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湘潭规模工业经济效益实现良好开局

来源: 时间: 2007-05-1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7年1-3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湘潭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一季度规模工业承接了上年的快速增长势头,继续保护良好运行态势,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整体效益稳步提高。

    一、一季度规模工业经济效益主要特点

    1、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明显提高。1-3月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65.29%,同比提高39.8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9.24%,提高48.83个百分点。从计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来看,五项指标同比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9.02%,提高3.42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19.94%,提高8.7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0%,提高2.7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2253元/人,提高了31.24%。可见,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因为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2、利税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同步大幅增长。1-3月全市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14亿元,同比增长35.94%;实现利税总额8.75亿元,增长97.82%;利润4.21亿元,增长310.58%。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及利润分别为65.66亿元、6.96亿元和3.31亿元,分别增长31.15%、136.09%和757.40%,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为59.08%、79.54%和78.62%,其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的提高。

    3、小型企业运行质量全面提升。今年以来,在全民创业热潮的推动下,小型企业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高的主要推动力,1-3月,小型企业单位数513家,同比增加46家。主营业务收入41.36亿元,同比增长48.61%;利润0.79亿元,增长39.08%。小型工业企业的良好表现,为工业发展增添强有力的后劲。
 
    4、轻重工业经济效益同步提高。1-3月,全市工业在有色、钢铁、医药等重点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的拉动下,轻重工业经济效益呈现出同步提高的良好局面。由于有色金属价格大幅度上扬,以及钢材、水泥等建材产品价格稳步走高,且市场需求较旺,使重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幅度大于轻工业。全市轻重工业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1.87亿元和89.26亿元,分别增长46.42%和33.59%;实现利税总额分别为0.55亿元和8.19亿元,分别增长20.42%和106.82%;其中利润总额分别为0.25亿元和3.96亿元,分别增长91.22%、343.27%。重工业实现利税总额及利润的增幅都高于轻工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1-3月全市工业实现了生产效益双丰收的良好局面,但也必须看到,一些长期困扰工业发展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仍显不足,亏损大户增亏严重。

    1、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湘潭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需求增加,重点行业工业品价格上涨所致。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企业改革,使湘潭工业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及企业组织结构都得以优化,但总体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创新不足,产品生产大部分还处于粗放型阶段,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带动工业增长作用不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受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制约,传统工业的产品结构变化不大,湘潭工业主要还靠有色金属、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支撑,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

    2、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小型企业资金沉淀较为严重。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是湘潭市一直存在的问题。1-3月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营业务成本占86.2%、产品销售费用占2.2%,接近87%的产出用于产品的成本费用上,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4.0%,比全国平均值(6.27)低了2.27个百分点,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不高,既反映目前湘潭市投入工业生产的成本费用较大,也表明生产投入与实现利润的比例关系不尽合理。同时工业“两项资金”(即产成品存货和应收帐款)占用仍然较大,1-3月,“两项资金”合计67.2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55.7%,特别是小型企业两项资金占用状况也较为严重,小型企业两项资金23.28亿元,增长25.6%,占流动资产的比重高达50.9%,小型企业两项资金占用比重过大,加剧小型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

    3、企业间经济效益改善不平衡,亏损大户制约作用突出。企业间竞争激烈,出现两级分化,强者恒强。1-3月,湘潭市盈利企业456家,共盈利4.93亿元,同比增长314.01%,其中盈利额前20名的盈利企业盈利4.25亿元,占盈利企业利润额的86.2%,增长574.32%。而亏损企业88家,共亏损0.72亿元,同比增长31.8%,其中亏损额前20名的亏损企业共亏损0.62亿元,占全市亏损额的86.1%,同比增长3.43倍。企业间效益相差悬殊。这些亏损大户成为制约湘潭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1-3月湘潭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来看,经济效益较去年同期有较大提高,经济运行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这与全国经济运行的走势基本相符,这既有近几年湘潭工业努力发展的结果,也有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宽松的因素。展望全年,虽然原材料、能源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继续压缩企业产品的获利空间,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但由于近几年招商引资所引进企业步入一个成长期,预计下半年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将继续稳步提高。

 

[湘潭市统计局 张薇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