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开局之年,湘潭市工业发展较快、效益明显提高。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9.41亿元,同比增长32.4%,主营业务收入203.79亿元,同比增长32.71%,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8.94亿元,同比增长3.1倍。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喜人。湘潭市各类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1-5月完成工业总产值105.4亿元,同比增长42.2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05亿元,同比增长40.1%,实现利润总额2.34亿元,同比增长54.3%。
2、优势产业升降互现。机电产业高速增长,完成产值41.17亿元,同比增长37.49%。湘机、江麓、平安电气、迅达等企业基本实现满负荷运转,产值分别增长15.39% 、17.41% 、27.8%、45.2%。冶金产业稳步增长,完成产值30.19亿元,同比增长30.19%。湘钢受宽厚板项目生产来势较好的影响,完成产值68.05亿元,增长27.8%,但湖南铁合金正处于破产清算阶段。新材料产业快速增长,增幅达19.83%。化纤纺织产业今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但降幅正逐步缩小。
3、出口形势乐观。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30.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5.85%。5月,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钢材价格出现了上涨。湘潭市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积极抓住机遇,扩大了产品出口。湘钢顶住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压力,5月完成出口交货值6.27亿元,同比增长91.6%;江麓加大了工程机械等产品海外市场的开拓,1-5月完成出口6879万元,同比增长1.1倍。
4、 主要品牌产品产量增势强。如:韶峰优质水泥同比增长1.2倍,江麓塔吊同比增长49.1%,湘机特种车增长3.3倍,湘铝氟化盐同比增长41.3%,迅达燃气具同比增长103.6%。
5、综合经济效益指数提高。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已达176.33%,同比提高42.62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9.95%,同比增长3.58%;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6.29%,同比增长17.93%,流动资产周转率达2..63次、同比提高0.3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69%,同比增长3.25%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2.02万元/人,同比增加30.07%。可见工业经济综合效益呈稳步上升之势。
6、盈利企业增加,亏损企业的亏损额降低。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503家企业盈利,占全市规模工业的88.2%。其中利润总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5家,同比增加6家,实现利润总额7.62亿元,同比增长4.15倍;利润亏损的企业66家,总亏损额为0.50亿元,同比下降55%,从而使全市利润总额显著增长,效益明显提高。
二、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1-5月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70户),新增工业生产总值2.68亿元,新增主营业务收入2.47亿元,新增企业为全市工业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带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2、以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钢铁企业和其它骨干企业对全市规模工业的增长起了较大的拉动作用。比如: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5月实现工业总产值68.05亿元,总量就占了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1%;创造利润5.45亿元,利润总额占了全市的61%;对湘潭工业经济增长拉升作用极大。湘潭发电公司由于产能增加,1-5月实现产值9.69亿元,同比增长127.84%。湘潭电机、华菱线缆公司、韶峰水泥公司等企业也有较快增长。
3、园区经济对整体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大。1-5月,全市八大工业园区共完成投资16.9亿元,已投产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1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9.3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2%。
三、建议
工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工业发展水平如何,已经成为衡量地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保持工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湘潭市社会经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为此对工业经济发展提几点建议:
1、抢抓机遇,乘势调整。今年湘潭市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受中国工业进入优化调整阶段,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到来的影响,面临这一大好机遇,要继续加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优势互补性强的产业,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进一步提高工业更新改造投资额的比重;同时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改善融资环境。企业应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经营行为,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工业加快发展,提高工业产值的比重。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激活民间资本投入到工业发展中,并发挥好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积极扶持工业的发展和做大做强,推动其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湘潭市加快工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二是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坚持有保有压,对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及时提供必要的流动资金贷款,尤其是帮助成长型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的矛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有利于调整结构的项目,积极给予支持。
3、加快完善工业园建设,优化要素配置。继续改善园区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配套服务,吸引一批规模企业入园。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等相关产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合理规划和利用好各县市区的工业基地,培育一批规模型的经济增长点。落实产业用地评价机制,按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要求,继续引进一批符合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的新企业、新项目。
4、加强监测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走势。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技术,跟踪国际、国内市场动态变化,准确把握投资、进出口、消费、金融等宏观经济形势可能对湘潭市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二是要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测监控,分析现状,把握趋势,做到心中有数,要及时掌握重点行业运行动态情况、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产品价格的动态变化,通过对主要行业、重点企业、主要产品的动态变化跟踪分析,及时发现运行中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超前研究应对措施,提出对策和建议,增强经济运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努力提高驾驭和调控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水平。
展望后期,湘潭工业将仍保持平稳增长,而且随着技改投入不断加大,一批技改项目逐渐投产,一批改制企业逐渐恢复生产能力,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将不断加快,但挑战因素仍在,一是原材料、能源价格不仅目前正处高位,且仍在上涨。二是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将对湘潭市产品外销产生负面影响,如国家规定对钢铁行业的相关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将对湘钢出口有所抑制等。三是随着夏季来临,拉闸限电将不可避免。种种因素将困扰湘潭工业,后期湘潭工业将在困难和机遇中努力前行。
[湘潭市统计局 张 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