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经济条件下,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赢得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经营水平,是赢得市场先机和成功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增强竞争优势的根本。而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活力的源泉,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适合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企业才能保持昌盛不衰。企业科技活动开展的状况和其科技投入的力度,是关系和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当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就如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相关建议。
一、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五大特点
(一)科技活动人员大量增加,自主创新投入力度加大。科技活动人员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科技活动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经过多年的积累,湘潭市规上工业企业储备了一定的科技人才。2012年年末,全市828家规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91103人,其中科技活动人员15376人,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8.05%,比上年增加332人。科技活动人员中具备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5339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34.73 %。从事研究与试验(R&D)人员有12294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79.9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科技活动人员中R&D人员所占比重上升,反映了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开发人力投入力度加大。
从全市七大支柱性行业技术创新人员情况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2012年R&D活动人员达到8462人,占全市R&D活动人员的90.74%。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技术创新投入人员力度最大,R&D活动人员达到3220人,占全市技术创新的三分之一。
(二)R&D活动经费强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一定的经费投入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企业R&D活动经费、技术改造经费、技术引进经费和消化吸收经费基本能够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情况。201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支出总额3336192.72万元,技术改造经费559395.6万元,技术引进经费1685.9万元,消化吸收经费172万元,购买国内技术经费24.5万元。其中R&D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R&D活动经费强度)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最重要指标。2012年,湘潭市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334886.8万元,R&D经费强度为1.62%,与2011年全国平均R&D经费强度0.71%相比,全市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反映了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增强。
(三)科技活动机构增加,技术创新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至2012年年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拥有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的机构87个,比上年增加7个,占有科技活动企业的总数的39.19%;机构拥有科技活动人员5023 人,比上年增加167人,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为32.66%;机构中经费支出达到84810.9万元,略低于上年;机构中仪器和设备原价达90659.7万元,比上年增加107%;机构人员中有博士生133人、研究生525人、本科生2954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8人、94人10人。企业科技活动机构整体势力越来越强,人员总体素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和资源集约程度大大提高。
(四)科技活动项目逐年增长,企业自主创新活跃程度越来越大。201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项目980项,比上年增加68项;参加项目人员8189人,比上年增加2316人;项目经费内部支出297502万元,与上年持平。96.2%的技术创新项目由本企业机构或攻关小组完成,比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科技活动项目增加以及自主研发项目占绝大份额,全市的企业自主创新活跃程度越来越大。
(五)科技活动产出效益明显,高新技术企业更具竞争力。专利申请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能力。201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957件,有效发明专利316件。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69.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05 %。828家规上工业企业由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占13.28%。110家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数785件,占规上工业申请量的82.03%,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763773.9万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8.32%。
二、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不足
虽然全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逐年提高,但与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比存在三个方面不足,有待加强。
(一)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有待加强。2012年,全市828家规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的企业222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26.81%,有606家企业没有科技活动,占73.19%。企业没有开展科技活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主创新意识不强,研发能力不足;二是不搞开发也能够维持现有市场份额;三是受资金和人员投入的困扰。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缺乏研发信息、缺乏危机感及超前意识制约了企业科研活动的开展。
(二)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有待加大。根据国外学者的经验性判断,如果一个企业的R&D开支占销售收入的8%以上才有竞争力,占5%可参与竞争,如果占3%以下则企业很快被淘汰。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有R&D活动的企业个数仅有140家,这些企业只有一部分企业R&D经费达到或超过5%,全市还有688家企业没有开展R&D活动。
(三)企业科技机构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缺乏优秀的人才,创新就无从谈起。201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机构投入科技活动人员5023人,其中有博士生133人,仅占科技活动人员2.65%,有硕士生525人,仅占科技活动人员的10.45%,高素质人才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科技创新。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首先要强化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政府要在制定产业规划、构建创新体系、出台扶持政策等方面下功夫,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其次要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快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再则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技术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在产业技术发展中的牵引作用,才能真正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加强企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一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鼓励大学毕业生走向企业;二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贯彻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提升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要继续推动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规上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创造条件吸收独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以多种形式投入到企业创新中来,抓好重大科研项目和关键技术的攻关,以提升全市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刘志军]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