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有度 机遇在握

来源: 时间: 2012-07-0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延续2010年四季度以来的回调趋势,增长速度处于下行状态。由于湘潭经济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重化特征明显,运行走势也与全国形势趋同。目前,中央稳定经济增长的措施正逐步推出,未来一段时间外部环境变化、政策调整有利于湘潭经济增长企稳回升。因此,可以认为,增速回调将不会持续太久,经济上行只是时间问题。但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骨干企业生产下滑,财政增收压力增大,进出口贸易降幅继续扩大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一是农业生产形势向好。全市早稻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今年早稻种植面积152.3万亩,较上年增加0.53万亩,从早稻生长情况看,虽然年初以来全市阴雨天气较多,但总体气温适宜,目前早稻长势较好。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今年新增湘莲基地3679亩、楠竹基地1667亩,全市有49.34万亩农产品基地通过无公害基地认定,87个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39个产品通过绿色认证。生猪养殖保持盈利,据调查,目前市场生猪价格维持在13.0-13.4元/公斤,自繁自养户头均利润在80元左右。二是工业生产企稳回升。5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9亿元,累计为251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幅较1-3月、1-4月分别提高0.2、0.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显现企稳回升势头。民营企业逆势而上。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55.13亿元,增长37.8%,高于全市增幅18.4个百分点。中小企业生产增长较快。1-5月,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8.2亿元,同比增长34.7%,增幅高于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幅15.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稳中求进。1-5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01.5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先进装备产业、信息产业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28.1%、35.7%。预计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在15%以上,下半年形势会更好。

  (二)内需动力继续走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湘潭市内外需求表现不一。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钢材等主要出口产品需求疲软,导致湘潭进出口总额连续5个月呈现负增长态势。但内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今年全市计划完成投资850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92个。虽然持续的阴雨天气给施工带来不少困难,但是全市投资项目推进有力。一是新开工项目来势看好。1-5月,全市新开工项目606个,较上年同期增加64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87.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8%。二是重大项目进展顺利。1-5月,全市累计完成投资累计过亿元的项目有25个,较一季度增加1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5个。1-5月完成204.35亿元,增长39.5%,对全市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预计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在40%以上。

  消费运行平稳。1-5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亿元,增长15.5%。其中,农村市场增长23.6%,增幅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农村市场消费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万村千乡”、“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持续发力。1-5月,全市新建万村千乡农家店493家,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0.7万台,销售量和销售额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

  (三)经济运行环境平稳。今年以来,湘潭市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物价回落,房价保持在合理区间,金融市场平稳,经济运行的风险降低。一是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控制。1-5月,全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6%,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从八大类消费品当月环比来看,食品类环比上涨1.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环比上涨0.1%,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与上月持平,居住环比下降0.3%,交通和通讯环比下降0.1%。商品房销售降幅继续收窄。1-5月,全市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43.02万平方米,下降7.5%,降幅较1-3月、1-4月分别收窄了41.3、10.1个百分点。二是银行信贷保障有力。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032.79亿元,较年初增加104.63亿元,同比增长18.3%。通过举办第九届银企融资洽谈活动,全市银行机构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等领域支持力度,加大了对县域经济、韶山市实现率先富裕的信贷支持。至4月末,全市新增中小企业贷款8.3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6.9%,县域经济发展获得17.4亿元,占新增贷款的48%。

  (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是园区经济朝气蓬勃。1-5月,全市省级以上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14.28亿元,增长18.0%。其中高新、九华分别实现25.96亿元、31.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32.7%。1-5月,九华新增投资企业19家,实现产值38.08亿元;高新区新增注册企业达67家,有的已经投产,有的即将达效,远大住工预计全年新增产值10亿元,新新线缆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8亿元,华湘环保预计全年新增产值4亿元等等,不断壮大园区经济,为湘潭发展增添活力。二是县域经济来势看好。一季度,除岳塘区外,其他县市区GDP增速均超过全市增速,其中湘潭县、韶山市分别高出全市3.4和4个百分点。三个县(市)共完成财政收入13.6亿元,增长36.2%,比全市平均增幅高出21.3个百分点。三是招商引资稳步增长。以中博会为契机,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1-5月,全市新签约项目55个,其中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23个,5亿元以上的10个;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6个,实际利用外资到位2.2亿美元,同比增长7.9%。

  (五)民生问题不断改善。一是居民收入较快增长。1-5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209元,增长16.6%,增幅较一季度提高;农民收入在外出务工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在工资性收入有力拉动下,后期可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二是就业工作稳步推进。1-5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59.8%。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28万人,完成63.9%,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57人,完成70.8%。三是财政惠民支出较快增长。1-5月,全市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9.1%、51.2%、22.9%。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运行存在压力。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市场有效需求趋紧,受此影响,全市一些行业感觉订单不足,销售不畅。1-5月,受全国钢铁市场供需大环境影响全市钢材产量同比下降4.5%;受全国汽车行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影响,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8.2%。1-5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4.03亿元,同比仅增长1.2%,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回落63.9个和26.5个百分点。1-5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4亿元,同比下降7%;其中亏损企业51家,亏损额为7.5亿元,同比增长6.25倍。

