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调结构,转方式”的整体部署,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全市经济呈现平稳较快运行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春耕农资物资充足。据有关部门反馈信息,截至2月底,全市共储备各类农资产品7.0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其中,尿素1.46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钾肥1.15万吨,复合肥2.55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0.73万吨与0.38万吨;碳铵、磷肥则有所减少。另外,农资价格稳中有降。目前,全市农资市场尿素、磷肥、碳铵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进口钾肥较去年每吨下降350元;低含量复合肥较去年每吨下降150元。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1-2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6.52亿元,同比增长20.9%。主要亮点:一是四大战略性产业实现开门红。1-2月,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业、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0.58亿元、13.87亿元、3.87亿元、0.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6.1%、211.0%、383.5%。二是重点骨干企业来势较好。今年全市纳入月报统计的16家重点企业1-2月实现总产值70.24亿元,同比增长21.1%。
投资需求强劲。1-2月,全市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39亿元,同比增长68.9%,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49.3个百分点。主要亮点: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47亿元,增长67.4%。二是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拉动强劲。1-2月,全市完成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16.63亿元,增长163.9%,拉动投资增长66.1个百分点;三是重点项目投资力度大。1-2月,全市投资额超过5000万以上的项目有6个,较上年同期增加3个。
消费市场较为活跃。在节假日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推动下,全市消费品零售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9.32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5亿元,增长26.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1.11亿元,增长18.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73亿元,增长21.6%。
春节黄金周旅游消费成为一大亮点。据旅游部门统计,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4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1亿元,较上年春节黄金周分别增长69.9%与83.7%,接待旅游人数和实现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红色旅游异常火爆。随着韶山一号工程全面竣工,景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全新的韶山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感受主席故里的发展变化,加上武广高铁通车与省内多条高速公路开通带来交通更加便捷,黄金周期间韶山接待游客较上年黄金周增加一倍以上。绿色旅游强势增长。2009年“湘潭市第一届生态休闲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为各农家乐带来了丰富客源,黄金周期间,明月山庄、茅浒水乡、源博园等农家乐,灯火辉煌、高朋满座、生意兴隆。商务旅游来势喜人。湘潭各大商场人头攒动。步步高广场春节前新装面业,新辟的省市特产专柜引来众多游客。高星级酒店出租率稳中有升。盘龙山庄大酒店迎来众多广东游客,华都国际大酒店、华宇国际大酒店等客房、餐饮、娱乐等营业场所处处爆满。湘潭市高星级饭店出租率高达90%,湘乡龙城宾馆的入住率连续三天达到100%。
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1-2月,全市新批外资项目5个,较上年同期新增3个;合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211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764万美元,同比增长15.7%。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受经济形势好转及去年基数低的影响(去年1-2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下降14.6%,地方财政收入仅增长1.7%),全市财政收入增速大幅提升。1-2月,全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 9.57亿元,同比增长52.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52亿元,增长34.1%;上划两税收入3.01亿元,增长150.0%;上划所得税收入1.04亿元,增长10.3%。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为723.11亿元,较年初增加31.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为484.48亿元,较年初增加36.74亿元。 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64.98亿元,较年初增加26.44亿元。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价呈上涨态势。1-2月,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1元,同比增长10.0%。2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累计上涨1.9%,环比上涨0.3%。特别是食品类、居住类同比累计分别上涨2.4%与6.8%。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同比累计上涨8.9%,环比下降0.94%。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累计上涨3.52%,环比上涨0.45%。
尽管目前全市经济继续平稳较快运行,但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外需形势仍不容乐观。1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35亿美元,同比下降6.3%;其中出口总额为0.37亿美元,同比下降37.5%,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增长12.5%)50个百分点,在全省14地市中位居倒数第一。同时,随着近期国际贸易保护加剧,湘潭市外需下滑的势头可能还要延续一段时间。二是工业要实现增产增效还受诸多因素制约。另外,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民生改善面临困难较多等问题均值得我们关注。
二、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国际方面:今年年初,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普遍认为,2010年世界经济将结束衰退,经济增长将由负转正。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3.4%。其中,美国增长2.5%,日本增长1.8%,欧元区增长0.9%。世界银行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2.7%,其中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增长8.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9%,高于此前预测的3.1%。然而全球经济衰退基本结束的同时,经济复苏之路却依然艰巨。国际劳工组织1月27日发布报告称,2009年世界失业率达6.3%。其中,发达经济体和欧盟为8.4%,中欧和东南欧及独联体为10.3%。加上近期国际贸易保护加剧,以及美国蓄意在西藏、对台军售等问题上挑起事端等等不利因素将给全球经济复苏之路带来诸多挑战。
国内方面:从今年来全国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完成情况来看,我国经济总体向好。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3531亿千瓦时,增长40.1%。其中工业用电量2582亿千瓦时,增长46.2%。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速均创历史新高,也超过了之前的市场预期。1月份汽车产销延续了上年良好的发展势头,产销分别完成161.47万辆和166.4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3.0%和124.0%,再创历史新高。旅游消费大幅上扬。春节国内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23.1%。1月份,我国出口1094.75亿美元,增长21.0%;进口953.07亿美元,增长85.5%;实现贸易顺差141.68亿美元。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6%;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0%......然而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如,近期股市低迷、房价攀高,影响居民消费信心;为了控制信贷规模过快增长,央行在1月18日、2月25日两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等。
