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1-2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 2005-03-1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5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湘潭市经济正步入新的增长周期,市委、市政府早做准备,早出政策,以期在今年使经济有更大的飞跃,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新年伊始,尽管天公未作美,但湘潭市经济依然在鸡年里开了个好头,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经济运行情况

    农业:在2004年“一号文件”给农村带来巨大实惠的基础上,2005年中央继续出台了旨在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号文件”,对此,湘潭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部署,春耕备耕工作呈现出“早、好、实”的特点。

    “早”:银行部门积极组织资金供应,尽量满足农户粮食生产和结构调整所需小额贷款需要,湘潭市信用社已累计发放支农贷款3.2亿元;农业部门积极组织种子销售,同时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确保用种安全。目前全市杂交水稻入库总量达到128万公斤,已销售50%,其中常规稻种子入库15.5万公斤,已销售10万公斤。农机部门已备春耕物资2000万元,其中小型柴油机5000台,电动机4500台,水田耕种机2500台,机耕船1500多台(套),农机配件约1000万元。供销部门已储备化肥4.62万吨,农药400吨,地膜100吨,努力确保春耕生产物资供应。

    “好”:全市各项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已得到分解落实,落实粮食播种面积325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90万亩。一批粮食订单生产项目全面启动,湘潭县新皇粮、黄贡、聚宝、宏达等龙头企业开始进行定单生产收购。目前湘潭县已有存单生产面积60万亩,初步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粮食产业化生产模式,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同时,受湘潭市畜牧业生产环境较优,养殖业效益较好影响,今年畜牧产业经营也出现好势头,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纷纷在我市投资,如湖南鹏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8000万元,湖南圣雅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8000万元,其中一期投资3000万元。新五丰、大北农也分别计划追加投资在湘潭市兴建饲料厂,这些企业的进入和项目的启动,将为湘潭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实”:为贯彻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湘潭市出台了几项硬措施,为今年的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一是全面实施1000万头生猪产业化发展规划,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生猪产业化建设,争取在生猪加工、出口创汇上再取得大突破。二是建立乡镇农村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对乡镇书记、镇长实行岗位津贴。为确保村级正常运转,市县两级财政又各拿163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放村干部人均1000元的奖励工资,以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今年全市财政农业切块经费的投入达1800多万元,较上年增长14.6%,同时,湘潭市委、市政府“五千干部下农村,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正在组织实施。

    工业:克服前期能源、运输供应紧缺,气候寒冷,有效工作日少的局限,仍保持较快增长。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完成总产值45.2亿元,增长23.8%;完成增加值14.0亿元,增长16.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30.2亿元,增长17.2%,民营工业企业产值15.0亿元,增长39.8%,增幅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2.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03%。工业整体产销保持衔接。

    1、优势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机电产业尤为抢眼。1-2月,全市机电产业产值达7.8亿元,同比增长45.0%。湘机、江南、江麓、江滨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湘机目前在手合同已达12亿元,其中电机订货7亿元。大型载重汽车、轻轨车均有订货,其电机生产已出现排产紧张状况。江南、江麓订货也较为充足,江南、江麓产值均达1.1亿元,分别增长28.1%、68.5%,且产销率都在100%以上。江滨受市场需求较旺拉动,销售产值增长21%。冶金行业方面:虽然宽厚板项目近期尚不能投产,四号高炉要到三月才能投产,但湘钢依靠科学组织生产,发挥生产能力,生产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1-2月仍完成产值17.9亿元,增产25%。化纤纺织业来势较好,1-2月完成产值1.6亿元,增长24.9%。值得注意的是:新材料产业产值1-2月仅增长2.6%,湘潭电化由于原材料供应紧缺,不能满负荷组织生产,1-2月完成产值较去年同期下降8%,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减产现象。

    2、标志性工业企业总体来势好,但企业间苦乐不均。1-2月,10户标志性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25.4亿元,增长27.5%。湘钢、江南、湘机、江麓、迅达5家销售产值增长三成。湘铝、东信销售产值增长二成。金迪、韶峰、电化3户销售产值下降二成左右。

    3、一批中小企业来势尚好。华美曲轴、风动机械、液压件厂生产增长,原湘缆部分复工后,经营形势看好,金峰锅炉产值增长88.1%,牛头化工增长2.4倍,三有织造增长1.8倍,长沙矿冶材料增长60%。

    4、企业效益看好。虽然目前经济效益指标尚未上报,无法从整体对湘潭市工业企业效益进行定量把握,但从工业生产整体状况及掌握的部分企业情况看,1-2月企业效益仍可看好。从快报资料看,1-2月湘钢盈利1.3亿元,同比增长73.7%,湘机一月份盈利500多万元。