  (二)财政增收困难必须重视。受工业运行趋缓、政策性减税、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全市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幅度较大。1-5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4.49亿元,同比增长14.9%。主要原因是:一是部分主要税种出现较大幅度负增长,1-5月,全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同比分别下降13.8%、17.9%、28.8%。二是重点税源户出现大幅下降。1-5月,国税部门监控的20家企业中有15家出现负增长,合计比去年同期减少2.64亿元;地税部门重点监控的14家重点税源企业中有10家出现负增长,合计比去年同期减少4500万元。

  (三)外需低迷有待加力。1-4月,全市进出口总额6.21亿美元,同比下降31.5%。其中出口完成2.31亿美元,同比下降23.3%,降幅较一季度扩大9个百分点。出口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钢材、机电等主导产品出口大幅下滑所致,1-4月,全市钢材与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分别下降28.9%与19.3%。

  三、后期形势研判

  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是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突出。美国、日本经济分别连续第3个季度实现增长,欧元区暂时避免了技术性衰退,新兴经济体依然维持较快增长。但是欧美主权债务危机风险继续上升,失业率高企,政策空间上受到政治和经济双重制约,给经济复苏带来不稳定、不确定。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6月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全球经济2012增长2.5%,低于年初预测0.1个百分点。

  从国内环境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但经济运行出现企稳迹象。1-4月份,我国工业回落速度有所加快,消费、出口需求有所收缩,物价涨幅收窄。进入5月份,我国工业增长有所企稳,消费开始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有所回升,总体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国家宏观调控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政策调整更为积极,预计下半年经济形势有望好转。

  从湘潭自身经济运行看,尽管全市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后期企稳回升的有利因素较多。一是政策机遇多。针对国内经济下行,国家突出稳增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投资方面:国家保障房建设力度增大,民生投资和对特定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大;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项目。投资有望继续高位增长。融资方面:央行年内已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与6月8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国家还将从中央投资计划和资金的下达进度、债券发行力度、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保障、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和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多渠道缓解资金压力。资金供给将更有保障。消费方面:国家新一轮扩大消费政策正在陆续推出,特别是6月1日开始实施363亿元财政补贴促进节能家电等消费政策,将拉动4000—5000亿元的社会消费需求。同时,最近省政府明确,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和家电、摩托车下乡等等。随着这些政策效果的显现,我市消费将逐步回升。产业升级方面:最近,国务院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全市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经过前几年的发展,全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投资高位高速增长带来的乘数效应释放,园区经济活跃对全市经济形成有力支撑。市委市政府为应对复杂经济形势,制定了一揽子有效的政策措施,将有效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三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较强,空间较大。从近期来看,今年全市固定资产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对经济提供稳定动力;从长远来看,全市县域经济、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空间较大,经济活动有望进一步激活释放。

  综合分析,后期湘潭经济运行有望走出新一轮的回升轨迹,但由于市场供需矛盾缓解尚需时间,政策效应表现存在时间差,经济回升幅度短期不可能很大。但只要我们积极抓住中央宏观调控机遇,坚定不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大企业扶持力度,齐心协力推进项目建设,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仍可有望圆满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建议

  (一)抢抓政策机遇,加快项目建设。温家宝总理在湖北考察并与六省负责人一起研究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传递出新的宏观调控信号,结合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及稳健货币政策,预计下一阶段将有系列刺激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的措施出台。我们要主动对接,抓住政策机遇,加快项目建设和项目储备,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省笼子。对尚未落地、开工建设的项目,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对在建项目,抓住当前的施工黄金季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达产达效。

  (二)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困难时期。重点关注其中增速呈过快下滑趋势的企业,组织协调好煤、电、油、气、运等主要生产要素的调度和保障,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解决用工、融资等方面的困难,通过实行“一企一策”的帮扶,千方百计扭转下行局面。同时,加大对本地产品的支持,组织召开产品推介会,在价格同等、质量合格的前提下,鼓励优先购买和使用本地产品。

  (三)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通过政府减税、企业让利为提高劳动者报酬提供制度性保障。稳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同时着力挖掘新的消费热点,拓宽消费空间,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不断规范和优化商业网络布局,优化居民消费软硬件环境,促进潜在消费能力释放。

  (四)着力改善民生,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精心办好各项重点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对为民办实事情况的督促检查。扎实做好就业、社保等工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人员等群体的就业指导与帮扶;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安全饮水、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蔡和清  符剑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