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由于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家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即将拉开序幕的前提下;受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等利好因素刺激,湘潭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据全市3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558.40元,同比增长11.8%(下同),人均家庭现金支出3570.02元,增长17.2%,全市农民收支呈现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从上半年全市农民收支情况来看,工资性收入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推手,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家庭经营收入则由于牧业收入的减少,呈现负增长态势。现金支出受国家惠农政策影响,生产性支出和生活性支出同步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1、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674.05元,增长25.8%;其中:从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收入和外出从业得到收入人均分别为81.66元、692.09元和900.30元,分别增长35.7%、23.3%和26.9%。工资性收入的大幅增长,成为拉动全市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
2、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小幅下降。上半年,由于市场生猪价格的低位运行,生猪养殖效益的大幅下滑,养殖户收益明显减少。据统计:上半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2150.95元,下降0.1%,其中一、三产业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1661.63元和408.24元,分别下降1.1%和3.8%;一产业中人均牧业现金收入1369.08元,下降4.6%;二产业人均现金收入为81.08元,增长72.3%;上半年,由于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3、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由于农民自身利息、股息、租金、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等收入的增加,拉动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的大幅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43.48元,增长33.8%;转移性收入的增加,则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往的增多,以及农村养老制度的逐步完善,国家政策的扶持,养老金的不断提高,拉动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大幅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89.91元,增长20.8%。
4、现金支出明显增加,消费承载力进一步提升。由于国家惠农政策的大力扶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支出进一步增加,其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支出为3570.02元,增长17.2%,其中:人均生产费用支出为1085.77元,增长10.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92.42元,增长15.2%。
5、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近几年来,在中央相关惠农政策支持下,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活跃,农民消费结构日趋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升。2005年,湘潭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3%,2009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5%,今年上半年该系数下降到35.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当前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从上半年全市农民生活消费结构看,八大类消费除食品消费小幅增长外,其余七大类商品及服务消费均出现大幅增长的势头,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992.42元,增长15.2%,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增长3.0%,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及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其它商品及服务,分别增长17.6%、22.1%、39.2%、12.2%、33.3%、43.3%。可以看出,上半年农村居民用于改善自身生活质量的消费支出,保持较快的增幅。
二、因素分析
从上半年全市农民收入情况看,全市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日趋优化;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乐观。
1、有利因素
首先,体现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相继实施,如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家电和汽摩下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健全等,其次,由于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促使全市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三是今年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企业用工需求的增加,加之国家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民务工收入不断增加;四是今年以来,消费品市场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不断走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益水平。所有这些因素的融合,在一定层面上提升了广大农民的收益水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2、不利影响
纵观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形势,及当前国内外经济走势,全市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有所加大。首先体现在农业生产方面,主要表现为早稻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单产减产已成定局,加之上半年市场生猪价格持续低迷,部分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广大养殖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由于生猪养殖效益的下降,造成上半年全市农民牧业收入下降4.6%,影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下降1.4个百分点。目前,其价格虽有所回升,但还运行在盈亏平衡点下轨;其次,由于国民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保增长、防通胀政策的实施,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以及国家取消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将使一些高能耗、低附加值产能受到较大冲击,企业用工需求将相应减少;三是随着人民币汇改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欧州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全面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都将对国内部分产品的出口形成打压,特别是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造成一定冲击。这些不利因素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有效消化,将对今年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农民外出务工形势,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全市粮猪生产的产业优势和劳动力资源的规模优势,正确指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和合理引导农民外出务工。
首先,加强后段早稻田间管理,农技部门切实做好技术指导工作,以确保早稻获得较好收成。其次,充分利用全市生猪生产的自身优势,整合各级生猪合作社资源,理顺产销渠道,提升规模优势和市场定价话语权,把握好湖南御邦大宗农产品交易所的“现货中远期交易”这一平台,合理组织好全市生猪生产,锁定未来生猪价格,以化解市场风险因素;同时加快生猪深加工产能建设,延伸产业链,提升其附加值,以确保全市生猪生产可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其劳动技能,增强其就业机会;同时,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发挥其带动作用,以消化本地劳动力和农产品资源,促进农民本地就业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确保今年农民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唐鹤庭]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