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消费、净出口三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通常被称为“三驾马车”。三者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有所不同。对湘潭来说,“三驾马车”主要以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为主。
一、最终需求结构分析
(一)需求总量及结构。按支出法核算,国内(地区)生产总值(GDP)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三部分组成,前两者合称内需,净出口为外需,三者统称为最终需求。消费需求指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某个时期内,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为消费率。投资需求即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某个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则为投资率。净出口包括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某个时期内,净出口占GDP的比重就是净出口率。
2003年以来,湘潭地区生产总值及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总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投资需求的增速快于消费需求。湘潭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从2003年的259.2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282.39亿元,是2003年的5倍;同期,资本形成总额从100.14亿元增加到780.79亿元,是2003年的7倍多;最终消费从155.14亿元增加到524.53亿元,是2003年的3倍多,从总量来看,投资需求总量增加较快。从结构看,2003年以来,湘潭投资率和消费率基本呈现此升彼降的态势,且年均投资率高于消费率8.9个百分点。其中,投资率从2003年的38.63%上升到2012年的60.89%,10年期间提高了22个百分点;消费率从2003年的59.85%下降至2012年的40.9%,10年期间下降了19个百分点。
(二)消费需求结构。居民消费一直占全市消费总需求的主要份额。2003以来,随着政府消费的逐年增长,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则相应有所下降。同时,由于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等原因,居民消费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比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0年期间,全市实现政府消费从24.56亿元增加到96.66亿元,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从15.83%上升到18.43%,提高了2.6个百分点。而居民消费总额从130.59亿元增加到427.87亿元,总量有较大的增加,但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则从84.17%下降至81.57%,下降了2.6个百分点。
从居民消费构成来看,2003年,全市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分别为82.75亿元和47.83亿元,二者比例为1.73:1。2012年,两大居民消费总量增加到287.54亿元和140.33亿元,二者比例则扩大到2.05:1。两者的比重进一步扩大。
(三)投资需求结构。2003以来,湘潭市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鼓励企业不断提高资金流转效率和存货周转的灵活性,资本形成总额大幅度增加。从投资需求构成看,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主导地位明显,截止2012年,占总投资需求近八成。全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从2003年的73.6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606.07亿元,占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从73.55%上升到77.6%,提高了4个百分点。同期,存货增加额从26.49亿元增长至174.72亿元,占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则从26.45%下降至22.38%,下降了4个百分点。
二、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分析
本文通过各需求贡献率和拉动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点来分析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需求贡献率,指各需求增量与生产总值增量(不变价)之比。拉动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点,则是用各需求贡献率乘以生产总值(支出法)增速。
2003以来,湘潭经济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
(一)投资需求是提升湘潭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投资需求对湘潭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十分突出,投资需求大小直接影响到湘潭经济运行的质量。2003年至2012年,年均投资贡献率达59.14%,拉动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个百分点。其中,2009年,投资贡献率为101.71%,贡献率创10年期间最高值。拉动当年生产总值增长13.93个百分点,投资需求在金融危机后“保增长”的关键时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二)消费需求是促进湘潭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对投资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投资需求具有“名为当期需求、实为下期供给”的两重性,是一种相对意义的“最终需求”,能否保持投资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最终取决于消费需求的增长。2003以来,消费贡献率在波动中保持平稳,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30%,年均消费贡献率为44.7%,拉动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0个百分点。其中,2003年,消费贡献率为63.49%,居10年中最高,拉动当年生产总值增长7.3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为湘潭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净出口需求萎靡不振影响到湘潭经济增长。多年来,由于全市大型企业大都是一些老国营企业,企业技术改造没有跟上,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全市净出口总额一直偏低,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近几年湘钢经营不景气,严重影响了全市的出口。2012年全市净出口总额为-3.64亿美元,出口比进口还要少些,对GDP贡献率是负9.45%,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市经济的增长。
三、对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建议
(一)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作用。投资是引领湘潭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投资的规模和运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湘潭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影响着湘潭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这几年,湘潭引进了吉利汽车、蓝思科技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大项目,为湘潭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湘潭更要借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的契机,尽快确定一批扩大内需见效快、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大、打基础管长远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尽快启动一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型工程项目,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关键项目建设。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高新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增强投入,千方百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湘潭经济增长。
(二)增加居民收入,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是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就必须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和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积极培育中等收入阶层,扩大消费群体,增强消费拉动。二是要注重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农村市场是一个广阔而又具潜力的市场,因此政府部门应制定有利于农村市场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资、现代化农机具、农村实用汽车、房屋建材及装饰装修材料、通讯、文化等具有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商家落户农村市场,方便农民即期消费。三是确立扩大消费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应以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变动为出发点。从当前湘潭消费需求结构变动趋势看,食品、衣着等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家用设备、文化娱乐、交通通信等消费比重持续提高。因此,应大力发展符合消费需求结构变动趋势的产业,开展信息服务、金融理财服务、租赁服务、社区服务、家庭个人医疗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拓展消费领域,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四是发挥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在居民消费增长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在厉行节约的政策下,我们应该在政策和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增加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经常性业务支出,特别是通过增加职工工资来扩大政府消费,进而扩大最终消费。
(三)提高产品竞争力,积极扩大出口,发挥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一是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重点扶持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步伐。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钢材、机电、机械设备等现有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保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积极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重点发展汽车、生物医药、家用电器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创建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引导企业出口从数量型、创汇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积极改善出口环境,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出口效益,尽快消除贸易逆差,促进对外贸易增长。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谢湘年]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