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世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不断加深、加剧,并且尚无见底迹象,给湘潭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当前全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企业发展仍面临困境。2月份,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7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二是投资进度仍不理想。1-2月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特别是技改投资下滑明显,仅完成6.3亿元,同比下降19%,导致工业整体投资同比下降13.6%。三是财政增收压力仍然较大。1-2月,非税收入增长20.9%,地税收入增长12.9%,国税收入下降28.9%;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6.26亿元,同比下降14.6%。 四是就业形势仍然严峻。2008我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4.2万人,预计今年还会增加。加上高校毕业生,以及部分复退军人需要安置就业,我市今年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业安置压力相当沉重。
针对全市经济社会运行面临的严峻形势,要保持后阶段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当前,要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重点抓好四项措施:
一、化“危”为“机”,重点在挖潜增效。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继续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深度扩散,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还远未见底。在这发展的特殊时期,企业一定要坚定信心,千方百计挖潜增效,想方设法化“危”为“机”。一是抓好精益生产,加大科研投入,加快“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打造自主品牌;二是抓好市场销售,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抢抓订单,搞好资金回笼;三是抓好原材料、燃料合理库存,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四是利用好各种国家扶持政策,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支持。同时政府要架好银行与企业之间发展的桥梁,解决企业目前筹资、融资 “瓶颈”问题,帮助产品有市场、讲信用、符合“两型”产业发展政策的企业渡过难关。
二、狠抓“百千”工程落实,帮助企业尽快渡过难关。在这经济发展的非常时期,要狠抓“百千”工程落实:一是要尽快做好下派干部培训、落实到位问题,使其明确目标与责任,做好分析与调研,及时反映问题与情况;二是要建立和健全下派干部履职情况的管理督查机制,使“百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切实为帮扶对象排忧解难;三是做好下派干部反映情况的分析整理工作,并将反映的情况与问题及时上报,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三、狠抓“扩需”政策落实,确保“保增”目标完成。目前正值国家保经济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要机遇期,湘潭要保经济增长,首当其冲是全面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要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线,全力扩大内需,促进湘潭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一是要抓好“银企洽谈周”活动成果的落实,特别是抓好万楼新城区建设、雨湖区旧城改造、板塘旧城区改造、火车站广场建设,以及新能源装备、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等一批重点投资项目资金的落实,搭建银行、企业以及担保机构合作平台,共同来应对金融危机;二是要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加快产业的提质升级,对实施产业升级的企业,可按实际到位资金数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三是抓好重点工程项目的落实工作,目前主要是要抓好“三个10”工程,即10个产业工程,10个基础设施工程,10个民生工程,把它们作为项目建设年的重中之重加以推进。
四、切实关注民生问题,解决返乡民工就业。在去年我市返乡农民工中,尚有部分没有落实工作,这些人员的就业问题若不加以解决,不仅有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农民增收。就当前来说:一要做好就业服务,可派工作组到输入地城市了解用工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同时大力开发本地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二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提升市场竞争力;三要鼓励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可以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四是加大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力度,保障农民工求职的合法权益。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责编:周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