    从目前情况推断,三月份工业运行环境尚好,由于前段时间雨水较多,各大水库水位较高,丰水期水电提前到来,使春节前的煤、电、油运紧缺困境基本解除。但从全年形势看,电力供需缺口仍然存在,用电难仍不可避免,工业企业宜抓住目前有利时机,加强生产调度,确保今年一季度生产起好步,开好头。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速运行。1—2月,全市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52亿元,同比增长67.27%,其中,技术改造投资6.83亿元,增长80.28%;房地产开发投资1.46亿元,增长37.96%。本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48亿元,同比增长近三倍,这主要是技术改造投资增长所致,而技术改造投资又主要是湘钢、发电有限公司两企业大投入拉动,湘钢5个技改项目共投资4.97亿元,发电有限公司扩建二期工程投资1.14亿元,两企业的技改投入占到了全市技改投资的89.6%,全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64.3%。

    房地产开发维持强势。1—2月商品房竣工面积6.2万平方米,增长63.2 %,销售面积3.9万平方米,增长56%,商品房空置面积特别是住宅空置面积下降较大,住宅空置面积比上年同期减少24.6%,减少近万平方米。销售额也有所提升,1-2月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251万元,增长14.9%。

    消费:去年,全市经济全线飘红,老百姓口袋也较为丰盈,今年元旦、春节的节日气氛较为浓烈,消费市场较为活跃。1-2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亿元,同比增长 16.4%,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4.3个百分点。尽管今年春节期间春雨连绵,寒风逼人,但红色旅游火爆,成为冬天里的一把火,湘潭市主要红色旅游景点如毛主席故居、纪念馆、铜像广场、彭德怀纪念馆等都吸引了大批游客。7天内红色景区接待游客11.2万人次,占全市接待游客总数的68%,景区宾馆平均出租率达65%。春节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16.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3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8%。餐饮业、娱乐业亦是红红火火。据统计,市区星级饭店的年夜饭、团年宴的预定率达90%以上。火爆的餐饮又带动了酒店客房、洗浴、歌厅等消费。盘龙山庄客房平均出租率达70%,其他星级宾馆出租率均在90%以上。此外,部分时尚的年轻人选择在酒吧、演艺吧邀上三五好友,度过传统节日。由于今年比往年天气要寒冷,取暖设备的购置也成为消费的一大热点。

    城市居民的消费也因新春佳节而有所增加,1—2月市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06.45元,增长6.78%。食品、衣着、交通和通信、杂项商品和服务等几项容易被节日拉动的消费支出也都有较大增加,分别增长15.3%、20.6%、12.8%和58.2%。

    外贸:出口贸易强劲增长。元月份,全市共完成进出口总值6054万美元,同比增长1.62倍。其中:进口完成2269万美元,增长2.96倍;出口完成3785万美元,增长1.18倍。大中型企业出口创汇占到全市八成以上。其中湘钢出口仍然保持好的势头,元月份实现出口2574万美元,占全市出口份额的68%,同比增长1.44倍。湖铁、湘铝来势也不错,元月份分别实现出口139万美元、141万美元,增速分别为3.97倍、1.7倍。

    财政: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1-2月,全市财政收入继续承接上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实现了较好的开局。1-2月全市共实现财政收入(不含基金)30937万元,同比增长16.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994万元,增长12.7%;上划两税完成9474万元,增长24.5%;上划所得税完成5469万元,增长17.3%。1、收入质量较好,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全市税收收入27937万元,占总收入90.3%,比上年同期增加5193万元,增长22.8%,超过总收入增速5.9个百分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完成情况较好,全市增值税1-2月完成12449万元,占全市总收入四成,同比增长26%,拉动财政总收入增长9.7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完成4391万元,同比增加1147万元,增长35.4%,拉动总收入增长4.33个百分点。2、县(市)区收入平均增幅高于市本级,但县区之间相差较大。1-2月县(市)收入平均增幅为33.1%,市本级为4.2%。县市区收入增长最快的为岳塘区,增幅高达53.1%;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增幅分别为47.2%、43.4%、44.7%;雨湖区收入出现下滑,同比减收120万元。3、财政支出保重点。为了过好新春佳节,确保社会稳定,财政支出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和社保支出。1-2月全市财政支出28251万元,同比下降4.3%。

    金融:节后居民将手中余钱大部分存入银行,致使储蓄存款增势强劲。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达220.9亿元,比年初增加15.32亿元,比上月增加12.12亿元。定期储蓄仍是居民选择的主要方式,2月末定期储蓄比年初增加10.5亿元,比元月增加8.52亿元。贷款力度继续加大,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86.1亿元,比年初增加5.35亿元,新增贷款中有六成以上投向了农业,用于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物价:节日市场物价涨幅较大。