综合以上分析来看,今年国际国内形势好于去年,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较多,一季度全市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三、后期对策建议
(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确保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要加快承接国际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充分利用湘潭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核心区域,以及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与5个省级园区与“两型”建设示范区的有利条件,加快承接国际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优化湘潭市产业结构。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尤其要重视依靠科技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三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湘潭市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40%以上,受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当前要千方百计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全力抓好项目建设,确保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在全市外需持续低迷,消费需求拉力不足的情况下,投资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至关重要。当前为确保投资持续快速增长,要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一是抓好项目的策划。围绕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等,策划一批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大项目;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策划一批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重大项目;围绕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策划一批重大民生项目等等。二是要加强在建项目协调力度。市委、市政府可按项目性质适当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协调力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三是要做好项目的融资工作。尽快落实2010年(第七届)银企洽谈周信贷合同,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抓住当前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条件,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省政策性资金笼子。四是要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对具有审批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对无故拖延和耽误项目审批与实施的部门及个人,要进行严肃处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打击力度,重点处理和查办一批。
(三)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近年来,湘潭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明显低于投资的贡献。当前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就应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一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消费信心。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就是解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解决消费者消费的“后顾之忧”,既可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扩大即期消费支出,又使新一轮的消费拉动具有持续性。当前应进一步完善城镇低保与农村低保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居民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积极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覆盖面等等。二是扩大消费市场,增强消费能力。要在合理规划城市商业网点,改造提升大型综合商场,积极发展连锁、超市、大卖场等新型流通业态的基础上,活跃城乡流通,培育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特别是要继续抓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配套落实,最大限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三是提高消费层次,培育消费热点。要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扩大消费,合理引导住房、汽车、通信等消费,全面拓展信息、教育、文化、旅游、健身休闲等消费领域。
(四)全力开拓海外市场,稳定出口需求。
虽然湘潭市对外依存度不高,但外需持续低迷将阻碍经济健康发展。因此,目前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稳定出口需求。一是积极开拓外需市场。要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当前可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步入零关税时代这一有利条件,扩大湘潭市与东盟的经贸往来。二是提升出口商品竞争力。目前由于湘潭市出口商品主要是钢材、农产品、纺织等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少的产品,在海外市场竞争力不强,是导致目前湘潭市外需市场持续低迷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着力提高全市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由拼数量、拼价格的低端竞争,向优质高效的品牌竞争发展,增强竞争力。三是加大出口企业扶持力度。针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保护和反倾销,密切关注重点企业、重点商品、重点市场的出口,结合湘潭市实际,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政策,维护出口企业合法权益。
(五)关注民生,全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2009年,全市农村居民务工收入占纯收入比重达到42.5%。目前,要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当务之急就是要千方百计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为此,要着手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抓住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好转,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这一有利时期,及时派工作组到输入地城市了解相关信息,根据其劳动力需求市场实际情况,对农民工进行“订单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率。二是要抓住年初,湘潭市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的开工,又将吸纳大量劳务用工人员,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与各建设单位加强衔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走上就业岗位。三是要全力帮助农民工创业。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鼓励农村劳动力利用自身技能和当地资源创业,同时在用地、工商登记、税费、贷款等方面给农民工提供最大的方便和支持。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刘敏 蔡和清]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