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上半年服务业发展亮点纷呈

来源: 时间: 2012-07-2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上半年,面对宏观增速普遍下滑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通过规划引领、项目带动、环境优化,服务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服务业运行的亮点

  (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攀升。1-6月,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95.58亿元,同比增长11.7%,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4.23%,与同期基本持平,但较2011年度提高了2.82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投资高位运行。1-6月,全市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8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6.13%,同比增长45.1%,高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税收贡献突出。1-6月,全市服务业实现税收21.4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为47.6%。其中服务业地方税收完成15.07亿元,占服务业税收的70.42%,同比增收3.12亿元,增长26.07%,高出全市地方税收增速6.57个百分点,占全市地方税收的比重为65.07%

  (四)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1-6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1924人,其中服务业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8515人,占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的58.0%

  (五)服务业重点行业的发展显示出蓬勃生机

  1、消费市场平稳。1-6月,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51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0.4亿元,增长25.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7.6亿元,增长12.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92亿元,增长27.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0.59亿元,增长25.2%

  2、金融业稳健运行。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实现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052.38亿元,比年初净增124.22亿元,同比增长13.38%,高出上年同期0.5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多增23.6亿元,增幅位居全省各市(州)第一,高出全省平均增幅3.2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50.26亿元,比年初净增92.81亿元,增幅为14.12%,高出上年同期5.7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多增了48.7亿元,贷款增量位居全省各市(州)第二。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量存贷比为71.29%,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58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7个百分点。

  3、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6月,全市旅游市场呈现高端客源增长、过夜游客增多、人均消费增加等特点。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60.57万人次,同比增长21.36%,实现综合旅游收入71.24亿元,增长25.64%

  4、交通运输业持续较快发展。1-6月,全市完成货运量3948万吨,同比增长12.8%;客运量2474万人,增长10.4%;货物周转量479958万吨公里,增长29.6%;旅客周转量144181万人公里,增长6.6%

  5、房地产业健康平稳有序发展。1-6月,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56亿元,同比增长30.9%。完成房屋竣工面积75.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0%;实际销售面积63.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2%;实际销售额20.77亿元,同比下降10.8%。房屋销售均价每平方米3286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长沙、株洲相比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六)一产业中服务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1-6月,全市一产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6亿元,同比增长16.4%。全市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80家,同比增加50家,协会110家,成员户18.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0%。农民专业合作社正逐步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至6月底止,合作社资产总额达18.5亿元,比周期增加3.25亿元,年销售收入达32亿元,同比增加2亿元。拥有注册商标61家,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达32家,带动土地流转达到35万亩,占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的70%以上。

  二、服务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湘潭服务业发展比去年虽有好转,但服务业发展的现状还不容乐观,不论是速度、总量,还是结构、效益,都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与推进“两个率先”、建设“幸福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任务差距较大。

  (一)速度不快。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1.7%比全市GDP的增速低了一个百分点,与工业增加值增速相比差距更大,而且多年来,湘潭服务业增速一直落后于GDP增速,201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速1.4个百分点。

  (二)发展不稳。湘潭服务业已逐步进入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从整体情况分析,目前全市服务业发展仍不稳定,表现为不同企业发展与消亡变化快,诸多因素影响,使企业营业收入忽高忽低,波动很大。2011年,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年报统计单位有282家,而上半年因达不到限额以上标准或者破产消亡就减少了17家,新增的也只有11家,总数减少了6家。

  (三)结构不优。全市商贸、物流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信息、科研、金融、文化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上半年,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完成增加值42.11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1.53%;金融业仅占5.3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仅占4.63%

  (四)龙头企业缺失。全市部分服务业产业尽管在不断扩大,但规模化效益不明显,产业集中度较低,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具有先进管理理念、高端技术含量和优质经营的品牌企业的短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湘潭服务业的发展。

  三、实现服务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的同时,发挥湘潭资源禀赋优势,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两大主导产业和新兴服务业,推动重点服务业产业做大规模、做响品牌。目前,全市新兴服务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单位数不多,规模又小,技术装备程度不高,总体上还比较弱小。但它们代表服务业新的发展方向,并且能够带来高附加值,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传统服务业的繁荣,新兴服务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全市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主张政府引导,加快市场化运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规划指导作用,加强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产业升级为主线,以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为方向,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集聚发展,实施项目带动,培育特色品牌,努力形成三次产业融合互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新格局,推进湘潭市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同时为各类经济实体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三)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努力提升产业水平。项目是各类经济活动的最终载体,发展服务业关键在于项目。我们抓住了一个项目,服务业的发展就向前迈进一步;我们抓住一个大项目,服务业就会向前迈进一大步。一是要全力抓好项目引进。要抢抓新一轮战略转移投资者投资转型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商力度,瞄准国内外知名领军型企业,大力引进服务项目、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二是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全市确定加快推进5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104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31.9亿元。三是要打造知名品牌,促进产业升级。在加强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积极鼓励全市服务业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主动与国际、国内标准对接,取得权威性认证,争取更多的企业进入国家服务业500强、行业100强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创建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星级企业等。要加快推进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的信息化、规模化改造步伐,实现传统服务业发展的智能化和网络化。

  (四)努力培育骨干企业,提升行业竞争力。鼓励支持企业上新设备、建新项目,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机制、组织模式,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使之尽早成为省内、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重点支持步步高、心连心、洪盛物流、伟鸿冷链物流等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引导全市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企业和服务业品牌通过连锁、联营等形式不断扩大规模。同时,支持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跨区域发展,建立生产服务、营销服务、外包服务等网络,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之中不断发展壮大。通过规模的扩大和走出去战略,逐步使大中型服务业骨干企业成为全市服务业的主体,实现全市服务业的飞跃。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李立武]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