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湘潭规模工业发展稳中有进

来源: 时间: 2012-07-3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全市工业战线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工业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04.76亿元,同比增长15%。

  一、主要特点

  (一)整体增速〝低开稳走〞。2-6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各月累计增幅分别为13.6%、14.5%、13.8%、14.7%、15.0%,呈逐步回升势头。同时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开始逐渐缩小,由1-2月(4.3个点)、 1-3月(2.5个点)、1-4月(2.1个点)、1-5月(1.2个点)缩小到上半年的0.4个百分点。

  (二)支柱产业喜中有优。上半年,全市36个大类行业中, 32个大类行业均实现增长。六大支柱产业 “五升一降”,共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10.6亿元,增长13.9%,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70%。其中,先进装备产业增加值65.92亿元,增长22.1%;新能源产业19.04亿元,增长18.8%;电子信息产业12.21亿元,增长39.3%;汽车及零部件产业27.86亿元,增长22.8%;食品产业30.8亿元,增长19.2%。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业54.77亿元,下降2.4%。

  (三)重点企业降幅继续收窄。随着市委市政府“重点企业帮扶活动”的纵深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得到有效缓解。6月,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12家重点企业中,有10家环比实现增长。上半年,12家重点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22亿元,同比下降3.1%,降幅比1-4月和1-5月分别收窄3.9和2.4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明显。长期以来,钢铁冶金、水泥建材等传统重化工业在全市工业中占比较大,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为突出,致使全市工业经济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如湘钢的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13.7%,用电量占到全市工业用电量的51%。上半年仅此一家便分别拉低全市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增速8.5和9.7个百分点。钢铁行业所占比重偏大,折射出全市的汽车、机械装备等还需继续发展壮大,加快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

  (二)产品市场有效需求不振。今年以来,随着产业刺激政策的陆续退出,全市大部分行业、企业均感到需求不足,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萎缩。受工程机械市场低迷,加上同行业部分企业采取“零首付”等恶性竞争影响,江麓塔式起重机上半年订单数与发货数同比下降都在40%以上,液压机上半年订单数与发货数同比均下降10%左右;大唐发电受今年工业用电需求下降和水电充足影响,上半年大部分时间只保持一台30万千瓦机组发电,生产能力未得到有效释放。

  (三)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19.72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盈利企业741家,盈利额29.88亿元;亏损企业52家,亏损额为10.16亿元,增长2.56倍。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价格出现倒挂。据调查,企业一线员工工资、原材料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呈普遍上涨趋势,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产品价格不升反降。如纳入月报统计的重点企业湖南韶峰水泥集团上半年熟料、水泥平均成本同比分别上升14.9元、22.5元,而售价同比分别下降了11.9元、4.2元,极大压缩了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资金瓶颈依然突出。虽然央行今年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了部分流动性,但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可供抵押资产,很难直接从银行贷款,即便通过担保贷款,融资综合成本也比较高,再加上财务成本居高不下,较多企业货款回笼都是银行承兑汇票(兑付期3-6个月),资金回笼期延长,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资金压力。

  三、形势预判

  从国际形势来看,尽管目前世界经济表现疲弱不振,在短期内难以复苏,但各国“保增长”的努力毫不动摇。美联储、日本近期决定继续维持“零利率”水平不变,7月5日,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再次下调25个基点至0.75%的历史最低水平;欧洲稳定机制(ESM)推出的12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为欧债危机的解决带来利好预期,7月20日,欧元区财长会议通过西班牙银行业援助协议等。

  从国内形势来看,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但企稳迹象初步显现。6月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5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与5月份PMI比4月大幅回落2.9个百分点相比,回落幅度明显减小。近期,国家启动了一系列预调微调措施,如鼓励重大项目投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结构性减税、促进节能产品消费等,将会为稳增长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全市情况来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入开展重点企业帮扶活动工作方案》等一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每月召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深入开展企业帮扶活动,及时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到位,效果将会逐步显现;同时,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如泰富重工、蓝思科技、胜利钢管、新新线缆等项目建设正在加快进度,7月份有望新进一批规模工业企业,这些都将带来新的增长点。

  综合分析判断,虽然市场供需矛盾缓解和政策效应的放大存在时滞,但后期全市工业经济有望继续企稳回升。

  四、后期对策建议

  为确保全年工业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后期提三点建议。

  (一)抓项目。一是抓好项目申报。抢抓国家政策微调的机遇,积极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沟通汇报,努力让一批优质重点项目进入国、省计划笼子。二是抓好项目引进。充分利用全市在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方面的自主创新技术,策划包装重大项目,加强央企、省企对接,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国内外知名企业,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三是抓好项目实施。重点抓好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港口工程机械等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湘钢技改、湖南新新线缆技改等10大技术改造项目,大唐湘潭发电1号机通流改造、江南机器节能减排专项工程等10大节能降耗项目。力促泰富重工、蓝思科技、胜利钢管等新上项目尽快达产达效。

  (二)抓企业。一是全力以赴开展重点企业帮扶活动。特别要关注增速快速下滑的企业,组织协调好主要生产要素的保障,帮助解决用工、融资等方面的困难。二是加快推进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三是做好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培育扶植,做大增量,打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抓市场。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市内产品的品牌培育、宣传和推广。相关部门要加大出口退税、税收减免等有关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努力拓宽销售渠道。鼓励市内能源、交通、水利、保障性住房等重点建设项目所需的材料、设备在质量过关、价格合理的基础上优先采购本市产品。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周亮]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