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季度湘潭市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浅析

来源: 时间: 2009-04-2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湘潭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多变的不利因素,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发展实效,全面科学部署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目前,全市农业生产正有序开展,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均保持着平稳发展的运行态势。

    一、全市农村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春耕生产有序进行,生产计划全面落实。目前,全市春耕生产已逐步展开,各种生产资料储备较上年有一定的增加,其中:早稻种子63万公斤、化肥7.2万余吨、农药500吨、农地膜60吨、各类农机具4万余台套、相关零备件总价值5000万元,农机作业油供应充足。相关春耕物质的有效供应,一定程度上为全市春耕生产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全市今年粮食生产计划已得到全面落实,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145万吨。

    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共实现农业总产值23.85亿元,同比增长5.6%,农业增加值为12.93亿元,同比增长5.5%,分行业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实现增加值2.34亿元、0.11亿元、8.93亿元、1.25亿元和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2.9%/、5.7%、5.9%和12.0%。

    3、畜牧业生产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一季度,全市生猪、牛、羊及家禽出栏(笼)数稳定增长,其中:出栏肉猪136.02万头,同比增长5.8%;出售和自宰肉用牛、羊数分别为0.22万头、2.7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8%和7%;出笼家禽213.67万只,同比增长6.4%;水产品总产量为1.95万吨, 同比增长5.9%。生猪存栏268.85万头,同比增长7.9%,其中:能繁母猪29.12万头,同比增长15.3%;家禽存笼789.63万只,同比增长1.6%。

    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4.67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1.86亿元和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15.3和16.9%;从资金投向看,主要集中在住宅投资,一季度住宅投资完成额为3.2亿元,同比增长14.6%。

    5、农民现金收支平稳增长,增幅同比有所回落。据市农调队300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62元,同比增长11.1%,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了近5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分别为721元和1050元,同比增长13.7%和5.9%,增幅均比上年有所回落。同期农民人均现金支出为1645元,同比增长8.3%。其中生产费用支出为434元,同比增长6.5%;生活消费支出为985元,同比增长9.6%。两项主要支出均现同步平稳增长势头。

    6、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市委,市政府在进一步加大对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实施“百千工程”工作,全市重新确定了第二批100个市级示范村,帮扶村扩大到200个。目前,相关后盾单位已确定,有关人员已下村驻点,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已稳步推进。

    7、部分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和再就业。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带来的不利影响,湘潭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多项相应措施,千方百计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截止3月下旬,全市共举办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42场,使2万多名返乡农民工重新找到工作岗位。同时,相关部门举办各类返乡农民工培训班280多期,培训人数达到4万多人次,目前共有8000多返乡农民工利用一技之长,创办了各类经济实体。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季度,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虽然在各级政府和相关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面临多种不利因素影响。

    1、部分农资价格波动较大,农户难以获得较好收益。目前,全市早稻杂交种子价格同比上涨25%,且货源缺口较大,常规稻种子储量较上年减少25%。同时,部分化肥价格波动较大,农户难以把握其趋势,其中:尿素、碳胺价格同比下降15.6%、8.6%,钾肥、复合肥价格同比上涨17.6%和3.7%;农药、农膜价格小幅下降。部分农资价格的较大波动,影响到农户的购买心理,农民对生产投入难以把握,部分地方还出现农户抢购种子和化肥现象,对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2、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养猪户信心大受影响。由于全市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张,以及消费市场降温,特别是南方沿海市场需求的下降,湘潭市生猪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据畜牧部门反映,一季度全市外销生猪较上年同期下降8%左右,如考虑去年冰灾因素,则降幅进一步加大。种种因素的融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猪价格的下行。目前,全市生猪市场价格每公斤10.6元左右,已接近养殖成本,外购仔猪养殖户,已出现亏损。养猪收益的下降,对广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湘乡市100户农调抽样数据显示,由于养猪成本居高不下,养猪的风险性继续放大,大部分散养农民放弃了养猪,100户调查户空栏率达到了62%,比上年同期又提高了3个百分点。

    3、农民打工收入后期走势不容乐观。今年来,全球经济形势日趋恶化,国内经济状况也有所偏紧,这种局面对湘潭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收入带来了一定影响。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市还有近2.5万返乡农民工滞留农村,其收入较以往将有所下降。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对农资价格的调控力度。针对当前农资价格的频繁波动,建立一定的农资价格储备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资价格的调控力度。

    2、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将初级农产品不断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3、加大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面对当前困难局面,我们要积极应对不利因素影响,化危为机,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培训力度,使一部分农民成为掌握一技之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型农民,提高其应对就业环境变化的能力。

    4、进一步拓宽生猪外销渠道。针对当前生猪外销下滑的不利局面,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调研,从供需两方面找原因,针对生猪价格多年来的起落特点,准确把握猪价后期走势,科学指导湘潭市的生猪生产工作,同时多方面多渠道搜集市场信息,不断拓宽生猪外销市场。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