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入秋,气候多变,给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影响。但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工业生产、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建设新开工了一批项目,实事工程进展顺利,全市整体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农业遭遇不利影响。八月份降水较多,湘潭没有发生旱情,本是对晚稻、蔬菜、水果的生产较为有利,但由于雨水多、温度高、湿度大,加之台风影响,加快了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今年晚稻受稻飞虱、纵蜷叶螟等危害较为严重,为近十年之最。牧业方面,由于一段时期猪价低迷,猪场和饲养户在外地购回猪苗,将不同地区多种病原体带回,埋下了猪疫病的隐患,加之部分猪场和饲养户从成本考虑,忽略了猪群的营养和防疫,使本月湘潭出现了猪无名高热病疫情。面对虫灾、疫情,湘潭各部门积极行动,迅速采取措施,努力减轻灾害影响。农业专家在《湘潭日报》上公布了虫灾防治方法,指导农民采取措施。农技人员集中下乡指导,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农药、疫苗供应。目前虫灾已有缓解,疫情已被控制,但灾害造成损失仍难避免。针对这种情况,省、市政府正积极组织灾后救济,努力减轻农民损失。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进入下半年,全市工业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减缓,运行较为平稳,工业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了效益水平。至7月止,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3亿元,与今年前几个月相比,月度利润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前几个月利润较低影响,1-7月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仍减少12.1%。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6.63亿元,同比减少11.5%;亏损企业亏损额1.10亿元,减少8.3%。效益的提升刺激了生产的增长,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9.0亿元,累计完成291.3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56.2亿元,同比增长17.3%,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5.2亿元,增长29.3%。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6.8亿元,同比增长20.2%。
在生产增长的同时,产品销售也表现出了较好水平。至8月止,全市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达100.35%,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10大标志性企业除金迪化纤外,其余9个企业全线看好,湘钢、江南、电化都做到了销量大于产量,江麓的产销率也接近100%,特别是一度低迷的韶峰水泥显现起色,企业在武广铁路中标后,增开了二条湿法生产线保证产品供应,8月份产、销额均较前期月度水平翻番。随着韶峰水泥改制开始启动,技改工程9月有望完工,企业可望走得更好。今年企业销售较好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外市场拓展并重,外销看好。湘钢保持了较好的外销形势,江南的奥拓轿车、航模产品、江麓的起重机械都实现了外销。1-8月,全市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达32.9亿元,同比增长49.0%。
展望后期,湘潭工业亦可看好。8月23日,主要生产基地设在湘潭的北京瑞泰高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给企业力创中国高温材料第一提供了新的机遇。湘机和美国公司各出资5500万元成立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公司已正式注册,项目已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目前厂房正在动工兴建。湘机在负责产品的总装和调试的同时,还将在市内发展一批配套厂家。随着“湘台经贸交流与合作论坛”在湘潭开办日期临近,湘潭(台湾)工业园已完成拆迁,9月开园之时,将有机械制造、电信电缆、节能材料和制鞋行业的5家台企入驻,另外一批台资项目已达成了投资意向。只是由于8月中旬以来,由于本地和湘江上游降水量减少,加之长江上游出现严重干旱,洞庭湖水位失去对湘江的顶托作用,湘江水位快速下降,目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使湘江湘潭段航运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千吨级船舶只能减载航行甚至不能出航,这又给近期湘潭工业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带来了不利影响。
投资努力加快进度。下半年本是施工的黄金季节,但8月的天气却不遂人愿,台风和降雨对建设进度起到了阻滞作用。尽意如此,8月份湘潭仍有一批项目集中启动。月初,韶山永泉科技工业园全面启动,潭衡西线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全面铺开;8月17日,烧窑港续建工程建设启动;8月20日,板塘大道拓宽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在这种加快建设步伐的氛围下,本月全市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4亿元,累计完成99.1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技术改造投资本月完成7.1亿元,累计完成49.9亿元,同比减少0.4%;房地开发投资本月完成1.8亿元,累计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49.6%;基本建设及其他投资本月完成4.6亿元,累计完成35.9亿元,同比增长45.8%。
本年投资特点明显:
一、资金配套状况好。今年全市城镇以上投资资金来源合计105.0亿元,剔除去年节余资金4.5亿元,当年资金来源10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0%。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1.9亿元,下降26.2%;国内货款15.2亿元,下降1.8%;利用外资1.9亿元,增长1.7倍,自筹资金7.1亿元,增长27.3%。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货款的双双下降,表明国家实施的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对湘潭投资的确构成了一定影响。而自筹资金的较快增长,特别是利用外资的成倍增长,则表明湘潭各项目主体在国家的“双稳健”政策背景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并取得了积极效果。
二、响应国家政策引导,重点行业投资增长较快。一是产业投资成倍增长。今年投向农、林、牧、渔几个行业的资金5373万元,同比增长2.7倍。二是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今年投向制造业的资金达49.0亿元,增长23.6%。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8亿元,下降1.0%;通用设备制造业3.2亿元,增长1.50倍;专用设备制造业4.6亿元,增长1.53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4亿元,增长90.3%。三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仍处高峰, 1-8月份完成投资9.0亿元。四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高速增长,1-8月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78.6%;五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投资上了规模,1-8月完成2.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零。
