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粮食连获丰收 农民存粮知多少

来源: 时间: 2010-04-2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最近几年,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湘潭市粮食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加之天帮忙、人努力,全市粮食总产连续几年喜获丰收。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49.96万吨,比上年增产3.8%;截止3月31日,粮库储备粮3.92万吨,比上年增加56.8%。

  为及时了解当前全市农户存售粮情况,为相关党政领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按照农户存售粮专项调查的要求,湘潭市农调队今年四月上旬组织开展了调查年度(2009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农户存售粮情况调查。

  一、基本情况

  经过2009年度优化调整,本次调查末端样本为45户农户,分布在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其拥有耕地面积290.1亩,人口总数210人,户均耕地面积6.4亩。

  1、产、存粮情况:被调查农户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粮食总产量为244129.5公斤,户均产粮5425.1公斤,比上年度户均产粮3769.3公斤要增加1655.8公斤,增幅43.93%;存粮总量为51715.05公斤,其中晚稻谷50030.1公斤,占存粮总量的96.74%,中稻谷1684.95公斤,占存粮总量的3.26%,早稻谷则全部出售。截止3月底,农户户均存粮1149.22公斤,比上年度户均存粮391.28公斤要增加757.94公斤,增幅193.71%;自食自用数量47978.95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19.65%。

  2、售粮情况: ①在调查期内,售粮总量为197360.55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80.84%;其中早稻谷109108.5公斤,占售粮总量的55.28%,晚稻谷86365.05公斤,占售粮总量的43.76%,中稻谷1887公斤,占售粮总量的0.96%。户均出售粮食4385.79公斤,比去年同期户均出售粮食2175.46公斤增长2210.33公斤,增幅101.6%。②农户出售早稻谷均价为86.6元/50公斤,比上年同期93元/50公斤下降6.88%;中晚稻谷均价为94.5元/50公斤,比去年同期98.4元/50公斤下降3.96%。农户户均出售粮食总金额达到7909.55元,比去年同期的4094.38元,增加的粮食收入3815.17元。③调查的农户中90%以上的是将粮食直接出售给粮贩,除种粮大户外,直接出售给粮库或粮食加工企业的农户比例很少。粮贩收购农户的粮食后,再统一销售给粮库或粮食加工企业,从中赚取差价,每50公斤差价平均在5元左右。

  从调查所反映情况看,被调查者在粮食获得好的收成前提下,由于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价格的拉动等因素影响下,农户售粮较为积极。

  二、主要原因

  1、政策性因素推动。2009年元月24日发布的发改电[2009]19号文件就规定:“每50公斤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90元、92元、95元,比2008年均提高13元”。国家实行的粮食最低保护价政策增加了粮农和粮食企业对粮价上涨的预期,并提前反映到市场上来,农民售粮积极性高涨,农户在保证自己口粮的前提下,出售大部分粮食。

  2、市场格局的多元化。随着国内粮食市场的逐步放开,国有、个体、私营市场化格局支撑着国内粮食市场,且各具特色;由于个体、私营粮食收购、加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灵活性,一定层面上弥补了国有粮食收购、加工企业的不足;个体粮贩由于主动上门收购粮食,更加灵活方便、节省农户时间,收购的粮食对干度要求不高,价格虽低于送粮库的最低保护价(早稻每50公斤82元—90元,中晚稻每50公斤92元—100元),但除去运输、搬运、损耗等费用也相差不多。说明在粮食市场多元化和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个体粮贩周到的服务也进一步促使农民出售粮食。

  3、加工企业产能的扩张。从市粮食部门了解到湘潭地区国有粮食加工企业(如:聚宝米业、唐臣粮油、天人谷业、粮油总公司、裕湘公司等)到3月底止收购粮食达3.65万吨;小型粮食加工企业144家,其收购量占到粮食加工企业总收购量60%—70%。农户存粮调查资料表明,2009年度出售粮食给国有粮库85102.5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34.86%,通过粮贩销售给粮食加工企业112258.05公斤,占粮食总产量45.98%。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饲料生产企业、集贸市场、个体粮油购销门市以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在粮食购销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4、粮食产量增加。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种粮实行补贴等惠农政策深得农民朋友拥护,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009年中央的惠农政策进一步深入,粮价相对的高位运行,从45户农户的调查情况看:一是早晚稻补贴在上半年就一次性直接拨入农民的账户,到位率100%,粮食直补抵消了农资价格的上涨,所以农民从中得到了一定的实惠。二是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促使粮食种植面积与上年持平,保持了较高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三是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和下半年的风调雨顺实现了亩产量的增加,挽回了早稻欠收的损失。

  5、其他原因。①国家在农村推出的惠农政策增多,珠三角、长三角等大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也使返乡农民工选择在家务农(当前“民工荒”原因之一)。②通讯工具的普及,使得农民更加快捷地掌握了解不断变化的粮食市场价格波动,方便及时做出售粮的决策,达到利润最大化。③道路交通的便利,也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运输途中的粮食损耗。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唐鹤庭]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