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邵阳市经济努力克服运行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勇敢面对挑战,积极化解风险,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发展稳定。1-4月,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96.76亿元,同比增长11.7% 。其中,股份制企业完成66.43亿元,增长11.1%,轻工业完成38.49亿元,增长11.6%,重工业完成58.27亿元,增长11.8%,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27.7亿元,增长3.6%,园区工业完成35.9亿元,增长8.7%。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高。1-4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9.73亿元,同比增长 37.2%。其中城镇投资 152.69亿元, 增长 33.7%,房地产投资18.73亿元,增长34%,农村投资 18.30亿元,增长 80.2%。50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个数达到149个,比上月增加13个。商品房销售额9.09亿元,增长56.5% 。
(三)消费品市场需求活跃。1-4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15亿元,同比增长13.4%。分区域来看,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103.74亿元,增长13.7%,其中城区 33.31亿元,增长6.6%;乡村完成零售总额18.41 亿元,增长12.3%。分行业来看,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总额 107.26亿元,增长13.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4.89亿元,增长12.7%。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51.39亿元,增长24.3%。
(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4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0.84亿元,同比增长23.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24亿元,增长31.71%,上划中央收入7.43亿元,增长5.42%,上划省级收入2.17亿元,增长18.69%。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9.76亿元,增长17.65%,非税收入11.47亿元,增长46.62%;在几个比较大的税种中,营业税增长26.15%,企业所得税增长27.49%。全市一般预算支出88.23亿元,增长30.37%。
(五)金融信贷日趋活跃。4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458.47亿元,比年初增加 138.4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89.39亿元,比年初增加134.5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581.3亿元,比年初增加55.4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45.04亿元,比年初增加21.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34.01亿元,比年初增加34.91亿元。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规模工业支撑作用减弱,企业效益增速放缓。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76亿元,增长11.7%,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主要体现有:一是大中型企业带动力较弱。1-4月,邵阳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7亿元,增长3.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8个百分点。二是国有企业增速大幅回落。国有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9.6个百分点。三是园区工业的带动能力不强。全市园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5.9亿元,同比增长8.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1个百分点。四是企业效益虽有回升,但增速放缓。由于原材料、用工以及能源价格上涨等综合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企业效益增速放缓。1-3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9.48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4.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8.47%,同比提高7.09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同比回落22.26个百分点。
(二)投资高位运行趋缓,投资结构不合理依然存在。一是新施工的大项目少。1-4月,全市5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14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2个,占施工项目的21.7%。其中新开工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只有8个,占新开工项目的1/4。二是房地产市场投资动力不足。1-4月,全市房地产投资达到18.73亿元,同比增长34%,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2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屋销售额9.09亿元,同比增长56.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72.8个百分点。三是市区投资力度欠缺。1-4月双清、大祥、北塔三市区投资额合计为31.27亿元,仅占全市投资总量的16.5%,而邵东、隆回两大县的投资量分别占据全市投资总量的13.8%和12.3%;四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待加强。1-4月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为4.02亿元,同比下降了7%,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的下滑将不利于邵阳经济发展后劲的增强。
(三)消费品市场带动力量减弱,城乡消费发展不均。一是邵阳市消费品市场实力有待增强。从增速来看,1-4月,邵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4%,比去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从比重来看,邵阳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比重只有4.6%,不足长沙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二是城乡消费品市场发展不均衡。就目前来说,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仍然是制约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作用下,本市农村市场虽有所发展,但是农村消费品市场得发展仍然滞后。1-4月,全市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8.41亿元,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07%,增速比全部零售额低1.1个百分点。
三、今后经济工作把握的重点
(一)优化工业结构升级,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一是要建立推进优化工业结构升级的工作机制。政府应该要切实加强对优化工业结构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优化工业结构的工作机制。当前全市国有企业及大中型企业带动能力不足,要在稳定小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大中型工业企业及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不断优化工业结构的工作机制,提升大企业、大行业、优势产业的支撑能力。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工业园区体系。从长远战略高度做好工业园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园区承载项目的能力, 在技术创新、项目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要求,着力培育邵阳工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区域、特色集群、特色品牌,加快构建具有邵阳特色、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工业园区体系。同时不断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抢抓机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上实现优势优先发展,不断提高园区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地位和主导作用。
(二)多措并举筹项目,增加投资促实效。一是加大项目招商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储备和项目入库资料的准备工作。二是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当前市区投资力度仍然欠缺,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搞好项目建设配套以及跟踪服务,引进一批投资拉动作用效果明显的战略型产业项目,加大项目开工和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市区经济带动能力。三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仅占全市投资总额的2%,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既是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技术资本,也是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后盾,要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三)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着力解决城乡消费市场发展不均。一是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采取积极的扩大消费政策,努力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通过财政资金的转移和减税等措施促进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长,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要不断加强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健全现代消费品营销体系,大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的便利性;要续完善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居民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后顾之忧,降低人们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促使居民积极消费。二是着力解决城乡消费市场发展不均,促进农村市场发展。首先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收入,才能扩大农民的消费,带动农村市场需求的扩大。重点要调整农业的产品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良、高附加值、开发前景广的新产品,使农民在产品开发中不断增加收入;其次要加快农村消费品市场建设,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工程,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体制,并鼓励实力的商业企业到农村中心地设立分店、连锁店,改善农村地区消费环境。
[供稿:邵阳市统计局舒振朝 罗璇]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