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邵阳市在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狠抓工业投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多角度、多渠道、有针对性的推进项目建设,有效地拉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呈理性增长。七大特点凸现邵阳投资变化。
一、投资运行特点
1、投资总量扩大增幅回落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继续扩大,1-3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6056万元,比上年增长13.26%。增幅低于去年同期11.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7178万元,增16.99%;房地产开发投资26150万元,增长6.15%;增幅分别低于去年同期18.3和19.2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728万元,增长2.37%,增幅高出去年同期6.2个百分点。
2、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调整明显
在全社会投资中,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0836万元,增长38.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8537万元,增长35.99%,其中工业投资所占比重达8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6683万元,下降9.66%,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9432万元,增长10.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730万元,增长40%。 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9.5:40.2:50.3调整到11.6:48.3:40.1。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仍然偏低,其原因有第一产业投资大项目少的因素,更多的还在于农业基础设施较薄弱,抗灾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农业投资收益低等原因,使投资者不愿意投入。
3、自筹资金已成为建设资金主渠道
全年项目建设到位资金587151万元,增长22.9%,到位资金中居前二位的是自筹资金和其它资金来源,分别为324356万元和123279万元,增长34.97%和28.93%,各占本年到位资金额的55.43%和21.1%。国内贷款、国家预算内资金、利用外资分别占到位资金的14.2%、9.9%和2.1%。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筹资金, 自主投资增长已成为推动投资增长的主导因素。
4、非国有投资占主导地位
伴随着经济体制、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 邵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政策措施,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加快,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对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季度,民间和私营投资增速明显快于国有、集体和外商投资。在全部投资中,非国有投资占全部投资的主导地位。非国有投资完成189050万元,增长32.6%,占投资总量的71.05%。国有经济完成投资77066万元,下降16.6%,占投资的比重为28.95%。民间投资活跃。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完成186780万元,增长35.33%,高于全市城镇投资增速18.3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0.2%,比上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是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5、工业投资增势强劲
在全市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中,一季度工业投资完成115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82%,高于全部投资增速30.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3.4%,比上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完成投资12714万元,增长161.8%,制造业完成投资66058万元,增长44.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36728万元,增长23.3%。工业投资增势强劲,
继续引领全市投资的增长。
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缓。
随着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以及由于前几年全市房地产投资高增长同期基数高的原因,今年首季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有所回落。1-3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61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5%,增幅比去年同期的25.43%回落了19.3个百分点。
土地要素制约进一步显现,土地购置面积、新开工施工面积、销售面积均出现下降。受土地要素制约影响较大,特别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以后,市场上新推出的开发用地减少, 1-3月,全市本年购置土地面积1.8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82.5%。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21.1万平方米,下降30.6%。新开工楼盘减少,不仅影响后续投资的增长,也使商品房可供量随之减少。销售面积也出现下降,1-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3.7万平方米,下降18.5%。其中现房面积2.97万平方米,增长11.76%,期房面积0.74万平方米,下降61.1%。
7、基础设施仍是投资重点尚需加强
近几年来,邵阳市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今年基础设施投入仍然是全市投资的重点,但增势却有所减弱,1-3月份,全市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基础设施投资74180万元, 比去年同期下降2.85%,其中: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业完成投资1706万元,同比下降80.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9342万元,同比增长10.1%;交通运输、邮政和电信业完成投资22564元,同比下降22.3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6728万元,同比增长23.3%。
二、对今年投资走势的展望
从一季度全市投资运行情况来看,全市投资健康平稳,投资结构进一步好转,特别是工业投资的强劲增长,对今后经济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国家继续加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严把“土地调控、信贷资金、项目审批、节能减排”四大闸门,限制流动性进一步过剩,多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防止投资由偏快转向过热,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速度的调控,仍然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特别是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投资的调控力度较大,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二是邵阳市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数较高,要连年保持高速增长的支撑条件减弱。2004~2007年已经连续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达到20%以上,特别是近两年以来,邵阳市投资增长速度都在30%以上,多数县市区已经反映出投资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三是部分重大项目投产或到收尾阶段,留下的空挡难以弥补。今年全市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到3月底止为80个,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只有1个,同比下降7个。没有大项目支撑。
今年首季全市投资增幅比同期有所回落,投资领域存在的困难也不少,但支撑今年全市投资稳定增长也具备一些有利因素。主要有:一是投资环境继续改善。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将有利于扩大民间投资,促进投资自主增长机制的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二是恢复性投资成为后续投资的重要来源。今年初的雪灾,邵阳市部分厂房、民房倒塌及林木损毁较为严重。面对罕见灾情,全市上下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充分利用国家及省里的各项扶持,搞好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恢复性投资将成为全市后续投资的重要来源;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将得到加强。全市大力实施拓城、秀城、融城战略,加快扩容提质步伐,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建设投融资力度,从建设项目的施工环境和建设氛围方面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本着“引得来,留得住”的原则,真诚为投资商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营造建设氛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考虑基数的影响,预计全市今年投资增幅将会是一条平稳逐步回升的曲线,全年投资额可望达到310亿元,比去年增长20%,增幅略低于去年。
[邵阳市统计局 苏林 马文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