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早稻生产及收购情况浅析

来源: 时间: 2010-08-1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为及时了解今年全市早稻生产及收购情况,湘潭市农调队走访了市农业局、粮食局等部门,以及粮库、粮站、粮食加工公司等粮食收购点,深入了部分农户,收集相关资料,对今年全市早稻生产及收购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一、基本情况

  1、生产情况:今年全市早稻生产在中央、省相关政策(省农业厅下达湘乡市扩面2万亩任务)和各级政府相关措施激励下,早稻生产保面工作做得较好,据统计:全市春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0.99千公顷,较上年增长1.3%。其中春夏播谷物面积为106.93千公顷,增长1.3%。早稻播种面积为103.79千公顷(155.69万亩),较上年增长2.38%,净增2.41千公顷。

  据农业部门专家介绍,今年由于气候因素影响,早稻成熟期比往年推迟约7—10天,尽管各县(市)、区对灾害性气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但今年早稻亩产还是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据统计:全市早稻亩产为433.0公斤,减产10.16公斤,减幅2.3%;而由于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全市早稻总产量达67.42万吨,较上年增产0.03万吨。

  2、收购情况:7月22日,全市早稻收购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早稻收购工作正式启动。去年,全市共收购粮食35万吨,销售46万吨,加工粮油产品18.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今年预计全市可收购早稻14万吨。为搞好今年的收购工作,湘潭市粮食部门在早稻收割之际及时准备了有效仓容16.5万吨,收购资金3亿元。截止至7月30日止,全市早稻入库0.52万吨,比去年同期1.25万吨,减少0.73万吨,减幅58.4%。目前,全市早稻的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95元左右,高于今年国家公布的93元的最低收购价;比去年每50公斤90元的早稻收购价格上涨5元,涨幅5.6%,截止8月11日止,全市市属国有粮库入库早稻2.79万吨,同比增长2.5%,中诸粮湘潭直属库入库早稻0.77万吨,增长2.92%。据最新情况反馈:个别地市的收购价正在悄悄上涨,几乎三五天一个价,湘潭市近期收购价有可能到每50公斤98元。调查的农户中90%以上的是将粮食直接出售给上门收粮食的粮贩,出售价格为每50公斤90元—93元不等,除种粮大户外,直接出售给粮库或粮食加工企业的农户比例很少。粮贩收购农户的粮食后,再统一销售给粮库或粮食加工企业,从中赚取差价,每50公斤差价平均在5元—7元左右。

  二、情况分析

  今年上半年因受四月倒春寒、五月低温阴雨、六月洪涝灾害等连续灾害性气候的影响,早稻收成不很理想,尽管各县(市)区采取了召开紧急会议、下发相关文件、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等积极的应对措施,但今年早稻亩产量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减产,同时,由于早稻收成不理想,造成农户惜售情绪加重。

  1、直播田减产严重。据实地调查及农业部门资料表明:今年早稻生产期间,由于天气因素影响,直播田秧苗受损严重,全市28.1万亩直播早稻单产减收51公斤,抛秧、插秧受天气影响不是很大,直播是今年湘潭市早稻减产的主要因素。

  2、惜售情绪加重。早籼稻收成好坏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影响,今年早稻减产为早籼稻价格的坚挺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调查所反映的情况看:由于相关政策的扶持、粮食普遍减产的现实,以及收购价格逐步上扬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售粮观望心理较重;如果农民惜售心理较强,使得市场粮源有限,自然会促使价格抬升。

  三、后期建议

  1、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粮食收购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要求一定规范好粮食收购秩序,加强市场监管,稳定价格,严禁打白条,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与粮食收购工作相关的各部门加强协作,工商、物价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营造良好的收购环境。各粮食收购企业也要做到加强行业自律,确保市场稳定,做到敞开收购,随到随收,明码标价,计量公平,按质论价,服务周到,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密切关注粮价波动。物价部门应时刻留意早稻价格在这段时间的走势,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情况,慎防个别粮贩炒作粮价,制造“暴涨暴跌”假象,牟取私利,坑害农民。 

  3、加强气候预警。联动气象部门,通过电话通知、短信息发送等现代通讯形式进行灾害性气候预警工作,以确保今年全市晚稻生产。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黄启洪]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