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按照“优存量、优结构,扩增量、扩规模,强产业、强园区”工作思路,攻坚克难,统筹发展,有力确保了全市经济平稳运行。但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高度关注,积极应对。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生产稳定增长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今年全市早稻种植面积153万亩,同比增长0.5%。目前早稻生产总体长势较好,亩均基本苗在23-25万苗左右,较上年增加1-2万苗,且早稻病虫害少于去年,如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早稻生产将获得较好收成。生猪呈平稳发展态势,预计上半年全市出栏生猪240万头,同比增长3%。
工业生产缓中趋稳。3月、4月、5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4%、9.1%、9.8%,呈逐月回升之势。1-5月,累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67.17亿元,增长9.5%。重点产业增长稳定。1-5月,全市先进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精品钢材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六大重点产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82.36亿元,增长10.6%,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其中先进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21.3%、14.9%、15.8%。国有控股企业形势好转。1-5月,全市国有控股企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6.97亿元,同比下降2.2%,降幅较1-4月收窄3.8个百分点。
(二)内需动力较强
投资快速增长。1-5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2.43亿元,同比增长38.2%。支撑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新开工项目增长较快。1-5月,全市新开工项目885个,同比增加279个,完成投资136.4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8.4%,拉动投资增长23.9个百分点。二是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市215个重点项目中,已经产生投资的196个。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湘潭段、湖南桑德环保产业园、韶山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献礼工程等67个项目完成投资亿元以上。三是园区投资拉动有力。1-5月,高新区、湘潭经开区、昭山示范区共计完成投资128.2亿元,增长45.5%,占全市投资比重达到45.4%,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9.7个百分点。
消费稳中有热。1-5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42亿元,同比增长13.3%,今年以来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左右。在总体增速放缓的趋势下,消费市场仍不乏亮点。随着装修旺季的到来,全市建筑材料类、家用电器类产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7.6%,48%。同时,因近期黄金价格下跌,刺激金银珠宝消费,零售额增长56.2%。而在几次车展活动的促销下,汽车类商品销售额增长41.5%。此外,商品房销售较旺。1-5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75.0万平方米,增长74.3%,增幅同比提高81.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29.51亿元,增长102.5%,增幅同比提高101.2个百分点。
(三)转型稳中有进
工业结构有所改善。1-5月,全市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同比下降 3.8个百分点。
投资方向有所转变。第三产业投资力度加大。在全市在建的1355个项目中,有517个属于第三产业项目,1-5月,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6.48亿元,同比增长67.7%,增幅同比提高34.6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8.3%,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所提升。1-5月,全市实现农业产业化总产值229.2亿元,同比增长16.7%;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69家,较上年增加31家。
(四)环境稳中趋好
招商引资看好。今年以来,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扎实推进,相继引进了华拓数码万人级交付基地等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多个重大项目。1-5月,全市新签约项目23个,合同引资100.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8亿元,同比增长25.7%。
新增贷款增多。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929.79亿元,较年初增加102.45亿元,同比多增29.4亿元,较好地满足了全市经济发展的信贷需求。
物价水平稳定。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1-5月同比累计上涨1.2%,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
(五)效益、民生继续改善
工业效益保持增长。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9.63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利润17.53亿元,增长17.8%。83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47家,亏损面为5.6%,较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1-5月,全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54.81亿元,同比增长23.2%,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8.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22亿元,增长31.8%。
居民就业稳步增长。今年以来,通过实施统筹城乡就业示范、重点人群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创业带动就业五大工程,全市居民就业稳步增长。1-5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0%。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效压力较大。一是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持续走低。受宏观环境、市场等因素影响,全市部分工业产品销售不畅,价格持续走低。1-5月,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其中冶金、建材、机械、化工等行业产品价格下降尤为明显。冶金行业中的钢材、铁合金、电解金属锰等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建材行业中的主要产品水泥价格也处于近年来最低水平。二是生产成本增加。1-5月,全市规模工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1.6%,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7.9%。
(二)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升。今年以来,全市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主要是非税收入拉动。1-5月,非税收入完成24.76亿元,同比增长49.6%,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增长18.4个百分点。而税收收入同比仅增长6.4%,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56.1%,同比回落8.9个百分点,与往年70%以上的占比差距较大。
三、后期形势研判
国际方面,全球经济仍然低迷。美国经济虽缓慢复苏,但基础仍比较脆弱,5月份PMI指数创下去年10月以来新低,二季度经济增长或将放缓。欧洲经济虽然5月份欧元区17国企业和消费者对未来前景的信心有所提升,但仍未摆脱萎缩趋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继续温和增长,但一些新兴大国工业生产出现放缓势头。世界银行近期宣布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国内方面,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5月,全国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累计增幅持平;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5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9%,已连续15个月出现下降。从先行指标来看,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虽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但改善幅度不大。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近日下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至7.75%。
自身方面,企稳向好的积极因素较多。从主导经济增长的工业、投资来看,企稳向好的积极因素较多。工业方面:一是下半年桑德环保、胜利钢管等一大批项目有望投产达效,将给我市工业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二是湘潭钢铁、湘电集团等大中型企业产销趋于平稳,尤其是部分企业订单明显增加,生产有望逐步回升。三是生产要素供给比较宽松,电力供应充足,煤炭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下降。投资方面:新开工项目数量与完成投资额大幅增加,投资增长后劲较强,加上今年正值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一些纪念项目的展开将在很大程度上拉动全市投资增长。资金方面:招商引资来势较好,加上金融机构有效支持,资金供应将得到较好保障。
综合分析,尽管全市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抓住发展机遇,利用良好的发展条件,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
四、对策建议
(一)着力稳定工业增长。当前,虽然工业经济呈现逐月回升势头,但回升的基础仍然十分脆弱,可能出现波动反复。一是帮扶企业排忧解难。加大对重点骨干困难企业帮扶,有针对性地实施“一企一策”,做好分类指导;深入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通过组织重点产业上下游产需对接、融资服务对接等专题服务活动,扶助小微企业发展;坚持落实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产品,支持本地企业发展。二是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1-5月,在全市规模工业中,新产品产值同比下降13.3%。要引导企业围绕产业结构升级,积极鼓励和推进产学研合作,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努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一批质量好、成本低、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三是抓市场开拓。组织企业走出去,广泛参加各类产品展销会、洽谈会等活动,达成一批销售合同,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着力抓好项目建设。近年湘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2012年为65%,虽然目前湘潭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但短期内全市经济增长仍需依靠投资的拉动。而要确保投资较快增长,就要抓好项目建设。一是要抓好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要抓好招商引资活动中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建设,尽早发挥投资效益。二是要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对年初确定的215个重点项目,要集中要素,整合资源,实施全过程管理服务,全面加强工作调度,定期督查工作进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土地、拆迁、资金等方面的难题,力争提前竣工达产。三是要抓好项目的储备与衔接。要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及时调整、完善项目库建设,广泛收集、精心策划、科学包装项目,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衔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的项目笼子。
(三)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1-5月,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9.87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出口总额2.81亿美元,同比下降3.3%,降幅虽较去年同期收窄19.6个百分点,但持续低迷态势。要积极开拓外需市场,在稳定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东盟、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同时,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目前我市出口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在全市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分别均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要努力增加就业。积极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以此吸收更多劳动者就业;不断加强职业培训,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针对就业弱势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在促进公益性事业发展的同时加快解决就业困难。二是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全力推进收入倍增计划,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指导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等,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三是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等,尽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蔡和清 符剑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