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建筑业市场"凸显"红火 产值稳定增长

来源: 时间: 2008-10-1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邵阳市建筑企业紧紧抓住加快城市基础建设,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开拓进取,积极寻求多方位发展空间,加快发展,生产规模继续扩大,签订合同额继续攀升,产值稳定增长,施工能力显著增强,邵阳市建筑业市场“凸显”红火,为振兴邵阳经济和向外推介邵阳形象,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

    一、三季度建筑企业运行情况 

    (一)企业签订合同额增长加快。全市建筑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开拓建筑市场。到三季度末,新签工程合同总价款达6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1%,上年结转合同余 额46.9亿元,增长32.7%,合同总价值高达110.8亿元,增长24.5%,为全市今年建筑业的快速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筑业生产发展势头不减。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建筑业生产呈稳步攀升态势。三季度,全市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6亿元,分别比今年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增加23.5亿元、12.2亿元,即增长25.7%;增速分别比今年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快12.3个百分点和12.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总产值28亿元,增加3.6亿元,增长14.6%,发展势头趋向良好。

    (三)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产值平稳提高。受投资、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影响,建筑安装工程产值的增速也明显加快,比重有所提高。三季度,全市建筑和安装工程完成产值57.5亿元,增加12.2亿元,增长27.1%。建筑安装工程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6%,产值比今年二季度提高22.7亿元,同比提高12.3亿元。

    (四)建筑装饰企业总产值增速有所起伏。全市建筑装饰企业总产值增速有所起伏。三季度,建筑装饰企业共完成装饰装修产值1.2亿元,同比减少3561万元,但比今年二季度增加4421万元。

    (五)建筑业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根据项目建设周期的一般规律,下半年工程建设的步伐会比上半年普遍加快。受其影响,三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生产规模明显扩大,共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30.4万平方米,增加34.5万平方米,增长3.9%;新开工房屋面积445.6万平方米,增加7.7万平方米。

    (六)外地建筑市场形势看好。到目前为此,全市建筑企业到市外20个省市参加了工程投标,在市外完成产值12.2亿元,虽然比上年同期产值有所回落,但比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增长9.5个亿、4.8个亿。

    (七)建筑市场秩序趋于规范,投标面积进一步扩大。为在全市营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建筑市场环境,市政府及时带领各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了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筑市场秩序趋于规范,招投标面积不断扩大。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建筑业施工规模不断扩大,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到930多万平方米,增长3.9%。在全市建筑业企业施工的工程项目中,投标承包房屋建筑工程面积达800多万平方米,占全部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的86.6%。投标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规范了建筑市场,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建筑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 建筑企业资质等级较低竞争力不强。三季度,全市建筑企业有115家,但是有工作量的企业个数只有100家。部分企业只有运用各方面的优势,争取到了一些重点工程的建设,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生存条件。但由于全市的大部分建筑业企业规模小,资质等级较低,资金、技术、职工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较差,和外来的高资质建筑业企业竞争有一定难度,只能承建一些额度小的工程,甚至承建不到业务,建筑企业的生存面临困境。

    2. 工程款拖欠问题依然存在。拖欠工程款是多年来困扰建筑业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了清欠力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旧帐未彻底清除新欠又增。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建筑业企业拖欠工程款高达9.5亿元,其中竣工拖欠5.4亿元。靠资金启动和维持生产的企业,资产被别人占用了,企业运转都举步艰难,生产更是难以为继,又何谈发展?甚至个别企业已经放弃了建筑业资质年检,而转向其他行业发展。

    3、县市(区)各建筑业企业发展极不平衡。市三区及邵东县建筑企业数量及规模远大于其它各县。三季度,双清区有建筑企业18家,建筑业总产值30.3亿,占全市的50.8%;大祥区有建筑企业26家,建筑业总产值7亿,占全市的11.7%,邵东县有建筑企业分别为10家,建筑业总产值为 7亿;大部分县建筑企业都是10家以下,甚至有个别的县只有3到4家建筑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还处于弱势。一是有的县建筑业企业规模小,资质偏低,能承接的工程主要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大多数建筑业企业工程量少、施工能力过剩。因此导致建筑业企业在竟标中压级压价、低价中标、拖欠、垫资等恶性竞争;二是有的县劳动生产率低下。虽然全市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但仍处在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之下。三是有的县建筑市场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秩序不甚规范,建筑业企业利润空间较小,各县产值等主要指标增速非常不平衡,导致大部分建筑业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三、提升全市建筑企业竞争能力的几点建议
  
    1、要调整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各级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发展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资产规模大、管理先进、技术含量高、跨行业和专业经营的总承包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龙头骨干企业的超常规发展以形成行业带动效应。把建筑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性发展,就要重点抓好部分建筑企业的兼并重组、资产整合,理顺产权关系,建立起具有建筑业特点的经营管理体制。调整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培育专业承包企业,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思路,积极构筑分工明确、配套协作、整体优势明显的队伍结构,鼓励大型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尽量做到能够承包更多更大的相关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使建筑业企业走出当前困境。

    2、政府与企业要合力联动清理工程拖欠款。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强化政府监督和服务作用,行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着力点应放在法制建设、综合调控和构造良好的建筑市场环境上。 所以,加强建筑业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和合力清理工程拖欠款是政府和企业亟不可待的责任。通过不断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承包制度,增强建筑市场交易的透明度,遏制招投标中的弄虚作假、炒买炒卖工程等行为,把清理工程拖欠款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3、加大对建筑企业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制订相关政策,出台具体措施,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效益水平。针对成本费用增长过快、影响赢利水平的状况,各建筑业企业应抓住当前建筑业快速发展的机遇,适应建筑市场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加快经营机制转变,转换经营理念,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管理和支持,促使建筑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增强竞争意识,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建筑业企业要积极开拓境外建筑市场,在继续巩固、扩大市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拓展市外、省外及国外市场,充分发挥当地的相关优势,有计划地组织建筑业企业进入市外、省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跨越式发展,以提高效益水平为目的,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出建筑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

[供稿:邵阳市统计局 杨佳国 马文秀]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