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湘潭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据湘潭市农调队抽样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呈以下几个特点:
一、投资总额增长显著
上半年,湘潭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84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其中:农村住宅投资完成额为4916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5%。主要是因为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自从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各级部门认真学习和贯彻,湘潭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潭政发[2006]14号)文件,为湘潭市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农村建设投资的过程中,群众主动参与,社会踊跃参与,部门单位积极参与,今年湘潭市本级用于新农村建设投入比去年增加227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5%,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全面带动了湘潭市农村固定资产的显著增长。
二、自筹资金是主要来源
上半年,湘潭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自筹资金为738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741万元,增长15.2%,占总投资的94%。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广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高涨,据调查,到目前为止,仅百个示范村农民自筹资金2023万元,人平筹资138.6元。湘潭县白石村仅在“五一”期间就收到村民集资近3万元。同时,在自筹资金的过程中,各地充分调动大型企业,社会知名人士的积极性,为此筹集更多的资金。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社会筹集资金达8000多万。同时,今年国家资金的对农户投入也有所增加,较上年同期增加563万元,主要是用于医疗、计生服务、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
三、住宅投资是投资的热点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住宅投资占农户投资的62.7%,农户施工房屋面积达155万平方米。由于今年全国部分地区劳动力供不应求,工价上涨明显,湘潭市农村人平新增劳务收入500多元,收入的增加带动了农民对自身住宅的投资;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的要求,农民投资住房的热情很高,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四、第一产业是主要的投资去向
今年上半年,湘潭市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中,从投资的去向来看,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的投资比例是42.3:18.8:38.9,体现了目前农村投资的去向主要为了促使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在湘潭这个生猪养殖大市中,切实发展农民的养殖业,一直是市政府强化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点的多元化,也使第三产业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投资第三产业的资金占总投资的38.9%。
[湘潭市统计局 黄启洪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