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湘潭经济形势浅析

来源: 时间: 2006-05-19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湘潭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格局,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仍然保持平稳较快运行。全市工业企业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外拓市场,内抓管理,取得了积极效果,整体工业仍然在平稳较快的轨道上运行。1-4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124.19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增加值40.12亿元,增长21.7 %。

    1、大型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见成效。为适应市场需求,一些产品门类较多的大型企业加快引进新技术、研究新工艺的步伐,增加了市场适销产品的生产,减少了平销或滞销产品的生产。湘钢压缩了线棒材生产,全力保销售形势较好的板材生产。1-4月,钢材总产量达137.3万吨,同比增长24.2%;其中棒材同比减产0.4%,线材减产3.1%,而板材产量达29.68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达到了21.6%(去年同期无产量)。湘机加强了电机、百吨车及配件、工矿电机车、陶瓷机械类产品的生产,产品产值增幅分别达23%、1.8倍、1.47倍和45%。同时压缩和控制了一般元器件、铸件、模具的生产。江麓、江南今年加快了新产品开发,1-4月,新产品产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3.7%、82.7%。江麓民品塔式起重机产值增长了25%,而升降机械产值减少了55.2%,压路机产值减少了7.9%。江南借国家支持经济型轿车生产机遇,开发了若干产品并批量投产,1-4月生产微型轿车1411台,同比增长28%。受大型机电企业生产结构调整见效影响,1-4月,全市机电产业产值达28.9亿元,同比增长 49.5 %。

    2、企业市场开拓取得新成绩。韶峰水泥今年转变营销策略,在武广铁路采购招投标中,夺得湘潭至衡阳段4个包段的水泥供应任务,供应总量达85万吨,加上长沙饮水工程,邵永高速等其他项目合同陆续签订,韶峰水泥将新增销量120万吨,为今、明两年企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转机。江麓工程机械重点开拓南亚和中东外销市场,塔机和施工升降机已陆续销往阿联酋、科威特和印度。目前企业出口总值已相当于去年全年。此外,湘机、江南、江滨电化等企业订货形势都较看好。

    3、小型企业经营形势较好。近年来,由于我市致力于改善经济环境,加之部分大型企业主攻主业,放开辅业,为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小型企业生产发展,效益提升,内在成长因素不断活跃。1-3月,全市规模以上小型企业实现利润5772万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利润的57.6%,同比增长1.2倍,与大型企业利润整体下降形成反差。1-4月,全市规模以上小型企业实现产值51亿元,同比增长41.6%,产值占到了全市规模工业的四成以上,增速较全部规模工业高出21.2个百分点。虽然从户均指标看,小型企业产值规模不大,盈利水平不高,但其中的一些企业保持较快的成长速度,规模迅速扩张。1-4月,已有东信棉业、胖哥食品、怀其制革产值规模过亿元,另有10家企业产值规模超过5000万元。

    (二)  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提速。1-4月,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38亿元,同比增长22.7%,增幅较1-3月提高4.1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加速。4月,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2.34亿元,规模较3月增加0.46亿元,1-4月累计完成房地产投资5.62亿元,同比增长47.5%,这是去年3月国家实施房地产新政后,湘潭房地产投资增幅首次超过30%。房地产投资增幅再度上扬,从结构看,主要是几大楼盘启动和扩张所致,启动的如湘钢职工住宅、盘龙名府,扩张的如金侨世纪苑、阳光山庄等。此外,锦绣湘江小区、新景家园、建鑫城市广场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地产整体投资增幅的上扬。进一步分析,也可认为湘潭楼市发展健康,受国家房地产新政影响有限。

    技术改造投资进展顺利。1-4月,全市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8.31亿元。其中湘钢技改完成投资6.4亿元;湘机几个项目完成投资逾3000万元,超过年计划的50%;韶峰干法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土建完成50%,主机设备完成订货,有望赶上武广高速铁路建设订货的生产。
 
    (三) 消费市场较为活跃,黄金周旅游创新高。1-4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1.29 亿元,同比增长14.7 %,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增长78.3%。

