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工业企业贷款难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 时间: 2008-09-0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近年来,洞口县认真实施“民营为主,工业强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90112万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7.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34.6%,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税收5614万元,同比增长39.6%,增速居全市第一,工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43.8%,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26.7%。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同时也带动了一、三产业的发展。但是工业的发展还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资金短缺,贷款难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一、工业企业贷款难的现状     

    1、金融机构对工业的贷款严重偏低。20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13598万元,贷款余额为168935万元,存贷比为100:32.9,存贷比偏低,大部分存款存在银行没有贷出或流向县外。其中工业贷款余额9227万元,仅占全部贷款总额的5.5%。2008年6月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和贷款余额分别比2007年年末增加76083万元、8448万元,而工业贷款余额只有8899万元,比2007年年末减少328万元。

    2、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中贷款额偏少。2007年12月全县规模工业资产合计12.9亿元,负债合计6.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7.3%,全市2007年规模工业资产负债率为48.2%,全省2006年(无2007年资料)规模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0.2%,资产负债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企业资产完全还有承担负债的能力。2007年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1亿,规模工业负债合计6.1亿,而工业贷款不足1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其次是招商引资资金和企业在民间的直接融资,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3、“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矛盾突出。一方面企业资金紧缺而得不到贷款支持,正在建设中的企业影响开工进度和建设规模,已经建成投产的企业开工不足,不能满负荷生产甚至停工,不能增加技改和扩建、改建投入。另一方面银行资金供给充裕而投放不足,对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资金支持不够。目前洞口县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约为存款总额的三分之一,按100:50的存贷比计算,还有12个亿的贷款上升空间。

    二、工业企业贷款难的原因

    1、银行追求最大效益的服务理念与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银行是经营金融业务的商业性企业,它所追求的目标是银行本身的经营效益最大化。同时银行又是大法人机构,县级银行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业务经营上没有太多的主动权。为了追求最大效益上级银行对市以下银行采取吸纳存款上交,贷款审批权上收的办法把下级银行在地方积聚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主要投向大、中城市,投向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投向大型企业,投向中、长期项目。而县内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金额小、频率高、时间短,与前者比,银行的经营成本高,效益低,风险大,因而资金投放额度小,贷款业务审批权上收,审批手续繁杂,时间长,效率低。县以下金融机构存款来源于地方但又不主要服务于地方,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积聚效应不明显。

    2、县内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不高、实力不强与银行门槛过高、准入条件过严且担保体系不健全的矛盾。一是部分企业或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报表,管理水平不高;或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潜力;或资产负债率高,还款能力弱,资信水平低,诚信度差等。由于缺少好的项目,银行宁肯把资金停死或上交而不愿意下放。二是目前各商业银行信用等级评定门槛过高、过严,缺乏灵活性,普遍没能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工业企业进行恰当的信用等级评定及综合授信,很多企业被排斥在银行信贷“门槛”之外,根本进入不了银行贷款网络程序。洞口县到目前为止得到公开授信的企业还没有一家,得到各银行内部授信的企业近60家,其中工业企业约30家,大多为A级和A级以下等级,AA级和AAA级企业极少,且各专业银行内部授信不能得到其他银行的认可,社会公信度不高。三是信贷担保方式仍然以单一的资产抵押方式为主,而且只要企业是亏损的一律免谈,使得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因不符合抵押担保条件而无法获得贷款。四是县内担保中介机构仅中诚担保公司一家,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5008万元,主要担保业务是房地产开发资金,它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利息高,周期短,风险小,各地普遍受到中介担保公司的青睐。而担保工业贷款收益小,风险大,担保额度小。

    3、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与国家目前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矛盾。为了防止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国家目前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洞口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各方面发展的需求强烈而资金供给不足,只有扩大投资需求和资金供给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4、工业企业对贷款的渴求与工业贷款的行业弱势的矛盾。 相对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流动资金的需求来说,全县工业资金的缺口至少在5个亿以上,而县内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是农业合作银行的贷款,2008年6月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余额112877万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77383万元的63.6%,而农业合作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所以贷款主要偏向农业,2008年6月农业贷款余额75371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2.5%,而工业仅占5.5%。

    5、银行与企业资金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接的矛盾。企业与银行之间信贷需求信息不畅通,企业不掌握银行信贷政策,银行不了解企业项目前景、预期收益和风险程度,因而影响资金及时有效投放。

    三、破解工业贷款难的对策建议

    1、金融机构与地方经济要在相互支持中加快发展。金融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依赖,互为依存。金融机构要实行务实的金融信贷政策,积极转变观念,调整经营思路,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树立“工业活,经济活”,“经济活,金融活”的观念,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量要与县域经济发展对信贷的需求量相匹配,把信贷向县内投放,向重点工业项目和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工业企业投放。找准信贷政策与产业经济的结合点,增加贷款规模,加大对工业的有效信贷投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急、频、少、险”的特点,改革审批程序,简化审批环节,节省审批时间,加快贷款发放速度,打造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新的信贷产品。

    2、建立政府、银行、企业的融资合作体系。国家要从宏观经济决策上支持金融机构扶持地方经济发展,要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制定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和实施意见,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中、小企业科目,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实行奖励。要坚决打击背信行为,尤其是企业的逃废债行为,对失信企业列入“黑名单”,在新闻媒体上反复曝光,并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惩戒措施,在项目申请、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限制。

    金融机构要应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时难以按现行要求实现评级授信的现状,制订一套更加灵活、务实的特别授信、公开授信办法,制订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标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积极争取上级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恰当的信用等级评定及综合授信。

    企业要积极创造融资条件。要增强自身实力,靠实力赢得银行信任。要搞好与银行的信息对接,准确界定自己的条件适合哪家银行的贷款标准,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贷款银行和贷款品种,选择今后有可能得到信贷支持的银行办理平时结算和存款等正常金融业务。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为银行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确定企业的还款能力提供准确可信的财务资料。要积极在银行积累信誉,创造信用,成为银行的优质客户。

    3、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规范中介机构担保业务。一是要创新担保和偿还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资产抵押担保方式,实行动产质押、股权质押,机器和专用设备抵押,存货抵押,应收账款和标准仓单抵押等多种抵押方式,同时实行整贷零偿的灵活偿还方式,化解担保风险,增加担保额度,扩大贷款规模。二是要拓展担保领域。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信用担保基金,鼓励社会资本、企业资本进入担保领域,指导和扶持部分富裕阶层的个人和家庭进入风险投资行列,支持民营资本设立信用担保公司。同时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机构,加大资本金注入,扩大担保能力,降低中介费用。三是要规范中介机构担保业务。督促中介机构诚信合规经营,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降低收费标准。按照市场规律开展投资咨询、资产评估、保险代理、保险评估、房产评估、信用等级评价等中介业务,打破有关行政单位指定中介机构垄断市场的行为。

[供稿:洞口县统计局 张居国]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