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来源: 时间: 2009-07-2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困难不断加大,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湘乡市统计局组织课题组走访了部分企业,了解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受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情况。

    一、湘乡市非公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湘乡市委、市政府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增加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的重中之重,加大扶持力度,使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企业1871家,其中规模企业128家。全年实现GDP79.0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72%。上缴各项税收4.94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82%,有力支持了地方财政建设,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湘乡市非公企业点多面广,在吸收劳动力方面手续简单、灵活,已成为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城镇无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力就业的主要渠道。

    二、金融危机对湘乡非公经济的影响情况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凸显,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各非公企业,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资金运作困难,产品滞销,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等现象,这些影响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制约。主要表现在:
    
    1、订单出现缩水。从去年以来,全国各地企业已在吃力地消化调整出口退税率、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带来的经营压力,而后又遭遇百年难逢的全球金融风暴,市场萎缩,订单减少。对非公企业来说,通过把扩大内需作为未来的救命草,内需又显得非常乏力,目前的企业可谓是腹背受敌,订单不足则成了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据调查了解,由于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外市场冷淡等因素影响,湘乡市冶金铸造、皮革等行业的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0%。

    2、产品大量积压。一方面,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购买力减弱,售货商的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加之国外市场需求不足,出口受阻。而生产企业的企业主又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和理性分析,在购买力减弱、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仍盲目组织生产,势必造成产品供大于求、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有的生产企业为使企业不停产甚至倒闭,仍然只得维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又不能及时发送到售货商,致使形成市场“有货无市”的现象。

    3、资金严重短缺。受去年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影响,非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加上销售资金难以回笼,一些企业已出现资金链断裂。虽然目前国家的货币政策有所调整,但受经济预期的影响,银行贷款依然谨慎。且企业向银行贷款要经过国家政策对口贷款、企业申报、财产抵押、物价部门审定、工商部门开证、银行业务部门调查等程序,手续非常烦琐,并且金额数目小。而原材料购买、扩大生产规模、设备维修和技术升级等都需要资金,加之其他融资渠道不畅,非公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显著改善,资金短缺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掣肘。 

    三、对湘乡非公经济发展的建议
    
    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制定了相应政策,出台了积极措施,从中央财政拿出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就如何引导和帮助非公企业走出困境,提高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应对危机,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调整结构。湘乡非公企业总体发展水平低,大多数非公企业是粗放式经营,产品雷同、低水平重复,科技含量低、污染较严重,市场竞争力弱;兄弟相残、恶性竞争现象较突出。当前,国外和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客观上为湘乡非公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调整机遇。要提高非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扶优扶强,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扶持有利于节能、环保、民生、就业的产业以及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下决心抑制那些成本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产能。 

    二是提升品牌。实践证明: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仅靠低价竞争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的附价值。通过与国内、世界著名企业合作联姻,提升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搭上市场“快车”,开辟向省外、国外市场进军的广阔天地。 

    三是整合联合。面对世界金融“海啸”的大风大浪,弱小的企业犹如一叶小舟,难以抵御风浪的冲击。只有组成联合舰队,才能增强抗风险能力,逆势而上。要以重组资产为纽带,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模式,形成资产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集约化经营,获得投入产出的最大化。通过对产业链的整合,增强各相关产业间的衍接,降低要素损耗,抗击成本上升的压力,减少或杜绝不必要的同行业内耗。众多的皮革、铸造等生产企业,可以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按股份制调整资产结构,成立专业性联合生产企业,形成几大产业集群。 

    四是融资注资。资金是企业的血脉,必须推进融资方式创新,缓解企业资金紧缺困难。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非公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加强银企沟通。推动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互利合作、风险分担机制。加快非公企业创业贷款融资平台扩容,引导更多的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加大对非公企业的信贷支持。推进为非公企业服务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增加非公企业的创业信贷供给。

[供稿:湘乡市统计局]

[责编:周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