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GDP:非公占据半壁江山

来源: 时间: 2006-07-06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改革开放以来,湘潭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发展壮大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使一个地域范围小、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经济呈现出新的面貌。作为湘潭经济新军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地区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已从1979年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它成为了湘潭市经济总量提升,就业岗位提供的重要来 源。

    一、湘潭市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与特点

    非公有制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公民私人所有或归港澳台商、外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具体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及外商经济。在具体测算中,非公有制经济不包含农村联产承包的种植业(农业)、国有和集体的林、牧、渔场的种植、养殖生产活动、二产业和三产业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国有联营企业、集体联营企业、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绝对或相对控企业、集体绝对或相对控股企业。

    1、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前,湘潭市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多,规模较大。近些年,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倒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崛起和迅速发展,已成为湘潭经济中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的风景线。据测算,2005年,湘潭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72.05亿元,增长17.5%,占湘潭市GDP的46.9%,完成投资额70.11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59.7%;实际交纳税金16亿元,占全部税金的50.2%;拥有从业人员73.3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3.04%等。湘潭市非公有制经济对启动民间资本,增加劳动就业,繁荣城乡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已成为了湘潭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三次产业中,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所占比重最高

    统计制度规定,由于土地是国有或集体所有,农业、林场种植业、渔场养殖业属公有经济。2005年,湘潭市一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可比价)25.02亿元,占全部一产业增加值的44.2%。2005年湘潭市二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可比价)80.25亿元,占全部二产业增加值的50.5%。2005年湘潭市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可比价)66.77亿元,占全部三产业增加值的44.1%。

    3、非公有制支柱企业已形成

    在二产业、三产业中,已形成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柱企业,工业的32户大中型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占14户,建筑业的13户大中型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占7户,贸易餐饮住宿业的13户大中型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占11户。

    二、湘潭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市场化、民间化、本地化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特别适合老工业城市地区发展的需要。第一,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产生与发展的条件和社会环境几乎是一致的,二者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发展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第二,非公有制经济是一般大众能直接从事和参与的一种经济形式,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能满足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直接追求,能满足国有、集体所有企业的改制要求和改制后资源再生要求,所以,在湘潭这个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需求。第三,非公有制经济本地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具有相互信任、凝聚力强、社会成本较低、高度集权和灵活经营的特点,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所以非公有制经济的这些特点也带有中小企业的特色,另外,非公有制经济有很强的拉动、扩散和移动功能,更能适合在全面改制的老工业城市地区。

    三、湘潭市非公制经济存在的问题

    1、与公有制经济资源整合、链接不够

    此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方面。首先是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湘潭市对公有制企业实行改制动作较慢,致使湘潭的非公有制企业、个体户起动步子不大,人员技术等许多工业资源流失。其次是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与非公制企业合作不够,技术信息互通不够,产业产品链接不够,各方面资源整合不够。

    2、非公有制经济大型企业较少,龙头带动力仍然较弱

    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很需要龙头企业带动。可是,湘潭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类大型企业还只有1户,招商引资进来的港澳台企业、外商企业达到大型规模的无一户。

    3、目前非公有制小型企业利润空间普遍较小,融资能力不强,知名品牌缺乏,做大做强困难较大

    目前,我国工业原材料涨价,能源价格不断高攀,物流成本和人力劳资成本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激烈,这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困境。湘潭企业遇到这些困难尤为严重。

    四、湘潭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应有新思路

    怎样发展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怎样促进湘潭市的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湘潭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大事。分析湘潭现状,借鉴外地经验,以下几个方面可否纳入党委政府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新思路:

    1、整合企业资源,拉长产业链,拓宽领域,以形成燎原之势;

    2、既起步迟,就起步高,既要发展企业个数,更要打造企业品牌,形成“规模化、科技型、开放式”格局,让产品或服务走得更远;

    3、政府有计划地、分阶段地重点扶持不同类型的非公有制企业,力促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湘潭市统计局 张海斌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