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规模工业节能降耗步伐加快

来源: 时间: 2009-06-2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9年,是湘潭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的关键一年,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湘潭市各级各部门把节能降耗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这个主题,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在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度,1—5月,湘潭市万元规模工业节能降耗形势进一步趋好。

    一、规模工业节能降耗基本情况

    1、规模工业以能耗负增长支撑了较低的增加值增长,实现了能源的节约。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特别是就工业而言,离开了能源将寸步难行,能源是维持工业经济增长的粮食。党的十七以来,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占全市能源消费近七成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不断强化节能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大科技和设备节能改造力度,在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节能降耗也继续保持下降趋势。1—5月,湘潭市799家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43.24亿元,同比增长4.92%,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了38.8个百分点;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07.14亿元,同比增长14.09%,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了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57.5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61个百分点,比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低18.7 个百分点;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能耗为0.75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9.09个百分点;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40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6.39%,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2、主要能源产品产量结构趋优。1—5月,湘潭市规模工业能源生产总量为176.1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87%。其中,发电量和原煤生产同比分别下降24.60%、4.16%,洗精煤和焦炭生产同比分别增长16.81%、26.72%。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6.1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97 %。其中:原煤产量35.68万吨,同比下降4.16个百分点,从原煤生产结构来看,无烟煤产量9651吨,同比增长38.33%,烟煤产量347195吨,同比下降4.97%;水力发电量518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2.14%。湘潭因发电量的削减,使二次能源(火电)生产下降较快,生产量为21.47万吨标准煤(17.47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0.41%。

    3、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趋优。“十一五”以来,在政府的工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市场需求双重推动下,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效、清洁、优质能源的消费量呈现上升趋势,1—5月规模工业消费量合计与去年同期相比:电力消费量上升5.18个百分点;热力消费量上升16.36个百分点;汽油消费量上升38.10个百分点;其他燃料上升56.02个百分点。相反,原煤受湘潭火力发电的影响,消费量同比下降19.94%。

    4、加快实现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迈出实质性步伐。湘潭所属5个县(市)区,根据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关停“双高”企业,并且按照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整治竹埠港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湘钢、电化和洁净煤新扩建污水和废渣处理设施,更多采用循环水废渣回收利用,大大减少了企业新水用量和污染物排放,1—5月,湘钢吨钢耗新水6.47吨/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5、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放缓。1—5月,全市799家规模工业企业,8大高耗能行业企业共计310家,占规模工业企业的38.80%,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49.0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01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6.69%。其中,三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呈下降趋势,即石油石化、电力行业和造纸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为1.09、35.02、和0.62万吨标准煤,同比分别下降37.89%、35.19%和21.03%。其他五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明显放缓,即钢铁行业、煤炭行业、有色行业、化工行业和建材行业,同比分别只增长1.72%、4.27%、7.77%、8.73%和12.27%。其中,只有建材行业增速超过2位数。

    从上述情况分析,1—5月,湘潭规模工业节能降耗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政策法规落实助推节能降耗。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多管齐下的节能降耗工作新格局。“十一五”以来,国家在节能降耗方面采取的九大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得到落实,充分表明了各级党委政府推进节能降耗的坚强决心。湘潭各级党委政府正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采取强有力的各种措施,确保“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工程的实施。

    二是工业结构调整确保节能降耗。1—5月,湘潭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4.09%,同比回落了6个百分点。其中:先进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1.30亿元,同比增长27.74%;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46亿元,同比增长116.50%;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同比增长2.6倍。以湘潭电机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增幅达66.59%,同比上升40.5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规模工业部产值增幅61.67个百分点,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有效地拉动了规模工业的增长,带动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加快。

    三是项目建设成果实现节能降耗。2008年,湘潭市委、市政府“十大节能技改项目”大部分已建成投产,市政府利用市财政节能专项资金进行支持鼓励,用于节能减排的专项补助资金达到220多万元,重点支持国家千家驻潭企业和省百家在潭企业的节能降耗行动。

    四是落实全民行动宣传节能降耗。通过节能宣传,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使先进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节能减排的口号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如湘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四大机关带头实现节能,电梯分单双层运行,1—3层不开电梯。湘钢作为湘潭的耗能大户,全国节能千家企业,该公司从领导到员工,从公司到班组,从所有设备到每一台机器,24小时全程实施网络化节能监控,倡导节能光荣,浪费可耻的节能理念,并不断实施节能工艺改造,充分利用回收能发电,合理调整电能、移峰填谷,提高主机设备谷电利用率,实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树立了榜样。

    二、完成年度节能降耗目标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2009年,湘潭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指出: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这就要求全市人民和所有企事业单位务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全民节能行动。

    1、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双高”行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形势下,高耗能行业仍在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5月,湘潭市8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幅仍然高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只增不减,这就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湘潭工业发展,从建国到今天,60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是需要解放思想,持续下大力气、下大工夫来常抓不懈的事情。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行业的占比、最大限度地实现结构节能、为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优势主导产业腾出空间,是当前及至今后湘潭市节能减排工作的主攻方向。

    2、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洁化的能源利用道路。湘潭市有自己的市情,全市能源资源储量结构的特点及全市经济结构的特色,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湘潭市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不大可能改变,湘潭市能源消费结构与兄弟市州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继续存在,这就要求湘潭市的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勘探生产、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应有别于其他市州。鉴于湘潭市老工业基地、能源资源特别是优质能源资源有限,以及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积极借鉴兄弟市州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能源安全体系。为保障能源安全,湘潭市一方面应借鉴兄弟市州先进经验,完善能源法规政策,建立能源市场信息统计体系,建立湘潭市能源安全的预警机制、能源储备机制和能源危机应急机制,积极倡导能源供应在来源、品种、贸易、运输等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主要能源生产市州和消费市州的联系,扩大能源供应网络,实现能源生产、运输、采购、贸易及利用的一体化。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李立武]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