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湘潭市规模工业运行整体乐观 加速推进来势看好

来源: 时间: 2007-07-1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湘潭市工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工业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为湘潭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展望下半年,如果工业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初步判断,湘潭市工业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运行态势。

    一、规模工业生产具有六个主要特点

    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1-6月,湘潭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2.47亿元,同比增长33.2%;实现工业增加值8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

    2、重工业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 

    1-6月,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4%;比轻工业快12.8个百分点,重工业份额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对湘潭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3.6%,拉动工业增长18.1个百分点。

    3、股份制企业成为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点

    上半年,湘潭市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工业增加值为49.2亿元,比上年增长24.5%,比湘潭市规模工业增幅高2.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6.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61.9%,拉动工业生产增长13.4个百分点。

    4、非公有制工业快速增长

    1-6月,湘潭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3%,增速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快10.9个百分点,占湘潭市工业的比重为52.9%,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为2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0%,高出湘潭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9个百分点。 

    5、半数以上的工业行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湘潭市规模以上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保持了增长,有24个行业增速高于湘潭市平均水平,这些行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增幅较大的行业有: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5倍)、橡胶制品业(1.02倍)、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85.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52.9%)。

    6、主要工业产品生产形势良好
 
    1-6月,在湘潭市的品牌产品中,有70%产品保持增长。如:韶峰优质水泥同比增长1.3倍,江麓塔吊同比增长62.5%,湘机特种车增长3.5倍,江滨高性能活塞增长31.1%,迅达燃气具同比增长103.6%。

    二、工业经济效益运行呈现四个亮点

    1、湘潭市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稳步攀升 

    1-6月,湘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85.59%,同比提高41.4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0.66%,同比增长3.25%;资产负债率为63.51%,下降2.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9.62%,同比增长13.46%,流动资产周转率达2.75次、加快0.3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64%,同比增长2.48%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3.09万元/人,同比提高33.61%。

    2、工业企业收益水平逐步提高 
       
    1-6月,湘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2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实现利税22.49亿元,同比增长78.7%;盈利企业518家,盈利额12.22亿元,同比增长1.31倍;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1.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倍。
      
    3、盈利大户拉动作用明显
       
    1-6月,在湘潭市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盈利,占91.7%,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共实现利润8.32亿元,占湘潭市规模以上实现利润总额的72.03%,比上年同期增长3.04倍,成为占湘潭市工业实现利润比重最大的行业。1-6月,利润总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19家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9.93亿元,占湘潭市规模以上全部盈利企业盈利额的85.97%,同比增长1.89 倍;其中湘潭钢铁公司一家实现盈利7.12亿元,占湘潭市的比重高达61.6%,其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4、大中型企业贡献突出
      
    1-6月大中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5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 57 %,同比增长28.1%。湘潭市工业整体盈利主要得益于大中型企业的有力支撑,湘潭市32家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 8.38亿元,占规模以上利润总额的72.6 %,比上年增长2.84倍,为湘潭市工业企业的创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工业经济运行中不容忽视的四个问题
  
    1、 原材料价格上涨

    今年前5个月全国生产资料价格累计同比上升4.8%,钢材、有色金属、矿产品等工业原材料价格涨幅在10%以上。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冲击了下游产品,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大,产品盈利空间被挤压。

    2、企业总体规模不大

    行业通过改组、改造,生产集中度有一定提高,但规模仍然普遍偏小,生产集中度水平较低,规模结构不合理,企业间的产业链条不紧密。制约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也难以对相关联产业产生带动作用,从而影响湘潭市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

    3、两项资金占用增加

    1-6月,湘潭市应收账款净额为47.65亿元,产成品资金占用3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9%和22.5%,净增13.11亿元和5.89亿元。特别是小型企业两项资金占用状况较为严重,小型企业两项资金30.6亿元,增长31.3%,占流动资产的比重高达60.4%,小型企业两项资金占用比重过大,加剧小型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

    4、诸多制约因素值得关注

    ——融资成本增大。央行多次加息,且酝酿再次加息,企业融资成本增加、难度加大。
    ——产能过大的产品竞争加剧。部分工业产品产能过大,或部分企业区域布局过于集中,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下跌。
    ——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流失。由于企业生产不景气,劳动条件差、员工收入较低等原因,部分中小企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流失,在产品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四、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五点建议

    1、要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要逐步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增长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一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发展节地、节水、节能型产业。二是要注重科学规划,实行严格的土地、环境等保护政策,正确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

    2、要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筋骨。企业要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必须具有能够满足市场经济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上半年,湘潭市工业新产品产值15.82亿元,同比下降12.62%,占同期销售产值的比重只有5.6%。一是企业应加大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政府各相关部门要为企业创新提供各方面的政策扶持;二是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要相辅相成,能够引进的技术必须积极引进,但是引进与消化、吸收和创新要紧密结合,要逐步摆脱那种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局面;三是对于贴牌生产的企业来说,依赖贴牌并非长久之计,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战略"。

    3、要切实盘活企业资金

    要认真做好协调服务,一方面针对资金紧张状况,要继续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短期贷款投入,加强银企关系的沟通与协调,积极争取银信部门对企业的支持与扶持;另一方面督促企业诚信经营,增强企业的资信度,改善银企关系,同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盘活企业内部资金。

    4、要引导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对于湘潭这个工业总量不够大、大型企业不多不强的地区,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既是湘潭市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从而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引导企业重视产品和品牌建设;二是要帮助企业不断拓宽销售渠道;三是要积极指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改变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小型企业的财务、生产、质量等管理工作规范化。

    5、要加快建设节约型经济

    按照"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要求,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综合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重点抓好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纺织等重点高耗能行业的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加快发展低消耗、低排放的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湘潭市统计局 张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