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湘潭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日趋明显

来源: 时间: 2009-08-1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成功地避免了经济增长的过度下滑,总体形势企稳向好。进入下半年,全市经济回升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企稳回升的态势日趋明显,总的来说可以用“稳、旺、优、升” 这四个字来概括。“稳”就是生产企稳回升,“旺”就是需求持续趋旺,“优”就是经济运行环境不断优化,“升”就是居民收入稳步提升。然而,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一是早稻收成较好。尽管受气候因素影响造成早稻单产减少,但由于一季稻面积减少和直播面积增加,以及抛荒现象得到有效扼制,全市早稻面积较上年增长5.1%,使得早稻总产量平稳增长。据统计,全市早稻总产量为67.83万吨,较上年增长4.7%。二是生猪价格走出低谷。目前,市场土猪收购价格达到每公斤10.4-11元,良种猪每公斤11.4-12元,每公斤价格较上半年上涨近1元,养殖户开始盈利。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自5月份以来,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呈逐月攀升之势,同比分别增长16.5%、21.0%、23.8%,1-7月共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66.96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较上半年提升0.8个百分点。主要亮点:一是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1-7月,汽车(轿车和工矿特种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78亿元,同比增长1.9倍;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9亿元,增长3.6倍。二是非公有制企业活力较强。1-7月,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22.0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股份制企业88.97亿元,增长21.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4.12亿元,增长107.8%;私营企业17.34亿元,增长39.3%。三是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持续趋好。1-7月,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4.63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湘钢在抓好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通过挖潜增效,企业逐渐走出了低谷,扭转今年以来一直亏损的局面。 

    投资增幅继续攀升。7月份,全市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同比增长62.6%;累计完成投资181.29亿元,增长45.2%,创2005年以来最高水平,增幅较上半年提升3.7个百分点。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重大项目拉动强劲。1-7月,全市城镇以上投资项目1446个,增长36.4%,其中在建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1个,同比增加21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2个,同比增加12个,完成投资25.92亿元,增长3.5倍。二是技术改造投资强劲增长。1-7月,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01.27亿元,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5.9%,同比增长61%。其中湘钢完成技改投资22.12亿元,增长46.5%。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今年以来,全市继续大力培育住房、汽车、旅游、通讯、文化、餐饮等领域的消费热点,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摩托汽车下乡、购物节促销等活动。1-7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91亿元,同比增长19.8%。一是持续高温带动消暑商品消费快速增长。7月以来,全市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加上国家“家电下乡”对购买节能空调进行最高达850元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强力带动了空调、冰箱等家电的销售,1-7月,我市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38亿元,增长41.6%。二是房地产市场形势看好。一方面,1-7月,全市房地产销售面积67.85万平方米,增长0.3%,这是自去年6月份以来13个月中首次出现增长,其中7月当月销售面积18.3万平方米,增长8.6%;另一方面,商品房销售价格稳中有升,销售价格从3月的1918元/平方米上涨到7月的2148元/平方米,4个月上涨230元。

    招商引资形势较好。1-7月,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2亿美元,增长40.2%。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为677.46亿元,较年初增加107.98亿元;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10.93亿元,较上月增加8.73亿元,较年初增加90.56亿元。今年来新增贷款主要趋向于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68.6%,其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贷款占50%左右。
居民收入稳步提升,物价基本稳定。1-7月,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66元,同比增长11.8%。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8%。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下降1.9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累计下降7.83%,两者累计虽呈下降趋势,但环比均出现增长,其中工业品出厂价格是今年2月份来首次增长,这将有利于改善目前部分大中型企业效益不佳的状况。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市经济继续沿着回升的轨迹运行,且部分行业亮点纷呈,但是存在的问题仍不能忽视:

    1、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经济效益不容乐观。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9.54亿元,同比仅增6.4%;实现利税22.58亿元,下降44.9%,其中实现利润7.48亿元,下降63.4%。亏损企业93家,同比增长32.9%;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4.33亿元,与去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4.6%,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二是财政收入增幅再次出现回落,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1-7月,全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30.45亿元,同比增长7.9%,增幅较上半年下滑2.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9位,较上月后移2位。1-7月,全市财政支出39.58亿元,增长21.4%,增幅较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财政支出与收入增幅之间的差距较上半年扩大5个百分点,表明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

    2、外需持续萎缩。今年1-3月、1-4月、1-5月、1-6月,全市出口总额分别下降5.3%、23.2%、29.6%、38%,呈持续萎缩的态势。

    3、早稻收购形势不理想。据有关部门反馈信息,截止本月5日,全市市属粮库及私营粮食加工企业,共入库早稻1.97万吨,同比减少3.69万吨。早稻收购形势不理想,主要是受收购价格走低的影响。去年由于个人收购与集体收购纷纷抢购粮源,导致市场收购价格较高,而目前市场上,国有渠道早稻收价每百斤89元,个体每百斤88元,相比去年每百斤减少6元左右,使得农民普遍惜售。同时加上去年收购量较多使得全市国有粮库库容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早稻的收购形势。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责编:周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