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 时间: 2007-04-1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和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五个示范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为动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开局。据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20万元,同比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7万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8756万元,同比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17747万元,同比增长14%。总体上,一季度韶山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村经济形势较好。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生产积极性较好,农业投入加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62万元,同比增长6%。农民水稻和经济作物轮作现象增多,蔬菜、蚕豌豆及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一定增长。尤其是蔬菜的种植面积达到15300亩,同比增长7%以上,成为冬春时期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生猪价格比之前的高位仍有较大差距,但农户的心态逐步好转,一季度全市肉猪出栏数为4.62万头,同比增长1.8%,期末牲猪存栏数为14.1万头,同比增长1.8%。

    2、工业规模继续扩大,效益稳步提高。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2943万元,同比增长24.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9737万元,同比增长27.29%。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7.7%,比上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引进企业工作卓有成效。新引进的远东磁电、金盛锰业、慧锦光电、晶鑫灯饰和韶山华宏等五个预计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新项目年内可以投产。二是着力加快永泉科技园建设,努力构筑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科技园区的创业大厦、沁园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这些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将大大增强科技园的吸引力,有效提高科技园的服务水平。三是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从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指标来看,大部分企业呈同步增长趋势,亏损规模企业比去年减少2家,亏损额降低21万元。1-3月全市工业产品累计产销率达99%,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利润600万元,同比增长20.7%,实现税收635万元,占全市总税收的46.7%。

    3、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57万元,同比增长14.4%。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市级6965万元,增长16.2%;市以下5792万元,增长12.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0386万元,增长13.7%,餐饮业1911万元,增长18.1%,其他460万元,增长19.5%。

    4、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市财政收入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一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收入2792.8万元(不含基金),同比增长20.9%,完成年度目标11000万元的25.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77.4万元,同比增长14.6%,完成年度预算的28.1%;上划“两税”402.5万元,同比增长88.1%;上划“所得税”212.9万元,同比增长9.1%。

    5、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150万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城市投资完成749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00多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1.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所占比重较大,将更好地改善我市城市基础设施。目前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有10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6个,新开工项目增多和单个项目投资额较大,为韶山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38元,同比增长13.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5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1元,同比增长8.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的收入结构仍有待改善。一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52元,增长8.2%。在现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1032元,占45.8%,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7%;家庭经营现金收入982元,占43.6%,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8.2%。虽然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但也应注意到在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中,第二产业现金收入仅为98元,尚不到10%,而第三产业现金收入为411元,比去年同期的528元减少了117元,降低幅度达到22.2%。因此要鼓励农民积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多种经营,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确保其持续增收的能力。

    2、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竞争力弱,部分老工业企业增长乏力。韶山市工业产品基本上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市场上品牌知名度不大。2006年产值过亿的三家企业在我市工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季度三旺食品和环球铸造产值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他一些原有的规模企业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制约我市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3、旅游促销仍需加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季度虽为旅游淡季,韶山市旅游市场基本稳定,旅游人数为82万人,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但从游客客源市场分析,除省内及周边的粤、鄂等临近省份自驾车客源增长较为明显,其他客源市场由于旅游营销组合力度不强、市内软件跟不上导致的服务水平相对滞后而没有稳定增长。

    4、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强。一季度韶山市各项存款余额为13259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2843万元,两者差额巨大。在各项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为26302万元,占80%;中长期贷款为6541万元,仅占20%。各项贷款中工业贷款、基本建设贷款、技术改造贷款均为零,这种贷款投向也不利于我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为保持和巩固年初以来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突出重点,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更好地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和任务,建议二季度着重抓好如下工作。

    1、农业方面。一是要扎实做好春耕生产的服务工作。农技人员要深入农村为农民做好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和检查,杜绝各种假冒伪劣坑农害农行为和乱涨价行为;要搭建市场和农民之间的桥梁,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二是要抓好现有各新农村项目的建设,并积极争取新的项目和资金;要统筹安排,结合实际,科学规划,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市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工作,使之起到样板示范和带动作用。三是要加强村级领导班子的建设,鼓励和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要选择一批年轻化、知识化、有干劲的、愿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人充实的村级领导班子中,充分发挥他们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领头雁的作用。

    2、工业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在经营机制、经营理念、产品开发上要有所创新;二是要加大企业的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四是抓好永泉科技园区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档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园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园区对资金的吸引力和为企业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使园区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3、三产业方面。一是以形象提升为核心,打开、擦亮旅游这扇窗口,为即将到来的春游和“五一”黄金周旅游高峰做好准备。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旅游市场整治,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旅游形象宣传和旅游市场促销,提高我市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加强旅游景区景点硬件建设,为旅游者提供更完善、更优质的服务。二是加快市区中心的建设,努力扩大市区容量,发展以英雄路为中心的商业区功能;通过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启动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要积极培育和满足向市区转移人口的购房消费需求。三是要努力扩大投资规模。要加大工作力度,为“五个示范工程”项目提供资金和施工环境保障,确保各项目的进度;要加快城镇扩建步伐,提升城镇建设品位,依托城镇经济,带动全市商贸、旅游、和其它服务业的发展。四是要加强税源建设,增强财政实力。要完善财政体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型知名企业等可持续税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要以促进财政收入增长为着力点,在加快经济发展硬环境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防止税源的流失。

[韶山市统计局唐刚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