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今年年初,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不断加深加剧。面对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科学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成功避免了经济增速的过度下滑,总体形势企稳向好。进入下半年,全市经济回升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企稳回升的态势日趋明显。然而,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生产企稳回升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一是粮食作物生产形势较好。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324.85万亩,较上年增长4.5%;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其中早稻产量为67.83万吨,增长4.7%,预计晚稻产量为78.9万吨,增长3.5%。二是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截止9月,全市肉猪出栏336.11万头,较上年增加18.65万头,增长5.9%;牛、羊分别出栏0.58万头与6.03万只,分别增长20.8%与6.7%。生猪价格涨幅明显,目前市场上出栏生猪价格达到5.6元~5.7元/市斤,养殖户头均盈利100元至150元。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良好。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8家,1—9月,实现农业产业化总产值154亿元,上缴税金1.6亿元,自营出口5012万美元,分别增长22%、13%和25%。1~9月,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48.66亿元,同比增长5.2%。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9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57亿元,累计实现225.47亿元,增长17.1%,增幅较上半年提升1.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行业逐渐走出低迷,1—9月,全市钢铁、发电、化工、电机四大行业的增加值增幅除钢铁行业较上半年回落2个百分点外,其余均出现明显回升,其中发电行业回升最快,上升了21.42个百分点。重点工业企业生产趋于稳定,1~9月,纳入全市月报统计的15家重点工业实现增产的有10家,较上半年增加3家,15家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9.3亿元,同比下降15%,和上半年基本持平。园区工业发展快速,9月份,全市园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1.2亿元,累计实现79.69亿元,增长32%。
(二)内需持续趋旺
投资增幅继续攀升。1—9月,全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79亿元,同比增长49.4%,创2005年以来最高水平,增幅较上半年提升10.4个百分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市115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93个,开工率为77.5%,完成投资15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4%。技术改造投资拉动强劲。1—9月,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75.3亿元,增长86.7%,拉动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5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24亿元,同比增长19.7%。主要亮点:一是房市升温。1—9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8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是自去年6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出现增长;商品房销售价格稳中有升,销售价格从3月的1918元/平方米上涨到9月的2136元/平方米,6个月上涨218元。二是旅游兴旺。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来潭旅游者105.87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44.5%;实现旅游收入2.45亿元,增长55.4%,旅游人次和收入均创下黄金周最高纪录。
(三)资金供应得到较好保障
招商引资形势良好。1—9月,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6亿美元,已完成年度计划的85.2%,同比增长13.6%。1—8月引进省外境内资金6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5%。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29.59亿元,较年初增加109.22亿元。新增贷款主要趋向于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9.8%。
(四)各项收入稳步提升
财政收入小幅增长。1—9月,全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40.71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继半年度后再次突破两位数,创今年来最好记录。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67亿元,增长18.3%;上划两税完成8.79亿元,增长5.2%;上划所得税完成4.25亿元,下降12.3%。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月,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09元,同比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6221元,增长9.8%,增幅较上半年提升2.5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主要产品价格回落对企业生产造成较大冲击。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没有明显好转,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不足,加上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工业产品价格出现回落,且回落速度加快。1—9月,全市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各月同比增幅为2.66%、0.81%、-1.06%、-1.35%、-3.35%、-5.91%、-5.35%、-5.55%、-5%,呈逐渐下滑之势。板材、线材、铁合金等主要产品价格都较上年同期有较大程度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产减缓。二是工业经济效益不容乐观。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7.43亿元,同比仅增1.5%;实现利税26.57亿元,下降39.2%,其中实现利润9.8亿元,下降56.4%。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8%,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三是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不理想。据省新型工业化考核通报, 上半年湘潭市在全省14市州中考核计分排名第六。今年下半年湘潭市工业要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有较大困难,而且全省各市州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省考核办法也更加严格,因此今年新型工业化考核要进入全省前三的难度相当大。四是后期工业供水形势较为严峻。受三峡蓄水及降雨严重偏少的影响,湘江水位持续走低,湘潭供水受到较大影响。根据最新气象形势分析,后期湘潭市干旱少雨局面仍将持续,湘潭市用水形势将日趋严峻。如果用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对后期工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二)外需持续萎缩阻碍经济回暖。今年3—8月,全市累计出口总额分别同比下降5.3%、23.2%、29.6%、38%、42.1%与47.5%,呈加速萎缩的态势。从规模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来看,9月份,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59亿元,同比下降77.2%,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23.4亿元,下降61.5%。虽然湘潭市直接出口的产品占经济总量的份额不大,但由于全国各地的出口都在大幅度萎缩,对湘潭市相关产品的需求减少,并有大量产品“出口转内销”,从而使湘潭市工业产品销售面临近年来少有的困境。
(三)财政收入质量有所下降,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尽管1—9月全市财政收入增幅创今年最好水平,但离全市年度目标还有一定差距。1—9月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比重为70.8%,较上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下降3.5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有所下降。1—9月,全市财政支出55.4亿元,增长29.3%。财政支出与收入增幅之间的差距达18.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扩大近10个百分点,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