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经济总量翻番,进入全省十强”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中部崛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机遇,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发展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县域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的运行态势。
一、稳步发展,县域经济形势较好。
(一)经济总量增加
据初步核算,1-9月,全县生产总值(GDP)达64.8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1亿元,增长5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4.9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5.8亿元,增长11.1%。
1、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1-9月全县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65.3亿元,增长32.5%。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4.1亿元,同比增长40.4%;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4.6亿元,增长32.8%。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5%,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其主要特点:
一是支柱产业继续领跑工业经济。以资源、机械、化工、食品为代表的产业继续领跑我县经济的发展。1-9月,资源、机械、化工、食品等产业分别完成产值11、8.4、5.6和8.9亿元,分别增长38%、35%、36%、44%,四大支柱产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76.9%。
二是规模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份额进一步增大。三季度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159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家。1-9月规模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7.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9个百分点,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4%,在全部工业增长的32.5个百分点中有25.8个百分点来自规模工业的拉动。
2、农业生产看好。1-9月,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6亿元,同比增长5.6%。?农村经济在政策和效益的引领下显示出较强的活力。
一是粮食生产继续保持先进水平,完成早晚稻种植面积183万亩,预计总产可达88万吨。
二是生猪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由于加强了生猪防疫和实施养猪补助政策,加之生猪价格的推动,生猪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增长,九月末,生猪存栏达96.6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猪9.3万头,出栏生猪达181.9万头,增长4.4%。
3、第三产业稳步发展。1-9月,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达11.1%。住宿餐饮业、金融业等行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分别增长14.2%、14.9%。
(二)社会需求转旺
从拉动GDP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来看:
1、消费品市场活跃。1-9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4亿元,同比增长16.9%。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今年全国性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高,居民食品等消费支出大幅提高,带动了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提高;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消费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消费品市场呈现繁荣活跃势态。
2、投资需求趋旺。1-9月,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5亿元,增长26.3%,增幅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45.6%。工业企业投资以技改和基建为支点强劲发力,1-9月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6.81亿元。完成基建和技改投资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有小龙王食品有限公司,完成5300万元;湘潭市编织包装有限公司,完成3000万元;致诚机械有限公司,完成2500万元;湖南新生水泥有限公司完成2195万元。农村投资也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而迅猛增长。
3、出口创汇稳步增长。1-9月,全县共实现出口创汇1604万美元,同比增长9.1%。县外贸总公司、金诺颜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出口都大幅度增长。
(三)经济质量提高
1、财政收入增幅平稳。1-9月,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2091万元,同比增长27.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599万元,增长30.1%。税收类收入为27697万元,同比增长20.9%,税收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达65.8%,对财政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拉动财政总收入增长14.5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效益提高。1-8月,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利润总额7666万元,同比增长78.1%;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9.1%,比上年同期高16.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产品价格的提升,锰矿石涨价157%,锰粉涨价一倍;阳极板的价格上涨72%,其他工业品出厂价格高位运行,价格的上涨因素成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主要因素。
3、居民收入不断提高。1-9月,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196元,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1元,增长12.2%。
二、三个不足,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一是生猪防疫形势依然严峻。高发的生猪疫病,继续影响畜牧业的生产,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响水乡为例,第三季度出栏生猪3万多头,受疫病的影响,大多数生猪仅100多斤就出售,影响了养殖户的效益;同时因疫病的影响老百姓肉食消费仍有恐慌心理,导致猪肉销售形势不是很好。
二是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任重道远。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企业的转型是必然趋势,高能耗、高污染、小规模的企业将逐渐关停或转产,取而代之的发展方向是高科技、利润空间大、环保节能好的企业。而我县工业基础决定了将受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将得到更快的发展,另一方面所占比重较大的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以及部分资源企业将被关停,对我县经济将产生短暂的影响。如何顺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发展一批能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高科技、利润空间大、节能环保的企业任重道远。
三是第三产业拉动力不强。我县第三产业的行业分布较为零散,由于城郊地理位置的制约,消费没有形成洼地效应,一些消费热情在市区得以释放,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对全县GDP的贡献率仅为28.2%,拉动GDP只有4个百分点。
三、差距不大,各项经济指标能顺利完成。
三季度经济数据与全年目标虽有差距,但纵观全年,宏观和微观形势均有利于推动全县经济的发展。
宏观方面,当前世界经济运行良好,并将呈平稳增长态势;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经济和社会薄弱环节会逐步缓解,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继续增强,据央行预测,2007年中国GDP增长将达11.6%。人民币升值这一主线将给部分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农产品价格的恢复性上涨将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温和的通胀将拉动居民消费的升级,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给中部省份带来的发展机遇。这些都有利于我县经济的加快发展。
微观方面,通过全县共同努力,已使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一是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将全面启动,加上四季度是投资建设的黄金时期,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望增长加速,从而拉动全县经济的稳步增长。
二是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规模工业企业个数增加,规模扩大,为我县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强力支撑。
三是受市场的影响下半年工业的销售形势进一步顺畅,产品价格的上升,我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望提升。
我们有理由坚信:全县年度各项经济目标有望超额完成。
预计全年,可完成生产总值(GDP)99亿元,增长13.1%,超目标0.6个百分点;全部工业产值达86亿元,增长28%,超目标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产值58亿元,增长35%,超目标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达到目标要求;财政总收入5.6亿元,超目标4600万元,超奋斗目标24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4890元,增幅12%,超目标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1000元,超目标2个百分点。
四、多管齐下,为经济发展推助注力
1、紧紧抓住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切实搞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建设好天易经济走廊。
2、紧紧抓住新型工业化的机遇,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更新改造投资力度,促使企业搞好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抓好牛力水泥、浙商工业园建设等重大项目。
3、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快新农村建设,促使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重点做好生猪的防疫工作,做大生猪产业。
[湘潭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