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湘潭市上半年生猪生产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时间: 2009-07-1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湘潭作为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生猪养殖是全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其运作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市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水平。今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生猪市场供求失衡,生猪价格一路走低,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此,六月底,湘潭市农调队对全市20户生猪饲养户的生产情况进行了针对性调查,从饲养成本、收益及市场销售情况等方面加以调查分析,以求达到对当前全市生猪生产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

    结果表明:上半年生猪生产在其价格大幅走底情况下,养殖户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生产积极性明显受挫。调查资料反映,上半年生猪每公斤平均价格为10.08元;出栏一头肥猪的纯利润由去年的875.02元下降到今年的61.93元,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一、基本情况

    1、生猪出栏数增加,头平重减少。本次生猪养殖户上半年共出栏生猪1578头,同比增长4.3%;出栏生猪平均重量为128.10公斤,比上年平均出栏的140.60公斤减少了12.5公斤,下降8.9%。

    2、饲料降价,成本下降。主要饲料除麦麸价格上涨外,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麦麸价格由去年平均每吨1550元涨至今年的1610.5元,涨幅3.9%;玉米、豆粕、预混料价格则分别由去年平均每吨的1960元、4200元和6200元下降至今年的1673元、3544元和5371.7元,分别下降14.6%、15.6%和13.4%;每公斤混配饲料由去年的2.55元下降到今年的2.25元,下降11.8%。每50公斤出栏生猪需精饲料费338.5元,同比减少11.02元,下降3.2%,上半年出栏生猪平均重量128.10公斤,需精饲料385.58公斤,减少精饲料费用105.75元。

    3、价格回落,收益减少。由于上半年市场生猪价格大幅下降,造成养殖收益明显减少。调查资料反映,上半年出栏生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0.08元,同比下降38.5%;每头出栏猪产值平均为1291.25元,较去年同期的2311.01元净减1019.76元,减幅44.1%;每出栏一头肥猪的纯利润由去年的875.02元下降到今年的61.93元,每头净减纯利润813.09元,减幅92.9%。

    纵观上半年生猪生产形势,虽然出栏数增加、饲料成本下降,但由于市场生猪价格不断走低,广大养殖户的收益大幅下降,生产积极性明显受挫。
           
    二、生猪价格下跌的原因

    1、供给增长过快。近两年,国家加大了对能繁母猪、大型饲养场、标准化饲养小区、养猪大县的补贴、奖励力度;加之市场生猪价格的强劲拉动,广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释放,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饲养量不断增加,一定层面上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据统计,近几年,湘潭市生猪存出栏数均保较快的增长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市出栏肉猪220.78万头,同比增长5.3%。

    2、消费不旺,外销受挫。首先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但使国内猪肉消费下降,也使国外生猪市场萎缩;接着是二月份的“瘦肉精”事件,导致内地生猪调出受阻,虽然湘潭并末发现这类生猪,但受此影响,全市外销生猪数陡减,本地市场上陡增出栏生猪约49.5万头,造成大量上市的生猪只能在邻近市场寻找销路,本地肥猪压栏严重。而4月底发生的甲型流感进一步雪上加霜,致使消费者盲目恐慌,从心理层面上抑制了百姓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市场消费总量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生猪市场价格的下降。

    3、养殖户争相抛售,加剧了猪价下跌。由于广大养殖户面对急剧下跌的生猪价格,在新闻媒体的大势宣传,专家的生猪市场行情预测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考虑到生猪价格一时难以回涨,于是争先恐后的出售生猪,一时大批量生猪集中上市,导致猪价一路急降。
     
    三、主要问题
     
    受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目前全市生猪养殖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效益的下滑给全市生猪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首先严重影响养殖户生产积极性。由于今年以来,市场生猪价格一路走低,致使部分养殖户出现较大程度亏损,生产积极性遭受严重打击;在自身财产受损情况下,一些养殖户心存退意,表示已无力进入该行业,导致部分养殖户出现空栏,为下一轮猪价的上涨埋下了伏笔。二是给疫情的防控增加了难度。由于生猪养殖效益的下滑,一定层面上将直接导致部分养殖户疏于对生产过程的管理,给疫情的防控增加了难度,一定程度上为生猪疫病的滋生留下隐患。三是影响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湘潭为典型的粮、猪二元结构农业,生猪养殖不仅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有较大权重,而且也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比达到45%左右,生猪养殖效益的大幅下滑,将给今年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畜粪污染治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全市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生猪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加之一部分养殖场(户)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畜粪没有进行有效处理,随意排放,造成周边浅表水源污染,养殖场周边环境较差,对当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给全市两型社会建设形成不和谐因素。
      
    四、对策及建议
     
    1、相应调整补贴政策,引导生猪有序生产。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补贴力度,在高额利润诱惑下,大量社会闲散资金蜂拥进入养猪行业,导致此轮生猪市场供应量猛增。因此建议,在当前形势下,政府相应调整补贴政策,提高生猪补贴门槛,将补贴范围限定在进入生猪养殖行业较长、同时具有一定饲养规模、具备相应技术人员的生猪养殖企业,从政策上扶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以达到稳定生猪市场之目标。

    2、发挥价格调节基金作用,采取措施刺激猪肉消费。建议在给予生产者补贴的同时,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低收入群体发放消费补贴,如类似消费券等,专门用于消费猪肉和猪肉产品,这样即可以刺激消费,促进生产,又能稳定市场生猪价格。

    3、增强科技投入,提升生猪养殖水平。政府应加大对科技推广的支持力度,在对养殖户进行科技培训的同时,加强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的推广。通过扶持建立示范样板点,充分发挥各级养猪协会的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生猪养殖水平,使养殖户通过科技创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猪生产效益,增强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
    
    4、合理引导生猪生产,保持适度规模。由于供应和需求的博弈结果将最终显示为“供应”决定价格,饲养业的高峰和低谷是正常的,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合理引导生猪生产,使其保持适度规模,以防止市场生猪价格的巨幅震荡。

    五、未来生猪养殖与价格运行趋势

    根据调查和从有关部门了解的信息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湘潭的生猪养殖具备较强的市场竟争能力。首先生猪存、出栏数量明显增加。上半年全市生猪存、出栏同比分别增长5.3%和4.7%;20户调查户生猪存栏数量为2529头,其中:育肥猪1127头,仔猪1270头,能繁殖种猪135头,较上年同期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其次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下,2008年以来全市能繁母猪存栏快速增加,为今年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三是随着国内外经济的逐步回升,市场对生猪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今年全市生猪生产的平稳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以及国家相关政策作用的相继发挥作用,市场对生猪的需求将逐步放大,从而拉动其价格的反弹;目前,生猪市场价格达到盈亏平衛点上轨,瘦肉型良杂猪市场价格在国家相关政策作用下,已达到每公斤11.4元左右,开始盈利。针对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结合相关专业人士分析,我们认为,下半年随着市场对生猪需求的增加,生猪价格将逐步走出低谷,养殖户将有利可图;但由于生猪保有量的同步增加,生猪价格的上升空间将受到制约。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