完善、企业效益不高等因素的制约,企业难以吸纳到科技人才,因此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迟缓,大都定位在市场大路产品上,停留在简单仿制名优产品的水平上,缺乏市场技术竞争力。如邵阳县的钻头曾誉满国内及东南亚地区,但由于总是停留在低水平生产过程中,目前已处于萎缩阶段,只得逐步退出市场。     

    三、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应把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工作来抓。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建议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加强对全市中小企业的规划、指导、监督、协调、服务,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统一颁布有关信息资料,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大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建设力度,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动和吸纳各方面的力量,在人才、技术、信息、市场开拓、法律咨询等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形成为全市中小企业服务的网络。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工作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一是营造公平的法律和政策环境。认真清理各种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取消地方保护主义措施,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议组织专门力量,对城建、工商、环保、国土、房管等部门及社会中介机构的评估、登记、办证、收费等行为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规定,以准确界定政府职能部门和中介机构的职责,规范其行为,杜绝政府职能与中介机构混淆,以收费代监管。减少收费环节。二是减轻中小企业的收费负担。禁止一切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收费,禁止各种摊派行为,对中小企业开展的书籍征订、报刊征订及拉赞助等活动,必须坚持企业自愿的原则,不得强行摊派;禁止以任何借口让企业无偿出资、出物、出工和强行以资代劳;禁止对中小企业进行重复、多头评比检查;对非行政事业性的收费,要加强引导,加强监督,进行监控。三是及时妥善处理好工农矛盾。政府在外理工农矛盾时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依法调解,及时化解纠纷。决不能以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为代价来缓解一时的纠纷,而给企业的工农矛盾留下更大的后患。

    (三)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加快落实银监会关于《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性意见》,要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多渠道全方位进行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信贷难的困难。切实改善"企业有难处,政府有压力、银行有委曲"的状况,建立起企业、政府、银行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一,银行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系统的建设,建立企业诚信档案;第二,政府要加快担保体系建设,规范担保机构准入管理,提升担保机构担保能力;第三,金融部门建立信贷评级模式不能一刀切。建议省级金融部门改变信贷评级模式一刀切的做法,采用对富裕发达地区和贫穷落后地区区别对待的信贷评估政策,向贫穷落后地区倾斜,调整信贷业务,支持落后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工业产业聚集度

    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必要的工业发展聚集区的开发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工业企业分散、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且成本偏高、环保治污难度大等一系列制约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难题,而且可以高起点规划和成片引进、新建一批起点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工业企业,从而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各级要真正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抓好工业园区建设,要从规划设计、基础设施、政策配套、产业定位、技术创新等方面严格组织实施,真正实行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投入向园区集中、政策向园区集中,使之尽快形成积聚效益,致力走出一条工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工业集约化的路子。引进和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有一定技术开发能力、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到园区落户,特别要注重选择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项目作为工业园区发展的支撑,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五)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招商引资工作是工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必须实施的重大举措,也是加速工业经济发展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第一,要结合邵阳的工业结构调整抓招商引资工作。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环境优、效益好的项目。第二,不能光靠大规模、高消费的招商会等高成本的引进抓招商引资工作。建议通过政府出面,选出一批精干人员到沿海城市调研摸底、洽谈,在有意向的前提下,要认真抓好工业项目的筛选、论证、包装和储备工作,有的放矢地做好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西移以及发达地区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扩散等招商引资工作,以减少招商成本,提高招商质量。

    (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企业品牌战略

    鼓励工业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以技术创新提升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采取争取上级专项经费、地方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通过引进智力资源、技术许可、成套先进设备、关键技术设备、合资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取长补短,迅速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并将先进技术能力与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结合起来,全力培育具有现代科技水平的支柱产业,形成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名牌。在市场经济中,品牌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高级形式,以品牌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保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营战略。

    (七)重视人才培养,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人才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第一,各级政府要制定招贤纳才的人才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智力保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人才,建立各种层次的智囊团,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与国内外经济界、企业界、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联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第二,针对目前邵阳工业企业高级技术工人,熟练工人严重短缺的现状,要以市政府牵头,充分利用国家有关对外出务工人员岗前培训的政策,从城乡闲置人员中针对性地选择一批有一定文化程度且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壮年,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充实中小企业,以缓解企业人才短缺的压力。第三,中小企业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要鼓励企业大力吸纳和引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邵阳市统计局 赵景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