    黄金周旅游再创新高。全市共接待旅游者42.85万人次,同比增长11.1%;实现旅游收入9703.87万元,增长12%,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次黄金周最高水平。红色旅游仍是黄金周旅游的亮点,七天内韶山共接待游客28.3万人次,彭德怀纪念馆游客人数较上年同期增长9.2%。节日消费红火,据初步测算黄金周期间全市共实现零售额3.5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重点监测的5家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350万元,同比增长35%。

     (四)出口有所回升,到位外资情况良好。海关统计,一季度全市实现出口8746万美元,同比下降11.9%。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占全市出口总额五成的湘钢出口下滑,1-3月湘钢出口创汇4060万美元,同比下降34%。湘钢的主要出口产品有方钢、线材、钢丝绳和钢铰线,上年度四种产品的出口均价为433美元/吨,而今年一季度只有368美元/吨,平均每吨价格下跌65美元,尽管出口量保持了上年同期水平,但由于出口价格下降,导致出口额减少。不过从目前情况看,湘钢出口呈回升的态势,3月份实现出口1678万美元,分别较1、2月份增加420万美元、554万美元,较上年同月增长59.7%。农产品出口仍保持较好势头,一季度实现创汇757万美元,同比增长18.7%。1-4月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个,合同外资3556万美元,同比下降21.6%,实际到位外资5362万美元,同比增长52.5%。

    (五)财政收入仍保持较快增长。4月,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31.9%,1-4月累计完成8.92亿元,同比增长24.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主要税种均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均有所放缓。分级次看,市本级财政收入增速回升,县(市)区级收入增速回落。1-4月,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4.43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7.5个百分点;县(市)区级财政收入完成4.49亿元,增长27.2%,增幅较一季度回落3.3个百分点。   

    (六)金融运行平稳。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1.46亿元,较年初增加26.22亿元,其中储蓄存款较年初增加19.82亿元。4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98.36亿元,较年初增加13.51亿元。其中:工业贷款增加1.48亿元,农业贷款增加2.44亿元,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增加1.46亿元。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产能过剩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工业经济效益下滑没有明显好转。今年,受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影响,加上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湘潭一些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出现起伏,特别是冶金行业由于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较多,从而全市工业企业整体盈利较去年同期下降。1-3月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6亿元,同比下降62.4%。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1.55亿元,减少1.64亿元,下降51.4%;亏损企业亏损额则和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衡量经济效益指数的各项正指标均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下降2.4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下降13.8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2.61个百分点,产销率下降0.47个百分点。1-3月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5.38%,较上年同期下降11.41个百分点。导致利润下降的主要是冶金行业,今年一季度,湘钢利润下降94.9%,湖铁、佳力资源亏损仍在增加。我们认为,湘潭工业对宏观经济反映灵敏,目前出现效益下滑,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2005年以来国家实行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注重对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了对钢铁、水泥、铁合金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压缩。在这种大背景下,湘潭企业亦受产能过剩困扰。据有关部门对我市生产钢铁、铁合金、水泥的主要生产企业(湘钢、湖铁、韶峰)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明显滑坡。主要表现在企业开工不足,产销回落,如今年一季度湘钢、韶峰、湖铁的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3.8%、28.5 %和48%。产生以上产能过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激烈,产能扩张的速度超过了需求扩张的速度。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严格控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同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对细分市场的分析,调整消化已经过剩的产能,确保全市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对农民增收产生不利影响。今年以来,湘潭市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目前瘦肉猪价跌至每公斤7.2元,良杂猪每公斤6.4元,土杂猪4.6元,比上年同期下跌了10%左右。在生猪价格下跌的同时,饲料价格却高居不下,如主宗饲料中用量最大的玉米和豆粕价格每吨同比上涨了5-8%。据调查反映,近期出栏肉猪亏损的养猪户占65%,持平的占21%,盈利的只占14%,每头生猪平均亏损10.5元左右。猪价下跌导致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

[湘潭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