存贷款继续增加,金融运行稳定。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72.57亿元,较上月增加5.29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受新学期开学的影响,较上月增加2.62亿元。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0.72亿元,较上月增加2.96亿元,较年初增加25.87亿元,同比多增6亿元。从贷款的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有所增加,中长期贷款有所减少。从贷款的行业结构看,工业、房地产业和农业三项贷款共计占到新增贷款七成以上,其中房地产贷款较年初增加3.4亿元,同比多增4亿元,这从另一方面表明了今年湘潭房地产开发投资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消费品市场稳定、快速增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体制改革的推进及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消费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消费品市场呈现繁荣活跃势态。1-8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9亿元,同比增长14.9%。一是农村市场消费增幅快于城市市场。随着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以及农民消费心理的改变,农村市场消费逐渐变得活跃。1-8月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亿元,同比增长16.7%,快于城市市场近3个百分点。二是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迅猛发展。全市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7.4亿元,同比增长66%。批零贸易统计的商品零售总额中, 多类商品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同比增长92.9%,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11.7%,日用品类增长46.4%,石油制品类增长49.2%,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63.9%,汽车类增长2.7倍。三是餐饮业市场持续较快增长。1-8月全市餐饮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3.81亿元,同比增长15.7%。湘潭大酒店、华都大酒店、盘龙山庄等一批上档次的酒店生意较为红火,营业收入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此外,一批颇具农家特色的小店亦是顾客盈门,生意甚是火爆。
财政收入稳步快速增长。1-8月,全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18.53亿元,同比增收3.65亿元,增长24.6%,增速较1-7月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67亿元,同比增长33.9%;上划两税和上划所得税分别完成4.65亿元、2.21亿元,分别增长16.5%和2%。
——税收收入增长稳定,主体税种增长有喜有忧。1-8月,从财政总收入范围看,税收收入完成13.1亿元,同比增长14.6%,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0.7%,比上年同期下降5.8个百分点。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增长平稳,增幅为16.6%,较1-7月提高2.2个百分点。营业税持续较快增长,累计完成2.12亿元,同比增长27.3%。城市维护建设税大幅增长,增幅为32.4%。所得税增长较为缓慢,其中企业所得税,增幅为7.5%;而个人所得税由于起征点的提高和部分群体收入没有明显增长导致今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降幅为2.3%。
——非税收入增势强劲,成为推动财政总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由于非税收入的征缴范围进一步扩大和征缴力度的加大,非税收入做到应缴尽缴。1-8月全市累计完成非税收入5.33亿元,同比增收1.97亿元,增长58.6%。非税收入增量占全市财政总收入增量的54%,拉动全市财政总收入增长13.3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平稳增长,并确保了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1-8月,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03亿元,同比增长15.2%。财政重点保证了工资的发放,以及农业、文体、水利、教育、科技、医疗、社救等专项资金及时到位。
出口进一步回升。自5月全市出口扭降为升后,6月份全市出口受湘钢外销形势明显好转进一步回升,实现出口创汇7835万美元,7月份,出口继续走高,当月实现出口8953万美元,是今年以年的最高月份。1-7月全市累计出口创汇33879万美元,同比增长36.1%,增幅较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实事工程进展顺利。省委省政府部署的8件实事涉及到湘潭的有7件共20个项目,由14个责任单位具体负责实施落实。截止至8月底,湘潭已有2个项目提前完成了年度任务,其他的实事项目也都完成年度任务的60%以上。其中,乡镇卫生院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扩改建乡镇敬老院等项目,与上年相比,任务量虽增加了,但落实情况、建设进度都远远好于去年同期。就目前的施工进度和进展情况来看,湘潭20个实事项目可望在11月底完成并接受省委省政府的检查验收。
湘潭去年率先在全省启动实施农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今年以来,全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充分利用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全市共有520个村开始了路基改造工程,已完成水泥路面建设747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100.95%,预计全年将完成村级水泥路面建设1500公里左右,湘潭农村公路面貌由此全面改观。
经过近4个月的紧张施工,湘潭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实事项目已提前完成。工程总计完成投资125.14万元,其中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84.14万元,在湘乡、韶山两市建成集中供水工程4处,分散供水工程1处,解决了湘乡金薮乡和韶山银田镇3716位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完成年度任务的124%。
农村“夕阳工程”进展顺利。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湘潭决定对14所未改造和扩建的乡镇敬老院实施改扩建。任务下达后,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为加快工程进度创造了条件。截止8月底,全市14所乡镇敬老院计划新增建设面积31950㎡,已完成29650㎡,占计划的92.8%,其中10所已全部竣工,进入后期配套阶段。按此速度,湘潭乡镇敬老院改扩建任务可提前完成。
市委市政府部署的10件实事也在紧锣密鼓的实施。除市交通局负责的建设农村通达、通畅工程项目完成年度任务外,由市残联、市卫生局负责的对特困群体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已于7月4日完成了1000例;由市计生委负责的市县两级支持乡镇计生工作已于5月底将600万资金下拨至乡镇。由市民政局负责的全面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于8月份全面启动;由市卫生局负责的进一步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实现参合率60%。烧窑港续建工程二期项目已启动,工程建设将于9月下旬全面开工,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雨湖公园改造7月份完成了施工图纸设计、招标准备扩其他前期准备工作,拟于9月份开工。
[湘潭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