    食品类价格中,猪肉、大米价格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价位上,没有出现新的上涨势头。但是由于适逢新春佳节消费旺季,再加上天气持续低温阴雨导致本地蔬菜生长受影响,而一些菜贩回家过年,外来蔬菜采运量下降,蔬菜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且居高不下,市民吃顿小菜要花肉价钱。如芹菜每公斤上涨至5.0元,菠菜每公斤上涨至6.0元,大蒜每公斤上涨至9元,白菜苔每公斤上涨至8.0元。随着气温的回升,市场和菜贩们积极组织货源,湘潭市蔬菜价格也将随之回落。

    交通类价格中,春运票价上涨。湘潭市从1月25日起至2月23日为春运时间,车票价格上涨幅度为15-20%,受政策性调价因素影响,春运期间票价普遍上调。如湘潭到湘乡中巴车票由7.5元/张涨到了9.0元/张, 上涨20.0%,湘潭到湘乡快巴车票由9元/张涨到了11元/张,上涨15.79%。而出租车的起步价也在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二期间由4元涨到了9元。

    居住类价格中,藕煤价格上涨。由于国家对小煤窑乱采乱挖现象的严格控制,火力发电和冬季取暖需求加大等原因,另一方面,由于运力紧张、原煤成本加大,加上春节的到来,大部分做煤炭生意的农村商贩回家过年,造成春节市场藕煤价格一路上扬,如12公分藕煤由节前的每块0.36元上涨至0.45元。

    人民生活:根据城市居民百户调查显示,1—2月,城市居民人平可支配收入小幅增长,消费性支出升温。1-2月,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8.62元,同比增长0.51%,其中的经营净收入增幅明显,主要是受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升温的影响,个体经营人数增加、收益增长所致,比去年同期增加41.95元,增长38.3%。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1、部分农资货紧价扬,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受原材料、能源涨价和运力紧张影响,加之给予生产厂家的补贴和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未能及时到位,化肥生产企业开工不足,供给量严重紧缺,价格上扬。如尿素冬储价格达1800元/吨,较上年上涨41%,开春批发价将不低于1900元/吨。到农户手中的价格将突破2000元/吨。钾肥今年到经营地价为2030元/吨,上涨68%;复混肥今年出厂价为1010元/吨,上涨48%,其他如碳铵、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等化肥价格均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一方面价格上涨,另一方面货源紧张。如湘乡市年需尿素1万吨,去年该市农资总公司冬储期间与多家生产厂家签订了8000吨的供应合同,资金也及时到位,但目前实际调回不到3000吨,湘乡市目前储备尿素不到5000吨。此外,今年种子价格也较上年上涨了二成左右。

    2、农资市场监管有待加强。少数地方存在市场准入审查不严,存在无照经营现象。无序竞争、竞相抬价、经营伪冒伪劣等坑农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农资商品价格上扬,也有一些经营者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以次充好的因素。

    3、原材料供应对经济的影响。目前,宝钢正式接受了与巴西、澳大利亚公司就2005年铁矿石涨价71.5%的谈判结果,这一结果意味着我国电钢成本将上升210元左右。在宝钢公开表示接受新的铁矿石价格之后,宝钢和武钢等几大钢铁厂已宣布上调钢材出厂价300-400元。

    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将对湘潭市工业乃至整体经济产生较大影响,首先是使黑色冶金企业(主要是湘钢)的赢利水平出现波动,湘钢的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将不可避免受此次冲击的影响。据调查,由于去年的合同已执行完毕,从四月份起湘钢将不得不使用涨价后的铁矿石,据测算,铁矿石价格的上升加之煤电等因素的影响,湘钢吨钢成本将上升240元/吨,估计湘钢亦会采取成品钢材涨价来应对原材料上涨。但涨价后的钢材将在市场如何表现,特别是下半年新上的宽厚板表现怎样,难以完全预料。涨价对湖铁的影响则可能更大。其次是对其他工业企业特别是机电行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据测算,湘潭市年消费钢材约40万吨左右,若钢材平均上涨300元/吨,则使全市多支出成本1.2亿元,这对占湘潭市工业比重较大且赢利水平不高的机电行业来说将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对另一耗钢较大的房地产业也是如此。第三,对冶金产品出口形成扼制,由于成本上升,冶金产品境内外价差不再,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可能丧失,企业有可能减少甚至放弃出口。由于湘潭市冶金产品出口已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0%,如果冶金产品出口减少,将对全市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第四,形成新的一轮涨价波,由于钢材系上游产品,其价格将逐步向下游产品传导,最后可能会对居民消费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到居民生活。

    山雨欲来,湘潭市宜在新的一年工作安排之时,及时作好应对准备。

[湘潭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